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流行“延遲滿足”,一旦用錯將會害了孩子,家長需謹慎瞭解

大家有看微博的習慣嗎?近期在一個綜藝片段裡,伊能靜在談到教育孩子時,提到一個詞:延時滿足感。我一直認為,教育孩子不能因為她哭鬧就無理由地縱容她,應該要讓她懂得原則的重要性。

節目上伊能靜在談到教育寶寶時。,聊到1個大家有點陌生的詞語叫做延時滿足感。一般涉及到寶寶的話題,由於明星的公眾形象加上平臺的導流,明星的言行舉止都會頗受關注,以至於很多人都會關注的到伊能靜的這個觀點,後來這個話題迅速登上了熱搜。

延時滿足感這個詞清晰式地進入大眾的視野,大眾關注度一下子就上漲,各個平臺開始議論紛紛。報道上伊能靜是這麼說的:延遲滿足感其實對孩子是好事,很重要,不止是某一階段,其實它是會延伸到他未來的婚姻家庭的。

今天用這篇文章簡單地和大家討論,延長延遲感對於人們有多重要。延時滿足感意思大概是要有耐性,要具備為了長階段滿足而放棄短期滿足的自我把控能力。

為什麼延遲感很重要?

《人少之道》的作者在其範圍內闡述了真實的例項。瑞典是心理學家。30歲的財務專家會給你看病。希望他能改正拖延工作的習慣。之後作者透過交流發現了延遲的原因。我不知道延遲的滿足感。

上班的時候,完成最簡單的工作和最喜歡的工作。一個小時左右就完成了。不擅長的事情拖到工作結束。作者從財務負責人的角度說明了延遲滿足感的優點。根據一天工作七小時的計算,一小時的痛苦和六小時的幸福明顯比一小時的幸福快樂六小時。

你覺得照鏡子能看到自己的樣子嗎?

是的,延遲滿足感的重要性看起來是這樣的。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延長滿足感的習慣呢?

培養孩子 “延遲滿足”的能力離不開父母的鼓勵。當年幼的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求“重新整理”自己的紀錄時,父母要在孩子的任何階段適當激勵孩子,不要只看眼前的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從而讓他們獲得堅持的動力,只要有了堅持,成功並不會很遙遠,等到孩子衝刺完畢,有了成就感,就會知道這個行為其實是對的並且堅持下去。

要養成讓孩子滿意的習慣,就必須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為了讓他們掌握自律,應該讓他們相信安全感。具體來說:

一個是給父母注入精力和時間。雖然孩子還小,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投入孩子是十分清楚的,大部分和孩子都是把自己的父母當作人生標榜,作為接觸外界的第一印象去效仿,就好像女孩普遍的擇偶標準都會受父親的形象影響,如果父親是十分溫柔善良的人,那女兒的未來擇偶方向也會想找溫柔善良的人,所以作為孩子從出生到長大第一個接觸到的物件,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樣。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會傾注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想著在小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多點關懷,長大了等孩子有獨立的人格思考和空間以後就不用太費心,因此在孩子長大後大人的“偷懶”教育,反而給孩子帶來了喪失感,覺得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特別是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長大了就開始全身心工作,很久才回一次家,孩子的安全感日漸不足,這種狀態長久下來也會影響家庭關係。

回到伊能靜的例子,他的孩子如果沒有安全感,反而會被拋棄。現在的一切可能都是謊言。長大後可能會受到報復性的抵抗,畢竟短時間的甜頭確實是一個極大的誘惑,特別是對於追求安逸的人來說,所以在前期一定要開始警惕,從孩子抓起,等到孩子適應了這個模式,對她未來的人生都是有極大的幫助。

總結:當然,保持延遲滿足感不是放棄滿足,自我滿足是奮鬥的目標,也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有延遲滿足感是為了防止適時沉浸在滿足中。學習不滿意,習慣後享樂,不斷進步。

今日話題:對於延遲滿足感,你怎麼看?一起下面討論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