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保證溝通的效果。

很久以前,有位國王想知道在他的大臣當中,誰是最聰明的。於是他讓人打了三個看上去一模一樣、重量相同、成色也毫無差別的小金人,拿來讓大臣們分辨哪個小金人更有價值。大臣們左看又看,看了很長時間,也沒能看出來。國王覺得很失望,就在這時,一位老臣走到近前,手裡拿著一根稻草。他先將稻草插入第一個小金人的耳朵裡,稻草馬上就從這個小金人的另一隻耳朵出來了。然後,他又把稻草插入第二個小金人的耳朵裡,結果稻草從這個小金人的嘴裡出來了。接著,他又將稻草插入第三個小金人耳朵裡,這回稻草沒有出來,直接插到小金人的胸膛裡去了。於是這位老臣對國王說:“稟告陛下,臣認為第三個小金人最有價值。”國王聽了他的話,讚許地點了點頭。

家長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保證溝通的效果。

今天我們透過這個小故事來看看

良性

親子溝通的五個步驟:

第二個步驟:學會傾聽

上面的故事中為何第三個小金人最有價值呢?

這是一個隱喻:第一個小金人隱喻那些“左耳朵聽右耳朵冒”的人;第二個小金人隱喻那些“不假思索、聽了就說”的人;第三個小金人則是“把話聽到心裡、認真思考的人”,因此第三個小金人更有價值。

在與孩子溝通時,我們的家長又是哪個小金人呢?我看扮演第一個小金人和第二個小金人的情況更多一些啊!您不信嗎?好,我們來看下面兩個場景:

家長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保證溝通的效果。

場景一:一位打扮時髦的媽媽正在領著五歲的女兒逛超市。

女兒突然對媽媽說:“媽媽,我有事情要對你說。”

這時媽媽正在忙著挑選商品,便順口答道:“知道了”然後接著選商品。

一會女兒又對媽媽說:“媽媽我真的有事情要告訴你。”媽媽還是順口說:“知道了!”……幾十分鐘過去了,媽媽終於選完了商品,在去收銀臺結賬時,這位媽媽忽然發現收銀員正用異樣的眼光看她,於是她順著收銀員的目光一看,呀!媽媽立刻羞得滿臉通紅,原來她短褲的拉鍊竟然沒有拉上。

她馬上責怪女兒:傻孩子,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呢?”

女兒委屈地說:“我早就要告訴你,可是你不是一直都在說知道了嗎?”

家長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保證溝通的效果。

場景二:兒子放學回來晚了。

爸爸問他:“為什麼又不按時回家?”

兒子說:“去王健家了。”

爸爸的臉立即“晴轉多雲”,非常生氣地說:“你這個臭小子就知道貪玩,難怪你的學習成績上不來,看下回我不打死你才怪。”

兒子委屈地跑回房間,晚上吃飯也不出來。

最後媽媽過來一問才知道,原來孩子前兩天去醫院看病,缺了半天課,晚回家的真正原因是去找同學王健補課了。

家長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保證溝通的效果。

讓我們想一想,

在“場景一”中那位媽媽扮演的不就是第一個小金人嗎?對女兒的話充耳不聞,毫不在乎,最後還批評女兒不提醒她,多不講理。

在“場景二”中那位爸爸扮演的不就是第二個小金人嗎?沒等孩子說完就亂髮脾氣,讓孩子怎麼和他溝通呢?

正確的傾聽方式是要像第三個小金人一樣用“心”去傾聽,這種方式在溝通技巧中被稱為“同理心傾聽”。所謂“同理心”是指一個人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並能正確理解對方感受的心理。

家長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保證溝通的效果。

為了使您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下面讓我們來分享一則小故事:

一頭豬、一頭牛、一隻羊被關在同一個圈裡。主人經常會把牛和羊牽出去再送回來,而每次它們都是默默地去,又默默地回來。有一天主人來抓豬,豬就拼命地跑,可還是沒能逃脫,被主人抓了個正著,於是它就撕心裂肺地叫。牛和羊聽了很厭煩,就生氣地對豬說:看我們經常被主人牽來牽去,哪有一次像你這麼叫?”豬悲憤地衝牛和羊喊道: “主人抓你們只要你們的奶,可抓我是“你叫什麼,多難聽,你要我的命呀!“

在這個故事中牛和羊的做法就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現。缺乏同理心是溝通的重要障礙,因為人在溝通時,都希望對方首先理解、接納自己的內心感受,而不是要對方馬上做出判斷、評價或給予忠告。因此在不理解說話人意圖和感受的情況下就直接給予評價或建議必然會使他感到失望。

如何向“說話人”表示理解和接納呢?請注意如下三點:

第一點、在對方說話時,“聽話人”的目光要自然地看著對方,與對方保持適當的視線接觸。否則對方會覺得“聽話人”對他所說的話不感興趣或者根本就不尊重他。

第二點、在“說話人”說話間歇對他說:“是的,我能理解您的心情”、“是的,我能體會到你的感受”、我可以理解您的想法”等,以鼓勵對方繼續講下去。

第三點、面部表情和語調要儘量與對方保持一致,以使得“我想通的雙方處在“同一頻道”上。當然在“說話方”情緒過於激動時,“聽話方”沒必要跟著“說話方”一起激動,反而要保持平靜,以引導“說話方”恢復平靜。

家長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保證溝通的效果。

各位,要保證溝通效果,我們就必須學會運用“同理心”去傾聽,在運用這種方式傾聽時,要求“聽話人”必須首先正確理解“說話人”的意圖和內心感受,並向“說話人”表示理解和接納,只有這樣“說話人”才願意把溝通進行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