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精讀009 用而示之不用!

原文:用而示之不用。

其實,“用而示之不用”和前文的“能而示之不能”是同樣的意思。

“白登之圍”這個戰例,就可以形象地詮釋這裡面的意思了。

劉邦征戰匈奴時,一開始總是節節勝利,全部人都非常得意。於是,劉邦便計劃發起總攻。派去刺探虛實的使臣去都說匈奴人馬都沒了,可以發動攻擊。接著又派了婁敬去刺探,婁敬回來卻說不能進攻。為什麼呢?他說匈奴那些老弱殘兵,很顯然是刻意演戲給我們看,引誘我們進去的。

可惜劉邦已經殺紅了眼,又或者被之前的勝利衝昏了腦袋,大怒,說婁敬妖言惑眾,關起來了。最後劉邦傾巢出動,瞬間被匈奴圍困,陷入險境。劉邦找來陳平商量,陳平建議去行賄單于的老婆(匈奴皇后),跟她說:“漢王有神助,不是凡人。咱們這樣打下去,對匈奴未必好,但對您肯定招禍。”皇后問:“關我什麼事?”答:“匈奴人不會習慣在南方生活,跟漢人作戰,無非圖那些美女金帛。漢人美女極多。單于得了金帛和美女就變壞,到時候就不親熱您了。我們直接把金帛給您,您想辦法阻止單于得美女。”

《孫子兵法》精讀009 用而示之不用!

皇后一聽,這還得了!立刻向單于吹枕邊風:“漢王有神助論,我們不能把事做絕了。”

本來劉邦的權力光環就非常強大,單于內心也頗為不踏實,而且約好的兩路盟軍沒有按時到,怕是被劉邦策反了。越想越不是滋味,而且他老婆都被扒外了,於是決定議和收錢,放劉邦一條生路。

計策都很簡單,但執行起來就很靠演技,演戲的人必須要說到對方痛點才能成功。

而皇后和單于的決策,則更有理性選擇的可能,因為要完美的統一南方,他們心裡還真的沒有底。所以,也不能說單于上了劉邦的當。

劉邦後來把婁敬放出來封侯,做到勇於承認錯誤。可惜,卻把前面說匈奴可打的十幾個使臣全斬了,沒有自己承擔決策錯誤的責任。

對於承擔決策責任,曾國藩說過:決策責任在於決策者,不在幕僚。他在日記中說:“我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如果聽了誰的把事情辦糟了,下次跟他見面時,臉上難免有點難看。這是我的問題,我要注意。”

劉邦如果能像曾國藩那樣喜歡閱讀和檢討自己,那就可以少很多冤死的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