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4,這部BBC紀錄片,揭示了寶寶社交能力的秘密

BBC有一部高分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雖然只有三集,但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4,揭露了很多嬰兒成長過程中的秘密。

這部紀錄片記錄了兒科專家古蒂·辛格博士帶領的專家團隊探索寶寶在兩歲前的各種行為的過程。

紀錄片的第二集標題為融入社會,主要內容都是關於孩子社交能力的。

豆瓣評分8.4,這部BBC紀錄片,揭示了寶寶社交能力的秘密

0-1歲對“關注”的需求

研究發現,出生一週的寶寶就已經對人臉表現出了很強的興趣,在看到人時大腦活動明顯更頻繁。

而4個月到1週歲的寶寶,就開始表現出對“關注”的在意。實驗中發現,當家長在和寶寶互動時,故意將臉轉開一下,並在2分鐘內不對寶寶有任何反應時,寶寶們就會開始想方設法的引起家長的關注,他們有的伸手要抱抱、有的乾脆大哭。

豆瓣評分8.4,這部BBC紀錄片,揭示了寶寶社交能力的秘密

7個月到1週歲,分辨好壞

7個月到1週歲的寶寶,就能分辨好壞。研究人員給孩子們表演了一場木偶劇,劇中紅色木偶想要爬上山,藍色木偶把它推了下去,黃色木偶則在幫助它爬山。

劇情結束後,研究人員讓寶寶們選擇要黃色木偶還是藍色木偶,所有的寶寶都選擇了黃色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孩子們學習信任他人的起點。

豆瓣評分8.4,這部BBC紀錄片,揭示了寶寶社交能力的秘密

2歲左右,出現自我意識和同理心

從大約19個月起,寶寶就開始注意鏡子中自己的形象了,到了2週歲時,寶寶會很在意臉上有東西。

而在研究人員把一個正在哭泣的模擬娃娃放在寶寶遊戲區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寶寶都在瞬間關注到了哭聲,他們的表情變得難過、擔憂,而一個21個月大的寶寶甚至給娃娃遞上了奶瓶和玩具,試圖幫助娃娃,這說明寶寶們已經有了同理心。

豆瓣評分8.4,這部BBC紀錄片,揭示了寶寶社交能力的秘密

可見早在3歲之前,寶寶就已經在發展他的社交能力了,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1、多和寶寶互動

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說過:同情心、情商和愛都是從親密關係中學習來的。

雖然寶寶可能理解能力有限,但他們很早就能從家長的各種情緒、動作和語氣中感知和學習到關於情緒和情商的內容。

因此,家長要多抽出時間和寶寶互動,多和他說話、多進行眼神接觸。

豆瓣評分8.4,這部BBC紀錄片,揭示了寶寶社交能力的秘密

2、為寶寶營造社交機會

紀錄片中也講到了,寶寶早在2歲左右就出現了自我意識和同理心,所以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在2歲之前就幫寶寶找一個同齡夥伴一起玩,儘量讓寶寶能多和其他人接觸。

3、引導寶寶理解最基礎的情緒和社交規則

最後,雖然3歲之前寶寶還不能理解什麼是社交,但家長完全有必要引導寶寶理解基礎的情緒,學習簡單的社交規則。

比如在寶寶害怕時,對他說:“你是不是很怕呀?”幾次之後他就能理解什麼是“害怕”,在寶寶受到幫助的時候引導他說:“謝謝”,多重複幾次後,他就明白什麼時候要說“謝謝”了。

豆瓣評分8.4,這部BBC紀錄片,揭示了寶寶社交能力的秘密

除了在事情發生時重複,家長也可以用繪本中的情景教孩子,分享一下這套《第一套兒童幸福力培養繪本》

這套繪本是由紐西蘭國寶級兒童文學作家喬伊。考利最成功的作品,這套繪本的冊子很小,內容都是以第一人稱講述的,很貼近寶寶的生活,也很容易理解,比較適合低齡寶寶。

豆瓣評分8.4,這部BBC紀錄片,揭示了寶寶社交能力的秘密

這套繪本一共有3個大主題:情緒健康、社會交往和身體健康,每個裡面又分了8個小主題,一共是24冊。

豆瓣評分8.4,這部BBC紀錄片,揭示了寶寶社交能力的秘密

主要是透過主人公的親身經歷,告訴孩子當我們害怕、生氣、傷心……時,該如何疏導情緒;當我們社交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養成哪些健康好習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