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身體不好,要求老公辭職回家照顧:你會用受害者心態養孩子嗎

01

當父母以受害者的心態養育孩子時,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老公這幾天特別為難,因為婆婆說自己病了,一定要他回鄉下照顧她,老公說回去的話工作就不保了,婆婆說:我不懂那麼多,反正你得回來。老公是家裡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婆婆一直住在鄉下,自己單住,平日裡老公總是寄錢,卻一點都不愛回去。

婆婆生老公時,因為是頭胎,沒經驗,大出血,差點出了大問題,所以婆婆一直覺得老公是來討債的,對他從小就不待見。小時候弟弟妹妹犯錯誤,受罰的一定是他,而且早早地就輟學出來打工,結婚後婆婆也是各種名目要錢,但是對老二和老三卻是百般疼愛。這讓老公非常逆反,和婆婆關係越來越僵。

這是一個群友聊的她婆婆的事,最近她也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不回去,很可能婆婆就直接坐車來“胡攪”一通了,回去了也不是辦法。

群友婆婆這心態屬於

典型的受害者心態育兒

,因為生大兒子出現問題,就遷怒於他,一直不喜,對大兒子的心態也是

總是

開啟百度APP看高畫質圖片

“討債”的心理

,難怪親子關係不好

婆婆身體不好,要求老公辭職回家照顧:你會用受害者心態養孩子嗎

02

什麼是受害者心態?

受害者心態並非是真正遭遇家庭暴力或者真正意外傷害而造成的那種受害者心態,

屬於一種自我防禦機制

,用受害者的心態來對待一切,總認為周遭的一切都是不公平的,總認為是別人給自己帶來了痛苦,自己的不快樂等心態,都是因為別人。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普曼曾經這樣形容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齣戲,裡面有受害者、拯救者和迫害者,會有一小部分人,會把自己固定在一個角色中,並且試圖固化這個身份,從而獲得一些好處。

而受害者的存在,就會有一個迫害者的推動,這個迫害者就會收到受害者的指責,還會引起他人的誤解。

婆婆身體不好,要求老公辭職回家照顧:你會用受害者心態養孩子嗎

其實,這種心態主要是一種內在匱乏感,不能從自身汲取力量,所以要把不幸都怪罪在他人頭上。這類人的心態通常是:

1、喜歡推卸責任

但凡出現問題,一定是他人的錯,在帶孩子過程中,可能自覺不自覺地就會出現類似心態育兒,比如孩子自己不小心摔倒了,奶奶或者姥姥就很氣憤地一邊打地,一邊說:都怪你,這麼滑,奶奶幫你打他 。

2、喜歡找藉口

當發生問題時,不願意從個人角度找原因,總是會想到外界的因素,而且會找出很多理由來讓自己的藉口變得合理化。

3、總是喜歡抱怨

因為有受害者心理,所以總是處於委屈不公平的情緒中,比如有的父母為了孩子省吃儉用買學區房,有的為了孩子忍受總吵架的配偶,因為感覺到自己“犧牲”了,所以言語之中多是抱怨與指責。

婆婆身體不好,要求老公辭職回家照顧:你會用受害者心態養孩子嗎

03

孩子會變成怎樣?

每個孩子的成長其實都是“暗中觀察”中慢慢成長起來,當孩子在父母有受害者心態養育的環境中成長時,性格可能會變得:

▶孤僻,不合群,感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長大後也容易謹小慎微,性格懦弱。

▶對親情很是冷漠,對生活也沒有太多熱情。

▶喜歡推卸責任,遇到挫折就退縮,充滿了挫敗感;

▶喜歡抱怨,充滿了負面的情緒。

如何避免成為受害者心態育兒的父母?

這裡介紹一本來自義大利的育兒書籍《內心強大的父母不會做的13件事》,這裡面透過

75個案例,13個提問測試,51個實戰技巧,69個行動

指南。

婆婆身體不好,要求老公辭職回家照顧:你會用受害者心態養孩子嗎

▶作者埃米 莫林被《福布斯》稱為“

思想領袖明星

”,被《Inc》雜誌稱為“100位領袖演說家之一”,被《衛報》奉為“當今心理自助導師”,在TED上的演講點選量超過5000萬人次;

▶這本書從育兒心理學出發,提到了其他育兒書籍很少見的

受害者心態、容易內疚、過度保護

13種錯誤的育兒觀

▶眾多大咖聯名推薦

,俞敏洪、徐小平、郝景芳、畫雲博士紛紛推薦了此書。

這本書從心理學角度,教會你徹底改變教養思維、

養育內心更強大

的孩子,教會你鍛鍊孩子的內心力量,讓你的孩子

更加自信,堅強

,擁有更成功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