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吼孩子不好,為什麼總是忍不住?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問題:

雖然看過很多書,學過很多理論,知道教育孩子要以正面引導為主,但一到實際生活中,就不由自主地看孩子哪哪都不對,忍不住挑錯、譏諷,甚至動不動就聲色俱厲地吼他罵他……

小時候明明最恨爸媽這樣對待自己,也曾發誓以後不做這樣的父母,但到頭來對我們自己孩子的態度,簡直就是把自己爸媽的原版複製。

為什麼會這樣呢?怎麼才能改變這一局面?

01

在2018年我們曾舉辦過幾場家庭系統排列課,當時有一個做課程助教的爸爸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他小時候,父親對他非常苛刻、嚴厲,他犯一點小錯就可能吃一頓“竹筍炒肉”,後來當他成為了父親,曾暗下決心,絕對不能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嚴厲暴躁,絕對不要讓孩子像自己小時候那麼委屈。但現實很打臉,他和兒子的關係一向非常緊張,因為只要兒子一犯錯,他就不由自主地舉起來拳頭,雖然事後非常後悔,但總是控制不住,就像進入了一種惡性迴圈。兒子恨他,而他覺得自己是個很失敗的父親,簡直是無能為力。

後來他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參加了一場家庭系統排列課,在做個案的時候,他的代表說了一句話一下把他擊中了,這句話是“我也要你嚐嚐我小時候的滋味”,這正是他藏在潛意識裡的想法,一向剛強的他在這一刻忍不住哭了出來。

在我們頭腦裡有很多認知、想法、思想……,有一部分我們能夠很清晰地意識到,有一部分卻是潛藏在更深處的意識裡,就像海面下的冰山,通常是不被看見的。但對我們的言行舉止甚至命運走向起到決定作用的,卻正是不被看到的這些想法,心理學中稱之為“潛意識”。所以讓自己真正改變,就要從這些潛藏的想法入手,不能只在看得見的想法上打圈。

02

這些潛藏的想法大部分都是在生命的早期就已經入駐到我們的心裡。在我們的嬰兒期、幼兒期、童年,父母(也包括主要照顧我們的人)和我們的相處模式,會逐漸進入我們的意識深處,在我們的心裡,會逐漸形成一個“內在父母”的形象和“內在小孩”的形象,他們的相處模式就是父母和我們相處模式的照搬。

這樣說可能有點抽象,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我們已經長大了,也離開了父母,有的父母已經離世了,但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卻常常還會想,父母對我做這件事怎麼看?這就是因為父母的形象早已內化到我們的心裡的。

所以一個人如果在小的時候,經常被父母看不順眼,動不動就挑錯,批評,那麼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也會對自己很苛刻,愛跟自己較勁,過分自責,自卑,甚至會有抑鬱的傾向。這其實就是自己心裡的內在父母正對內在小孩發威呢。

當這樣的人成為了父母以後,心裡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關係,馬上就會呈現在自己和孩子身上,所以就會忍不住看孩子哪哪都是缺點,忍不住挑錯,忍不住怒吼。

03

在《爸爸去哪兒6》中,“小包總”楊爍對待兒子楊雨辰的態度讓很多人都難以接受,打擊、批評、諷刺、嚴厲的語氣、惡狠狠的表情,不但引起觀眾的不適,紛紛同情這個連哭都要忍著的小孩,連一起做節目的其他嘉賓也是紛紛側目。

楊爍之所以會這樣對待自己孩子,也是和他父親對待他的方式有很大關係,在一次採訪中,楊爍坦言他的父親是屬於直接動手的那種,對待年少的楊爍能動手就絕不吵吵,有時候打到他覺得,自己都活不下去了。

這種影響也一直到他成年,剛做北漂的時候,有人形容楊爍像個小混混兒,習慣用拳頭解決問題。他雖然現在走紅了,從外面看是成功了、改頭換面了,但內在的關係模式並沒有改變,所以仍然無法做個好父親。

所以很多父母不是不想好好自己的孩子,而是父母沒教給他們什麼是愛,以為批評、嘲諷、打罵就是愛,我們無法把自己不曾擁有過的東西,分享給別人。

04

那麼面對這種局面,我們該怎麼轉變呢?

我們的童年無法再從來一次,我們更不可能從一開始就改變自己的父母,但我們可以做的是,改變心裡內在父母的形象——做自己的好父母。

我們不要急於怎麼教育孩子,改善親子關係,而是先要改變自己心裡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關係。

我們自己沒從真實父母處得到的無條件的愛、溫暖、支援、信任、認可……,統統都可以從內在父母處得到,內在小孩所受的一切傷痛,也會在內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一一撫平,在這個療愈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很多難過的回憶、傷痛,這些都是潛藏著心底的傷口,你會發現它們並沒有癒合,依然張著猙獰的裂口,流著汩汩的血水,你可以讓內在的父母帶著愛,溫暖地輕撫它們,你會發現只要有足夠的愛,這些傷痛真的會慢慢癒合。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給到自己無條件的愛,重視自己身上的優點,多給自己正向鼓勵和支援,信任自己一定能越變越好,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的心境改變很多,外在的境遇也會轉變,親子關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改善,因為孩子對潛意識的改變是最為敏感,你對他的讚美和鼓勵是真是假,他們心裡是門兒清的。

05

我的一個朋友小時候媽媽對她高標準,嚴要求,而且方法也非常嚴厲,她從小學習都是拔尖的,但性格太要強了,考試時錯一道題都會罰自己把正確答案抄十遍。年輕時她的事業發展得很好,她在三十歲的時候在工作上遇到了一個坎,她已經竭盡了全力,但還是沒有過去,因為很多事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不是單方面努力就可以成就的。在她的心態幾乎要崩盤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同領域的前輩,跟她說了一句推心置腹話:“你活得太緊張了,要學會和自己像朋友一樣好好相處啊!”。

她一下子愣住了,她發現從小到大,從來沒對自己好過,她看不見自己,眼裡只有一個個高大上的目標,永遠都是拿著小鞭子抽著自己向前趕,有點失敗就會把自己罵得狗血淋頭,她看不見真實的自己多麼渴望愛和關心,這幾乎就是她母親早年對她教育的翻版。

後來她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自我成長方面,從一點一滴乃至一個起心動念中,學著怎麼像朋友一樣和自己相處,無條件地接納自己,愛自己,在工作中還是會努力,但更多的是給自己打氣,不會再有之前“要麼成功,要麼死”的想法了,面對挫折、失敗,也學會了笑著自嘲。

在她生了孩子以後,她發現自己幾乎完全擺脫了母親的影響,她就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孩子,鼓勵她,支援她,信任她,她常常對孩子說:“無論你怎樣,媽媽都會一直愛你。”

她的孩子非常陽光、樂觀、友善,在她五歲的時候,有一次和一個鄰居家的弟弟一起搭積木,弟弟開始不太會,她在一旁非常有耐心地鼓勵、引導,弟弟每成功地搭上一塊,她都熱情地歡呼一聲,朋友說,這不就是自己教她搭積木時的情景再現嗎?

06

可見,我們一定是可以改變內在關係模式的,當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健康,孩子自然也會擁有健康的性格,因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也一樣會在心裡形成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這種內在關係模式也會主導他們和世界相處的方式。

所以我一直希望大家,一要意識到父母對自己的的影響,如果沒有意識就很可能稀裡糊塗地把這種影響代到我們的孩子身上,但當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往往會心生憤怒,這也是很正常的,但不要止步於此,要知道,能改變命運的只有我們自己,我們要為自己擔負起百分百的責任,所以不光要意識到這一影響,更有走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