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的數學天才張益唐,現狀如何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總覺得別人的比自己的好,總是渴望別人所擁有的而無法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擁有的。

就像是張益唐一樣,那曾經說過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的數學天才張益唐,現狀如何?這個曾經認為在美國端盤子也比回國當教授強的數學家現在怎麼樣了呢?

其實張益唐所在的年代與現在有著非常大的差距,那個時候的中國確實是非常的落後,無論是教育水平、生產力水平、科研水平等等很多方面都不如美國,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加是考驗一個人的遠見之時了。

像是錢學森、楊振寧、華羅庚等等偉大的科學家都是有著遠見和崇高家國情懷的人,他們在國外學習到了先進的知識之後第一選擇就是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祖國的重建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與之相反的也大有人在,就比如上面提到的張益唐。

張益唐

赴美留學之前

張益唐是1955年在上海出生的,他有一個氛圍非常好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所以他從小的教育也是非常受重視的,還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張益唐是一位天才少年,也就是我們普遍所認為的神童,尤其是在數學這方面體現的更是淋漓盡致。

要說起天才大家腦海中是不是想到的就是小小年紀就能考上名牌大學的15歲少女,又或者像課本上那個幾歲就能吟詩做賦的仲永一樣,他們在智商和成績上的成果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就是像是小說中杜撰出來的人物一樣,優秀的毫無邏輯。

張益唐就是這樣一個人,但是他有一點不同那就是這位神童沒有像傷仲永一樣落得泯然眾人。

這和張益唐的家庭以及他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畢竟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的數學系,這個成績無論是現在還是在以往都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去北大上學的那個時候張益唐已經23歲了,這不是說他能力不足,相反的這是時代的結果。

在張益唐合適的年紀的那個時候的中國還在重建,高考一度被停止了,直到1977年時候才恢復,相信知道這段歷史的人都明白那個時候能考上大學的後來都成為了國家的棟樑。

也正是因為高考停止了那麼長時間,所以一經開放前來參加考試的人就激增起來,而且像張益唐這樣等待機會的智商超群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所以張益唐能夠考上北大是一件非常厲害的事情。

那麼對於這位天才少年的介紹怎麼樣才能讓大家感受到呢?那就不妨舉一些例子吧。在張益唐9歲的時候就在父母的教育和自己的自學之下修完了從小學到高中十二年的數學知識。

按照正常的求學來看9歲應該正是二年級或者是三年級的時候,張益唐就已經學完了高中的知識,這是多麼絕對性的碾壓。

所以這位天才在進入北大學府之後也是受到了導師的賞識,並且將他作為重點培養物件,後來在張益唐拿到了北大的學士和碩士學位之後還被推薦到了美國的普渡大學繼續深造數學,在普渡大學張益唐遇到了自己的恩師,但這也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

美國留學之路

初到美國學習的張益唐也是深得導師的心,他當時的導師是華裔數學家莫宗堅。當時張益唐所研究的課題是“雅克比猜想”,這是一個代數幾何領域的難題之一。

自從數學家雅克比在1939年提出之後一直沒有人解開這一猜想於是張益唐就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這個課題之上。

在張益唐研究了兩年之後就對外宣佈已經破解了這個世界難題,這一發言引來了學術界尤其是數學界的極大關注,但是之後的所有惡果也都隨著張益唐的這一發言而湧來了。

原來這次的研究的研究成果是張益唐在導師莫綜堅的一個理論觀點上延展開的,理論來說不僅僅是張益唐的研究成果。

可是這個理論被其他科學家發現了漏洞,也就是說這不僅是導致張益唐成為了笑柄,甚至他的導師莫綜堅在知道這件事之後也是怒不可遏,畢竟這是一個不成熟的觀點就這樣公佈出去引來的麻煩可想而知。

因為這次事件張益唐和莫綜堅的師徒情誼出現了裂縫,最後張益唐的博士生涯達到了七年之久才終於順利畢業,可是這不算完,在畢業之後面臨的就是找工作,按說以張益唐的智商和學歷找工作那是分分鐘的事,可是事情哪能這麼簡單呢?

當時在美國要想找一份工作是需要推薦信的,可是莫綜堅因為雅克比事件不願意給張益唐寫推薦信,所以張益唐在美國很難找到工作。

但是張益唐是一個能屈能伸的人,沒有體面的工作那麼不體面的工作也可以,於是他就開始做服務員,刷盤子,送外賣等等的工作來維持生活。

後來一位名叫丁石孫的教授見張益唐的數學天賦被埋沒了非常可惜,就向張益唐發出邀請讓他回國當教授,將自己的學識傳播下去,是沒想到卻得到“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的回覆。

面對這樣的一個後果丁石孫教授也是一時無奈,他猜想可能是因為張益唐顧及到面子的問題,所以才會拒絕回國當教授的提議。畢竟愛面子是中國人的共性,張益唐在美國沒有做出成績被邀請回國和在美國成績斐然衣錦還鄉那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況。

於是丁石孫教授還非常理解張益唐,並且找到了當時在美國一所大學任教的朋友為張益唐寫了推薦信,使得張益唐成功就業。之後張益唐確實在數學領域發光發熱,在2013年的時候張益唐的數學天賦終於得到了認可。

那一年《數學年刊》上刊登了一篇《素數的有界距離》的論文,這是一篇被譽為“里程碑式的貢獻”的論文,解決了困擾了數學界多年的孿生素數的問題,這一論文的研究者就是張益唐。

因為這篇論文的影響,張益唐獲得了很多的大獎,還被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聘為終身教授,一時間風頭無兩,但是令國人唏噓的是張益唐的國籍已經從中國變成了美國。

對於成為美國人的原因張益唐給出的解釋是“國內缺乏純粹的學術研究環境。”也就是說要是在國內張益唐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研究成果的,這一點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也沒有得到大家的支援。

雖然張益唐在學術上的成就沒有人可以否認,也沒有人覺得有異議,但是在家國情懷面前,張益唐卻輸了。

他只看到了美國當時比中國先進,卻沒有想到在若干年的今天中國已經可以在很多方面與美國抗衡,也沒有想到中國的發展會這麼的迅速。所以張益唐贏在了學術,輸在了遠見的家國情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