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多長時間來月經?每位媽媽不一樣,別因他人早而過度焦慮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前兩天收到一位粉絲的提問:產後多長時間來月經?

這個問題的答案每位媽媽都不一樣,有的人早,有的人晚,

但無論早晚都不要因為自己與其他人不同而焦慮,給產後本就陰霾的心情增添無謂的煩惱。

比如有的媽媽剛出月子月經就恢復了,而有的媽媽整個哺乳期都不見月經回潮,沒有誰好誰不好,個人體質這件事是說不清的。

產後多長時間來月經?每位媽媽不一樣,別因他人早而過度焦慮

關於產後月經回潮寶媽們有太多問題搞不懂,今天我們就集中從幾個常見問題進行分析,解答你的相關疑問。

哺乳期女性的特點:

生產後身體內會有很多的“泌乳素”分泌出來,促使乳汁的生成,這是寶寶們出生後的重要“口糧”。

泌乳素越多,乳汁的分泌也會更多,寶寶的營養才會充足。

而月經和泌乳素之間也會存在關聯的,女性身體發育成熟後,以月為週期,子宮內膜會漸漸變厚,一般為一釐米左右,之後脫落排出,成為一次月經。

泌乳素的分泌會對子宮內膜的生長造成影響

,使其不再增厚,那麼自然的,也就不會脫落形成月經。

也就是說,哺乳期內只要一直保持母乳餵養,受體內的激素影響會導致月經暫停。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別因他人月經早回潮而過度焦慮,晚不代表身體不健康。

產後多長時間來月經?每位媽媽不一樣,別因他人早而過度焦慮

產後什麼時間來月經是正常?

實際上並不存在確切的時間,只要身體無明顯不適,什麼時間恢復月經都是正常的。

理論上來說,多數母乳餵養的寶媽月經來潮都會晚一些,但現實中也有一些會在產後一兩個月就來月經,也有一些是產後一兩年才來的。

不過這些過早或過晚來潮的都是少數,

多數寶媽是在分娩六個月左右才恢復的月經來潮。

如是奶粉餵養,寶媽們的月經通常會在六至十週左右恢復。

月經來得早晚,是否會影響女性身體?

月經恢復或早或晚都不會影響女性身體,這點可以放心,因為卵巢功能的恢復與否同月經是否來潮無關。即使沒有月經,卵巢也可能已恢復排卵。

產後多長時間來月經?每位媽媽不一樣,別因他人早而過度焦慮

另外民間有傳言說月經恢復會使媽媽的乳汁量減少,這是毫無道理的,月經的恢復與媽媽的激素水平、子宮、卵巢等的情況等都有關聯,並不是因為乳汁量減少了才會來月經,

月經復潮也不會使乳汁的分泌受影響。

月經流量有多有少正常嗎?

產後女性體內的激素水平還沒有完全恢復,即使已經復潮,也很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規律的現象。有時來一次量很多,有時量又很少,有時來一個月之後幾個月不來,這都是正常的。

但有兩點要注意:

1、排除懷孕

2、不是大出血(超出平時月經量許多倍)

怎麼區分排出的是惡露還是經血?

惡露與經血真的很難分清楚,理論上惡露的分泌量會少一些,顏色也是暗紅。

產後多長時間來月經?每位媽媽不一樣,別因他人早而過度焦慮

但產後第一次月經來潮量也不會太多,顏色也可能不太紅,很多時候連醫生也不好判斷。就算想透過看下個月是否有也沒用,因為月經很可能不規律、不來。

既然區分不開,那就不用區分了。

有的寶媽產後兩個月左右仍然會排出惡露,有的寶媽可能不到一個月就排清了。但只要B超檢查沒有異常,量不多沒異味,身體也沒有不適的狀況就可以了。

來月經時乳汁分泌量減少了?

這也是正常情況,很多媽媽在來月經時乳汁的分泌量會減少,這是因為月經期間的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的,乳汁量少、味鹹,但沒關係,過幾天等經期結束就好了。

如果乳汁減少,媽媽們可以多喂幾次,或者藉助吸奶器吸奶儲存。

另外和這個類似的問題也回答一下,經期時孩子不愛吃奶是什麼原因?一部分原因是經期乳汁的味道變化讓寶寶不喜歡,更多的原因是乳汁流量變慢,吃起來太累寶寶就不吃了。

寶媽可以多喂喂迷糊奶

,這時的寶寶不會對品味多挑剔,哺乳時正確按摩,也能使乳汁流速增加。

產後多長時間來月經?每位媽媽不一樣,別因他人早而過度焦慮

月經恢復後會影響乳汁的營養?

乳汁的營養元素多是由乳腺細胞自己合成,少數營養元素來自血液、組織間液,與月經毫無關係,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有的寶媽聽別人分享說產後月經恢復不會再痛經?但我想說並不是所有人在產後都不會痛經的,主要是看各人體質及身體保養情況。

重點來了:不來月經就不會懷孕嗎?

不是的,在月經恢復前很多寶媽就已經排卵了,

所以即使沒來月經仍然會懷孕

,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此時又懷孕身體可能承受不了。

最後附有哺乳期寶媽的注意事項

為了哺乳期的育兒路更輕鬆、少走彎路,以下幾點還是要注意的:

飲食方面

要保證營養均衡,

每餐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少油鹽,少辛辣。

另外是儘量不要服藥,如生病需在醫囑下服用不會影響嬰兒身體的藥物。

產後多長時間來月經?每位媽媽不一樣,別因他人早而過度焦慮

心情方面

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學會調節情緒、放鬆身心,照顧孩子時多讓家人幫忙,以免疲累的精神狀態影響到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