大明風華敢起兵謀反的漢王和趙王,為何會害怕被遷出族譜!

隨著劇情的推薦,《大明風華》中的作死小能手漢王和趙王也紛紛下線了。比起歷史上真實的結局,其實劇中的漢王和趙王還是好的。畢竟受到各種限制,不是所有的劇情都能被搬上大熒幕。不過,這劇中的漢王和趙王實在是太能作了:不僅日常給太子大哥添堵,還聯絡靖難遺孤試圖推翻自己的大哥。在皇帝出面警示以後,也只是稍微收斂了一下,然後在作死的路上狂奔不止。

大明風華敢起兵謀反的漢王和趙王,為何會害怕被遷出族譜!

隨著朱棣的去世,漢王和趙王開始在明面上為難新帝,不僅在朱棣的葬禮上搗亂(雖然按照電視劇的安排,漢王和趙王的懷疑很合理),隨後更是逃出京都,帶兵開始起義了!面對這樣的兩兄弟,老大朱高熾內心是很苦逼的:殺也殺不得,打又打不過。還好,最後朱高熾以退為進,用軟刀子把這倆兄弟拿下了。只是,勞心勞力的朱高熾也去世了,本就身體不好,還高負荷工作,這樣的情況能長壽嗎?

大明風華敢起兵謀反的漢王和趙王,為何會害怕被遷出族譜!

如果說前面的朱瞻基只是討厭自己的二叔和三叔的話,後來的朱瞻基就是厭惡這倆兄弟了,畢竟他們是間接害死自己老爹的敵人。只不過,礙於那會發下的誓言不得處死這二位王爺。不過不處死沒關係,可以留著慢慢熬他們。如果誰敢自殺的話,就把他們的名字遷出族譜。在有些人看來,這趙王和漢王連死都不怕,還怕這個嗎?事實證明,二位王爺對這個還是頗為忌憚的。那麼,這是為何呢?原因很簡單。

大明風華敢起兵謀反的漢王和趙王,為何會害怕被遷出族譜!

第一、古人對於名聲的看重。在古代社會,大家對於個人名聲相當看重。朱元璋起義之初,為何會有很多名門望族不願意追隨呢?追其根本就是因為他們看不起朱元璋的出身,覺得朱元璋不配為帝。而現在的漢王和趙王好不容易成了大明朝的王爺,有了貴族的出身。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怎麼捨得放棄自己的名聲和出身呢?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不就是因為大家覺得一個人的品格比性命還重要嗎?你可以取我性命,卻不能折辱我的人格。這裡就可以看出古代對大義、對世俗的在乎,他們認為名聲的價值遠比了比性命還重要。

大明風華敢起兵謀反的漢王和趙王,為何會害怕被遷出族譜!

第二、古人對於傳承的看重。族譜意味著什麼呢?族譜意味著一個家族在世界上出現過的證據,意味著一個人來到世界上的證明。就算是一般的名門望族也都相當在意族譜的續寫,更何況是出身於皇族的漢王和趙王呢?如果被遷出族譜,就意味著自己的身份證明沒了,留在史書上的可能就是一個無名氏。而且,還會因為已經被遷出族譜,所以無法接受後輩們的香火供奉。這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社會,是比誅九族還要重的懲罰,對於漢王和趙王這樣的皇室子弟來說,皇帝的這個威脅可比要他們的命還殘忍的多。

大明風華敢起兵謀反的漢王和趙王,為何會害怕被遷出族譜!

所以,漢王和趙王沒有自殺,反而是設下陷阱,引得朱瞻基自己走進圈套,然後讓氣急敗壞的朱瞻基自己出手滅了漢王、圈禁了趙王。當然,編劇這樣的設定,也是為了對應前面朱瞻基曾經立下的毒誓(凡是對朱家人出手的帝王,會短命夭壽),使得情節連貫了起來。當然,歷史上的漢王也的確是死在了朱瞻基手裡,而且比這個還慘,因為朱瞻基把他活活烤死了。只能說,在古代的皇權社會,想逼死皇帝的人,如果不能成功,那就只能被滅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