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熟人,孩子應該有的“應對原則”

面對熟人,孩子應該有的“應對原則”

當孩子出外面對陌生人,爸媽們一定都會希望孩子要有“危機意識”,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講話,但遇到熟人、認識的人,通常戒心就會比較低。不過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辦法準確的分辨什麼是“可以信任的人”,什麼是“不能信任的人”,所以只用認不認識來判斷,反而容易讓孩子陷入危險當中。

大人常常會用“大人的社交行為”來教導孩子要有禮貌、見到人要打招呼、要與人為善,但其實對於學齡期、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無法分辨“親切和藹”跟“可以信任”之間的差別,如果已經養成見到人就要打招呼的習慣,反而會降低對陌生人的警戒心。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對陌生人、熟人都保持一個警戒心。不強迫孩子打招呼、有禮貌,或是很快融入一個新的群體。比如帶孩子去朋友聚會、見親戚,但那些人不是孩子們的朋友、親戚對孩子來說也是半個陌生人,所以孩子沒辦法很快融入,這時候可以跟其他人說,“沒有關係,孩子需要一點時間去相處,不用那麼快就開始談話。”

熟人誘拐比例高!孩子不可以輕易信任

不少的誘拐犯案都是熟人所為,這些熟人包含有血緣關係的親戚,還有鄰居朋友;如果想要避免這樣的狀況,有幾點可以特別注意。

不能讓孩子以為,只要是大人的話都要聽,因為壞人很可能會利用“乖小孩”這一點來要求孩子要“聽話”;所以即便是爸爸、媽媽的朋友,認識的人,也不用“完全聽從”。

現在孩子通常都會有一卡通,要把有姓名的那一面藏在裡面,免得別人看到名字,用叫孩子名字的方式來騙取信任。

如果是年紀比較長的孩子,能辨認警徽、警察制服的人,可以試著找尋附近的警察來幫忙,但也不要輕易離開現場,最好可以到人潮較多的地方,不要自己走到暗巷之中。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教導孩子認識身體的自主權,“如果別人用了你不喜歡的方式觸碰了你的身體,即使是爸爸媽媽,你也要說出來,也要拒絕。不只是穿衣服的地方,任何地方被碰了而感到不舒服,就要說。”

要提醒孩子,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如果有碰到奇怪的、不舒服的狀況,一定要跟認識的長輩、爸媽說,即使別人說是“小秘密”也要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