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愛黏人,媽媽每次離開堪比“生離死別”,用4招幫你解決

文 l 小編

想必很多家長都會有這種的體會:寶寶小時候是個人見人愛的乖娃娃,誰抱都可以,誰逗都笑。但慢慢長大後,就開始“認人”了,只要媽媽抱,其他誰都不要,陌生人更是一靠近就哭。這就是寶寶到了黏人的階段了。

★家有黏人小寶寶

寶媽孫女士說:我家寶寶快一歲,只要我在跟前就必定黏著我,一直要我抱,連上廁所、洗澡都得跟著。她很怕生人,有些認識的朋友想逗她玩一下,靠近就哭。有時連經常見面的小朋友,她都不願跟別人一起玩,這可怎麼辦呢?

當寶寶變得特別黏某個人(通常是媽媽),不願意其他人接觸,這是分離焦慮的一種體現。分離焦慮是寶寶建立依戀的標誌之一。具體的表現是:被迫分離時,寶寶表現出種種不安的情緒和行為,只願與依戀的物件(媽媽)保持親密,拒絕分離。

寶寶愛黏人,對於媽媽來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寶寶跟媽親呀,愛你才會黏著你;憂的是,總這麼黏著,啥也幹不了,只要說離開,準得哭個撕心裂肺,實在令人頭疼!

★寶寶為什麼那麼愛黏人

有科學資料表明,不同月齡的嬰幼兒,其依戀性具有不同的特點:0-3個月時屬於無差別的依戀;3-6個月時是有選擇性地依戀;6-36個月則是穩定性依戀期。

不管寶寶處於哪一個依戀期,身為家長需明白一點:寶寶依戀父母很正常。我們不必過於糾結寶寶的“黏人”,而是要找出他過度依戀背後的原因,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熱切的關愛,才能培養健康的親子關係。

長期只由一人帶寶寶寶寶出生後,基本上都是由媽媽帶,爸爸平時忙於工作,少有時間陪伴孩子。當寶寶慢慢長大有自己的主見後,他習慣性地依賴媽媽,只有在媽媽那裡才會有安全感。所以寶寶越大,就會黏媽媽黏得越厲害。

孩子缺少自己的社交活動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寶寶也不例外。只有與人多交往,尤其是多與同齡人互動,才能慢慢學會與別人建立信任的關係。有些寶寶出去得少,久而久之就習慣了這種生活模式,一旦去到陌生環境,接觸陌生人,就會顯得焦躁不安,因此會更黏人。

大人過於寵溺和包辦孩子的事一般來說,獨立性差的孩子,更黏人。有些家長心疼孩子,見不得娃哭,平時都是悉心照顧,並且會明察秋毫,還沒等寶寶表達就知道他需要什麼,並想盡辦法滿足他。其實有些事寶寶是可以自己做,應該多給他機會嘗試,當他做不到時,我們再陪著他一起完成。

★家有黏人的小寶貝,父母該怎麼做

那麼,家有黏人的寶寶,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改變他黏人小毛病呢?

① 如果要分別,別騙孩子,該好好跟他說再見

有些寶寶跟媽媽分別的場面堪稱“生離死別”!看寶寶哭得傷心欲絕,媽媽也跟著直掉眼淚。有些媽媽還會趁寶寶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走”。其實這樣做,只會讓寶寶更加黏人,下次分別時更會加“雪上加霜”。

正確的做法:應該在寶寶情緒尚好的時候,要清楚地告訴他,你要去幹什麼,去多久,並且表示,辦完事情後會立刻回來。還可以跟寶寶承諾,給他帶點他喜歡的小零食或者小玩具,讓寶寶有所期待,並不至於認為離別是一件特別痛苦的事。

② 爸爸的陪伴不能少,平時可多做“模擬練習”

由於爸爸平時比較忙,陪伴寶寶比較少,而且與寶寶相處的時候,大多有媽媽在。儘管寶寶也非常喜歡與爸爸一起玩,但如果媽媽走開了,寶寶可能就會顯得焦慮不安,眼光到處尋找媽媽的身影。

正確做法:媽媽需要學會多“放手”,儘量讓寶爸多陪一些,製造更多爸爸與寶寶獨處的機會。可以在寶寶跟爸爸玩得起興時,對孩子說:“媽媽去準備水果”或“去晾下衣服,馬上回來!”隨著藉故離開的時間和次數慢慢遞增,寶寶適應以後,自然就不會只黏媽媽一個人啦。

③ 多帶寶寶接觸外面的世界

有些家長可能出於各種原因,很少帶寶寶外出。比如外出怕寶寶著涼、擔心寶寶抵抗力弱易生病、老人看護不方便帶孩子外出等,致使寶寶錯過了許多與人交往、互動和認識世界的機會。

正確的做法:天氣好的時候,多帶寶寶去公園、廣場等孩子多的地方走走,讓寶寶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多與其他寶寶一起玩耍。剛開始寶寶放不開,媽媽最好陪同並引導著一起玩,慢慢地再任由他自己跟小朋友玩。

④ 正確看待寶寶的分離焦慮

大多數時候,寶寶之所以黏人,是因為他的認知有限,以為“分離”意味著“失去”,因此而感到恐懼和極度的抗拒。所以當寶寶出現分離焦慮時,我們不要責怪寶寶,也不必自責,平常心看待即可。

正確的做法:作為寶寶的依戀物件,應該多擁抱寶寶,給予他心靈上的撫慰。在抱寶寶之前,我們可以對他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喜歡媽媽,想跟媽媽在一起玩,媽媽也好喜歡你,來,咱們來抱一下吧!”

★說在最後

寶寶的黏人,其實都是有因可查、有跡可尋的。假如你家寶寶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不妨先找出真正原因,再“對症下藥”,採取最有效的辦法去慢慢緩解和過渡,幫助寶寶走出自我侷限的空間,做一個開朗活潑的小寶貝哦。

本文為小編原創內容。專注學習和分享科學實用的育兒知識,喜歡文章記得點贊和分享,關注瞭解更多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