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臨近高考,越來越多的人為高考生們加油打氣,近日一條北大數學老師的影片更是爆紅網路。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影片中的他,自我介紹是:

北京大學數學系10級本科生、14級研究生,高中數學聯賽山東省冠軍,拿到過數學奧林匹克金牌,也因此保送北大。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短短几個tittle,就足夠讓普通人佩服地五體投地,然而很多人卻只關注他的外表,甚至遭受莫明攻擊……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顏值和內在一直是我們討論的熱點,而現實裡很大一部分人都是「

外貌協會

」成員。

但不可否認,顏值高的人確實在人際交往中會佔有小小的優勢。

可是,顏值再高的人,人品低下又有什麼用呢?請告訴你的孩子,內在修養比外在更重要。

01

比外表更美好的,

是骨子裡的修養

修養是一個人骨子散發出來的最佳魅力,它比人的外表更迷人。有修養的人,也必然是一個有內涵的人,有風度的人,有氣質的人,有教養的人。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頂著“韋神”的光環,韋東奕經常在各種傳言中被妖魔化。

說他“孤傲自大、不喜歡和人交流、一個月才洗一次澡、每個月固定的日子換衣服”等等,但傳言畢竟只是傳言,真實的韋東奕並非如此。

看上去孤傲的他,實際上是思維方式和高度跟普通人完全不在一個層面,是“對數學以外的其他東西都不在意”——

他可以每天十二個小時研究數學還樂此不疲,且在作業中,一絲不苟地寫清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用到的定理。

“韋東奕這個人真的沒有什麼不正常的,除了他的數學太強了。”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韋東奕不善言辭,但十分謙虛低調。

每當聽到別人誇讚他時,他常說“沒有啦”“不是這樣的”,表揚他人“你也很厲害”

“真有水平”;

當同學們拿著題目去問他時,他也總是樂於助人解惑——即便是別人兩三天都解不出來的題目,他只需要讀一遍題就能把答案脫口而出,也還是會耐心地解答。

生活中的他,真實而可愛。

為了節省資源保護環境,可以做到迴圈使用1。5L的礦泉水瓶。

他喜歡聽著收音機去各個寢室閒逛,喜歡把同學的書都掃蕩一遍完看看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書才離開,玩狼人殺時,因為正直善良,永遠學不會撒謊……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托爾斯泰曾說,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可見,人的內在修養、人的教養,比外貌更能展現自我。

娛樂圈中,

黃渤是公認的高情商,

黃渤出道之初,很多人攻擊黃渤外貌,黃渤卻自黑說:“一開始長得還蠻婉約的,後來就開始抽象了。”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2013年的臺灣金馬獎,黃渤作為嘉賓主持,讓我們見識了什麼叫情商遠遠彌補了他在外貌上的不足。

先是同為頒獎主持人的鄭裕玲一開場,便打量起黃渤:“今天晚上你穿的是睡衣吧?”

這樣的“戲謔”並不高明,黃渤則機智迴應:“這五年我一直在金馬獎,我已經把金馬獎變得像家一樣,回到家裡一定要穿得舒服一點對不對?”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巧妙化解後,主持人蔡康永卻“神補刀”,“黃渤,這是我家不是你家。”(

這邊黃渤想表達“兩岸一家親”,那廂蔡康永卻想“劃清界限”,以示“主權”)

面對這種不乏“火藥味”的“挑釁”,臺下的嘉賓都變得無比尷尬。黃渤沒有怫然作色,而是談笑風生間反嗆回去: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謝謝,其實剛才我看到你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有一匹馬陪你。這麼久了,只看到人騎馬,還沒看到馬騎人!”

在插科打諢中,回擊得有理,有力,有節!既未輸陣,又保全了雙方的體面。

與閆妮合作《鬥牛》,閆妮說“我之前都和帥哥合作,跟你演夫妻,我要走向醜星行列了。”

黃渤卻說:“跟你演,我覺得我要走向帥哥的行列了”。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不得不說黃渤的現場反應能力真的很強。

所謂情商高,不僅僅體現在語言和技巧上,更體現在內涵和修養上。

網友們也紛紛評價黃渤:

帥且機智,謙遜又討好;

用智商把顏值拉回來,並甩出好幾條街……;

情商是真的高,我唯一的一個不看顏值的男神。

所以,請告訴孩子,

一個人的相貌是天生的,成功與否與長相無關,

一個人外貌的美醜不能代表什麼,他的內在是更重要的。

因為再年輕的容顏,都會有老去的一天,取代你的,是更年輕的容顏。

只有內在的能力和氣質是不會隨著歲月流逝的。

靠外表只能贏一時,靠內在才能贏一世。

02

精神長相,才是一個人的頂級魅力

心理學教授賽德茲說:人就如同陶器一樣,兒童時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粘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它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父母才是影響孩子一生最大的人。

父母的認知正確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是不是隻是單純的“外貌至上”。

新京報早前曾隨機採訪路人對外貌的看法,有不少00後表達了“外貌至上”的觀點: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如果外在不美的話,誰會去關注內在呢?”

“如果長得好看,去找工作的話別人就愛挑你,如果不好看,別人對你可能會有成見。”

“反正漂亮就可以了。”

甚至一位受採訪的媽媽表示,孩子的身材顏值都特別重要,對她的人生有決定性作用。所以她想在女兒上初中前,帶她去割雙眼皮。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外貌不如人,以後在就業、婚戀市場上就會吃虧。有些家長甚至早早利用起暑假時間帶孩子去整容。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甚至將孩子的外貌,也作為了走向人生成功路上的重要條件,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在外貌上輸給別人。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長得好看,就會得到更多優待”、“美麗是一種早期投資,要趁早”、

家長認為這樣是對孩子好,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正在摧毀自己的孩子。

在《奇葩說》中有一期關於整容的討論,姜思達說:你可以一天整成一個范冰冰,但不能一天讀成一個林徽因。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的確,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外表的美麗可以複製,而內在文化素養並不是人人都能輕易擁有的。

請你務必明白並告訴孩子,容顏總有老去的一天,比起容貌變化給自己帶來的愉悅,更重要的是能從內心獲得永久的力量——篤定的內心和美好的教養。

美,從來不應該被單一地定義,我們對美的標準應該更加地健康、多元化。

比外貌更重要的,是你的精神長相。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你讀過的書會揉進了你的談吐裡,在胸襟內,在氣質中,閱讀對於精神長相是最好的化妝品。

韋東奕平時不善言辭,大多數時間都是沉浸在自己的數學世界裡,也因為他心無旁騖,幾乎把全部精心都投入到數學研究上,所以對吃食、著裝打扮並不上心。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精神長相,是一種看不到的能力,這個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的精神力量。

居里夫人有一句名言:“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於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日子裡,你沒有往生命裡注入新的東西。”

的確,精神長相,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它決定著別人對你的印象。

或許,你沒有傾國傾城的貌,但只要精神長相足夠好,久而久之,心底裡的明媚與學識,也能滋養出曠日持久的賞心悅目。

一個人真正的資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錢,而是不會隨著歲月變遷而消失的“精神長相”。

03

正確引導孩子對“美”的追求

人生,從來都不該是一場外貌戰爭這麼簡單決定的。

如果真的想要孩子不被外貌所左右,父母就需要擁有足夠的遠見和正確的認知。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與其追求孩子外貌上的出眾,不如想辦法塑造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們正處在求知的黃金時期,父母應該讓孩子們明白內在美、心靈美才是真的美。

首先,告訴孩子真正的美是什麼。

外貌對於一個人來說,的確很重要,這點我們無法否認。但是利用合適的手段去追求美,也是我們應當不斷學習的技能。

家長需要糾正孩子長的好看才是美的想法,告訴孩子變美不只有整容這一條路。

多讀書,你讀過的書都藏在氣質裡;

多健身,會幫我們打造出健康美和形體美,這種自信美麗往往不是透過改變自己外貌就能得到的。

其次,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每一個孩子都是寶藏,需要我們用心去發掘他的閃光點。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作為家長要多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優點以及不足。

鼓勵孩子多多探索自己的興趣,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各種能力,發現自己的美麗之處,讓孩子明白:人生有很多可能,不是美貌才是唯一的人生出路。

蘭可琪:北大數學天才因外貌被嘲,請告訴孩子,內在比外貌更重要

最後,鼓勵孩子善於發現美

我們經常聽到說,人們要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那具體該怎麼做呢?可以在閒暇的時候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讓孩子感受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對美的看法,體會不同的審美差異。

比如西方國家的女性以黑為美,而中國人則認為一白遮百醜;在西方國家鵝蛋臉被認為是完美臉型,中國卻流行瓜子臉。其實美並不只有一個單一的標準,它也可以是多元的。

還可以帶孩子去看看畫展、陪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逐漸形成自己的審美觀,這樣孩子就不會輕易被歪曲的審美觀帶偏。

“美麗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雖然生活中總免不了“顏值控”,但是最後的成功不一定只屬於顏值。

不要讓孩子在“外貌協會”中感到盲目迷失,讓孩子學會坦然接受自己,才是我們想給孩子帶來的最美的起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