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吃雞”分公母?許多寶媽搞不清,專家建議:公雞更“養身”

專家建議:產後第一週內,選擇母乳餵養的產婦依照自身乳汁分泌情況,可以喝適量的公雞湯,10-15天之後,老母雞湯可以加入到食物列表中,少量即可。

寶媽們生完寶寶之後身體都比較虛弱,需要透過坐月子進行身體調理,而這段時間家中長輩經常讓寶媽們做的事情就是——喝雞湯。

雞湯不僅能夠補充營養,而且還是催奶的上好選擇,可是,很多人都存在一個舉棋不定的問題——公雞營養價值高?還是母雞營養價值高?

母雞VS公雞,如何選擇?

從懷孕以來,家裡人都特別照顧孟凡,吃穿用度無不精心準備,生完寶寶之後“更勝一籌”,比懷孕的時候還要貼心。

坐月子的時候特地給孟凡找的月子中心,生怕哪裡做得不周到讓孟凡落下“月子病”,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婆婆忙著張羅孟凡吃飯的事情,這時候得吃點有營養的補身子,雞湯肯定是少不了的。

“喝雞湯問題是買公雞還是老母雞啊?”婆婆很是疑惑,擔心“好心辦壞事”,於是找月子中心的營養專家進行諮詢。

“產後吃公雞比較好。”很多寶媽是不是在驚訝,為什麼不是老母雞呢?且聽錦鯉媽咪慢慢道來。

坐月子第一週,公雞更“養身”怎麼說?

據研究表明:產後奶水不足或者沒有奶水的原因之一,就是寶媽們生完寶寶之後,過早地開始喝老母雞湯、吃雞肉。

寶媽們體內的雌孕激素水平在生產之後會出現明顯下降,而催乳素水平會升高,這樣才能促進寶媽分泌乳汁,兩者互相持平。

如果過早地進補老母雞湯,那母雞含有的雌性激素就會被寶媽的身體吸收,從而造成雌性激素過量,催乳素減少,寶媽們也因此出現奶水過少的情況。

而公雞含有的雄性激素被吸收之後,就會和寶媽體內的雌激素“抗衡”,導致雌性激素水平下降,進而使得催乳素水平升高,對乳汁生成大有裨益。

此外,老母雞的肉質比較肥膩,很難消化,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發胖。

而公雞的脂肪含量較少,對於產後腸胃功能較弱的寶媽來說也是可以消化的。

產後吃雞為什麼是寶媽首選?

有的寶媽可能會覺得吃個雞還得講究公母,太麻煩了,殊不知坐月子吃雞從古至今都是上上之選。

中醫認為:雞肉性溫和,具有溫中益氣、益五臟、補虛損的作用,對於產後乳少的症狀極為有效。

雞肉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含有大量的優質動物蛋白、多種維生素,以及鐵、鈣、鋅等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研究發現:雞肉所含的蛋白質是動物性肉類中含量最高的,每100g雞肉中蛋白質的含量達到了20g。

所以,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寶媽們產後補身體的首選都是雞肉。

小貼士:科學喝雞湯

雖說產後喝雞湯的好處多多,可仍然有一些需要寶媽們注意的地方,科學喝雞湯,才能營養吸收“最大化”。

適量喝湯

寶媽們坐月子期間要適量喝湯,不要因為產後身體十分虛弱就大量進補,導致造成心臟和腎臟的負擔過重。

大量喝湯容易讓寶媽產生過量的奶水,而寶寶的需求量並沒有那麼多,所以很容易引起乳汁淤積,甚至誘發急性乳腺炎。

清淡為主

產後不宜進行大補,所以雞湯也要以清淡為主,寶媽們在喝湯的時候要把湯表面的油脂去掉,避免攝入過量的脂肪。

如果寶媽的奶水脂肪含量過高,對於寶寶來說不易吸收,而且極易出現消化不良或者腹瀉的症狀。

既要喝湯也要吃肉

在烹飪的過程中,雞肉中含有的穀氨酸等留在了湯裡,可其他營養成分仍然儲存在雞肉中。

人們常說“營養都在湯裡”,所以很多寶媽在喝雞湯的時候不吃雞肉,其實雞肉的營養價值比雞湯要高,所以寶媽們既要喝湯也要吃肉。

關於產後吃雞的問題雪莉媽媽就說到這了,各位寶媽們要好好了解一下,坐月子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公雞比母雞更“養身”哦。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