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他還你悽慘的晚年”,真是這樣嗎?

文|秘籍君

這兩天因為操心打yi苗的事,對群裡的訊息很關注。聽說第二天上午有苗就趕緊請假過去。沒成想6點半到那裡,隊已經排成了長龍,一番折騰後,自己拿到了300多號。

目測離輪到自己還有不少時間,我們幾個排隊的乾脆就聊了起來。我前邊一位大姐是60後,今年五十來歲剛當上奶奶,後面一位是小學生家長,再後面一位是初中生家長,同為家長,自然會聊到孩子的教育問題。

談起現在的孩子作業多做父母的不忍心,那位60後阿姨笑了,說你們沒聽過一句話嗎“你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他還你悽慘的晚年!”

這話挺

有意思

,引起了我的思考。

“你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他還你悽慘的晚年”,真是這樣嗎?

為什麼孩子“快樂的童年”會導向父母“悽慘的晚年”?

其實我懂這位阿姨的意思,就是說現在奉行快樂教育,到時候孩子考不上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畢業了之後鬱郁不得志甚至還要在家啃老,到時候真成了面臨退休的父母的麻煩。

即便孩子不啃老,可如果普普通通不夠優秀,工作談戀愛大事小事都需要父母為他操心,那父母的晚年也過不安穩。

由此可見,因為想讓孩子快樂而放縱孩子童年時期的學習,從而造成孩子將來“沒出息”,進而拖累父母,這才是這句話的隱含深意。

那麼,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當然是片面的。

“你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他還你悽慘的晚年”,真是這樣嗎?

孩子童年快樂就一定成績不好嗎?

科幻作品曾獲雨果獎的郝景芳老師說,自己的童年就是在玩耍中度過的。不過凡爾賽地說一句,雖然她沒有在題海中苦學死學,甚至在課堂上也並不像老師希望的那樣認真聽講,而是看似走神、並動輒頂撞老師,但她的成績依然很不錯,甚至是班裡的第一名。

由此可見,想讓孩子成績優異,並不一定非要以犧牲孩子的童年快樂為代價。

當然你會說,郝景芳老師的經歷只是個例,並不足以說明問題。智商高的孩子學習上自然不用太費力,可全天下還是普通孩子居多。

但我想說的是,如今家長推崇以刷題、做題為主的題海戰術來讓孩子鞏固學習,這其實是不對的。在孩子的童年階段也就是小學時期,底層思維和學習技能比死學苦學更重要。

拿語文來說,經常默寫生字詞、反覆記住某些字詞的拼音,遠比不上高質量大範圍地閱讀。而後者跟前者比顯然更快樂些。數學也是一樣,刷各種口算題、習題集比如培養孩子的底層思維能力,這樣孩子才能舉一反三,輕鬆解出各種難題。

“磨刀不誤砍柴工”,小學階段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就是“磨刀”,死記硬背、刷題做題則是“砍柴”,哪個後勁更足一眼便知。

如果你家孩子掌握了學習語數外的軟能力,那麼他的童年不必痛苦也照樣能保持優異成績。

“你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他還你悽慘的晚年”,真是這樣嗎?

孩子沒出息,父母的晚年就受連累?

這話最大的bug就是把孩子的表現跟父母的晚年聯絡在一起,彷彿子女沒出息就連累到了父母的晚年幸福。可身為社會中的芸芸眾生,優秀突出的人才有幾個,更多的人不就是普普通通的麼?

父母和子女之間無需捆綁如此之緊,父母到了晚年自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可追求,而子女畢業之後如何融入社會,也是看他自己的造化。況且,想要在這個社會混得好,也並不是完全靠成績的。

【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