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公眾場合吵鬧,打罵訓斥還是無視?兩個誤區家長要避免踩雷

帶娃出門,最害怕的就是他們在公眾場合不斷的吵鬧,不管父母如何勸說,好像都不管用。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剛開始還會努力勸說,到了後來,再好的脾氣也會被孩子的吵鬧磨平。於是,訓斥和打罵也會輪番上陣,畢竟在這樣公開的場合,如此鬧騰父母也受不了。

故事案例:

週末媽媽帶妍妍去超市,本來說好是去買生活用品,但是到了目的地後,妍妍卻突然變卦。看到娃娃,非得要讓媽媽買一個,但是同樣的娃娃,家裡已經有好幾個了。於是媽媽就跟她商量,希望可以換個其他樣式的玩具,但是妍妍偏偏不行。最後,居然直接躺倒地上哭鬧,忍無可忍的媽媽直接上手打了她。

確實,公眾場合不屬於個人,所以孩子的行為引來了很多人圍觀,妍妍媽媽覺得特別尷尬。本來這是一個講禮貌並且懂禮儀的地方,偏偏孩子胡亂非為,連起碼的禮儀和禮貌都不懂。

對於孩子這樣的行為,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他們及時改正,畢竟太過不雅。但是在改正孩子的某些行為之前,家長最應該清楚的是,為何會有這樣的行為出現,這才是重點。

孩子為何會在公眾場合哭鬧不止呢?這三個原因是重點

1、願望沒有滿足

很多孩子抓住了父母的心理,知道他們在公眾場合在意麵子,所以就會以此方式要挾父母。所謂的哭鬧,其實只是拿捏父母的籌碼而已,孩子都是聰明,他知道這樣的場合更容易得手。很多父母就是不願丟面子,所以才會不得已無底線

答應他們。

2、內心的恐懼

當然也不排除孩子自身的原因,尤其是初次進入陌生的環境中,或者接觸陌生的人群,孩子會不自覺

緊張。再加上父母沒有關注,就會導致孩子身上的安全感急速下降,自然也就出現了恐懼和不安。幼年時期的孩子,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心中的情緒,只會透過哭鬧的方式來完成,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

3、父母教育失職

孩子身上折射出來的都是父母的影子,所以他在公眾場合表現出來的行為,都是因為父母教育沒有到位的緣故。日常生活中,父母沒有認真的告訴過孩子,關於講禮貌和講禮儀的事情。因此孩子在公眾場合,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錯。另外就是,平時父母的要求太嚴格,長期的約束也會導致他們偶爾的釋放天性。

眼下的重點,就是找到孩子在公眾場合胡亂吵鬧的原因。然後幫他認識這種行為的錯誤,這樣才能幫助孩子變得乖巧,最起碼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相信公眾場合懂禮貌的行為,一定會受到更多的好評,得到更多人的喜歡。

公眾場合教育哭鬧的孩子,避免陷入這兩個誤區

不得不說,有些父母真的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對於已經發生的錯誤行為,僅僅靠打罵或者訓斥就夠了嗎?說不定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會把孩子推向更叛逆的境地。這兩個教育誤區,希望父母都可以完美

避開。

1、過度打罵

很多父母的暴脾氣很難控制,所以看到孩子不雅的行為,多次勸說無果後,直接就會選擇上手打罵。問題是,父母已經忘記了自己也身處公眾場合,過度打孩子的行為真的不雅觀。而且多次打罵,只會讓孩子變得疲憊,並沒有任何的教育效果。

打罵真的沒有任何教育效果,孩子的哭鬧不會停止,甚至會更加大聲,這難道就是父母想要的結果嗎?既然無用,那就停止打罵,讓孩子自我消化這些壞情緒。

2、避免無視

當然也有一些父母,他們沒有選擇打罵的方式,而是直接選擇了無視,對於孩子的行為假裝看不見。甚至還會以“孩子小”為藉口,替他的哭鬧找藉口,希望身邊的其他人,也能因此原諒孩子的行為。

只想說,父母的想法有些過於天真,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完全沒有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既然內心已經承認在公開場合哭鬧是錯誤的,那麼不管孩子為何哭鬧,父母都不應該尋找原因。過度的溺愛,其實對他們的成長並沒有用處。

總結

打罵並不是最好的教育良策,而且很容易讓孩子產生疲憊,若是哪天他的生理和心理都不再懼怕父母的打罵,那個時候,父母又該如何去教育孩子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