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項羽從親如手足到不共戴天,到底經歷了什麼?

背景知識:

公元前二0九年,劉邦從芒碭起兵就是所稱的白蛇起義(芒碭又稱“仙女峰”,為國家AAAAA級景區,位於豫、皖、蘇、魯四省結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隨後攻豐奪沛,成為沛公,不久由於部將雍齒的背叛而投靠秦嘉和景駒,但秦嘉、景駒的部隊被項梁攻破,劉邦在項梁的幫助下重新奪回豐,最終成為項梁集團的一員,與項羽聯手取得城陽、濮陽、雍丘大捷。

劉邦和項羽兩人的友情與日俱增,“每打一仗,都會增加兩人的感情”。項梁戰死定陶後,

劉邦成為懷王集團的心腹,從項羽北伐、劉邦西征開始,兩人分離,直到項羽擺鴻門設宴兩人才再次相聚。

分析:

從這段經歷看,劉邦與項羽是友好的戰友,也是兄弟。那麼,為什麼在經歷了一年生與死考驗後的老朋友,一見面就劍拔弩張呢?一見面就要置對方於死地? 您還知道他們兩個有哪些故事?請在下方留言,共同學習。

簡單地說就是劉邦西征入關中後“王關中”與“有天下”的政治追求與項羽取得鉅鹿勝利後“霸天下”的政治追求南轅北轍,產生了分歧。

(一)從劉邦的角度分析,

進入關中後,“王關中”、“有天下”的意念思想成為劉邦的政治追求。而項梁在定陶的戰敗,楚懷王(熊心)成為這支隊伍的最高領袖,楚懷王

一方面

以宋義為上將軍,

項羽為次將

,范增為末將,向北救趙。

另一方面

劉邦率軍西征咸陽

,(命好呀!)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為王。劉邦不負眾望,憑藉著實力於公元前二零六年10月進入咸陽,在咸陽,劉邦不僅以“關中王”自稱,而且還有了“圖天下”的野心。具體表現如下:

1、

首先表達了自己“王關中”的內心世界。劉邦西征進入咸陽,召集諸縣父老豪傑,說:“父老鄉親在秦的暴政下受盡折磨,說秦的壞話就要滅九族,無意中說錯就要拋棄在集市。我和各位將軍約定,誰先進入關中,誰就是王”。讓人們看到了一個一心成為“關中王”的劉邦。

2、堅決扛起關中王的權利,當好關中王的角色。

①廢除秦法,約法三章。

法是統治階級統治地位的體現,劉邦雖有懷王之約,但還未得到懷王的最後確認。“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就是等給他一個正式“關中王”的名分。但他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急迫,“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以“關中王”的身份開始了不該他做的立法活動。

②接收前秦的官員,建立自己王關中的行政機構。

劉邦在約法三章的同時,明確承認秦王朝任命的縣以下各級基層官吏仍具有合法的政治地位與行政權力。

③決然封諸侯,控制關中。

3、產生了“有天下”的意念。

劉邦進入咸陽後,被秦帝國的華麗富裕所吸引,樊噲諫言,你是欲有天下,還只是想做一個有錢人。劉邦的答覆是:“吾欲有天下”。 “有天下”的政治目標已在醞釀。

(二)從項羽的角度看,

鉅鹿勝利後,已確立霸主地位,“霸天下”成為他的政治追求。

項梁定陶敗亡,懷王駁回了項羽力請西征咸陽的要求,而以他北上救趙。途中,宋義不聽勸阻,滯留安陽50天,又送其子宋襄飲酒高會。

時至天寒大雨,士卒飢凍,血性的項羽怒斬宋義。

“諸將皆慴服,莫敢議論。共同擁立項羽為假上將軍,並得到懷王認可。握有兵權的項羽,破釜沉舟,取得鉅鹿勝利。“於是項羽召見各諸侯將軍,入轅門,大家跪著挪到項羽跟前,莫敢仰視。於是諸侯歸於項羽。

鉅鹿戰後,項羽馬不停蹄西向咸陽,途中收降章邯,封為雍王,當大軍抵達函谷關,卻見關門緊閉,頓時怒火中燒,以武力叩關。

入關後,又接到劉邦麾下左司馬曹無傷的報告“

沛公想稱王於關中,以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更是怒不可遏

,決定第二天起兵攻打劉邦。從這個過程看,項羽斬殺宋義的豪邁,在鉅鹿戰後霸主地位的確立與“霸天下”的政治追求與劉邦“王關中”、“圖天下”的政治追求已水火不容。

一方面

項羽霸主地位已經形成。項羽斬殺宋義後,聲望陡增,諸將皆服,鉅鹿勝利後,項羽已經成為實際意義的霸主,而懷王只是徒有其名,因此才會肆意封章邯為雍王。

另一方面

“霸天下”成為他的政治追求。

在當時可供項羽選擇的政治體制有三

,一是周王朝的王業,二是秦王朝的帝業,三是戰國時代的霸業。

三者之中,周王朝的王業時代遙遠,對於項羽而言是一個空中樓閣;秦王朝的帝業為他排斥,且剛被劉邦消滅;剩下的只有霸業。

除此而外,項羽之所以選擇霸業,

一是

項氏家族的出身與固有政治意識的影響。項羽出身楚國貴族,對春秋戰國時代謀求一統,稱霸一方的現實有深刻的理解,且目睹了祖國與祖父喪亡於秦帝國霸業車轍之下的一幕, “霸天下”的政治意識已烙在了他的腦海。何況項氏軍事集團的主要組成是楚的舊貴,“這個集團以恢復秦統一前的列國割據為目標,其政治意識十分落後”。

二是

項羽對剛剛出現的帝制並不熟悉。項羽出生於公元前232年,儘管全程經歷了秦帝國短暫的統治,但對起兵時只有24歲,且不甚喜歡歷史學習的項羽來講,怎會理解“帝業”與“霸業”的區別,何況秦末農民起義要消滅的是秦帝國,項羽怎會選擇帝業。“霸天下”成為他的政治訴求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經過以上幾點,我們知道,劉備與項羽之所以走到死敵這一步,是因為政治追求的差別。

而最終劉邦能夠稱帝,也值得我們學習。他告訴我們,1、我們要麼自己學富五車,要麼可以找到比自己強的屬下,且自己有相當的個人魅力,能讓屬下甘願為自己奉獻。2、只靠匹夫之勇,不求學習的項羽註定是要失敗的。3、年輕人還是要多學習。 生命的過程中,總有一天你會為自己曾經應該掌握而沒有掌握的技能而付出代價。

傳播正能量,希望在日益繁華的世界,我們一起進步,願心智化繭成蝶,願我們越來越好

感謝大家的關注。如果您喜歡,請幫小編點贊、轉發和評論奧!謝謝。

願我們都有一個滿意的人生。明日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