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孩子問人死了之後會不會變成星星,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回答?

有位媽媽問:

孩子問人死了之後會不會變成星星?

這位媽媽一下子慌了,不知道應該怎麼跟孩子探討這個問題。家裡有老人去世的時候,都是避開孩子的。

4歲的孩子問人死了之後會不會變成星星,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回答?

想了想之後,媽媽還是告訴了孩子:不會的。接下來,媽媽就問孩子講了人死了之後會怎麼樣。孩子聽完之後,哇哇大哭,哭著說:我想死後變成星星。

看到孩子哭,這位媽媽有點內疚。是不是自己的回答太直白了,應該委婉一些呢?又或者,就告訴孩子就是會變成星星。

這位媽媽來諮詢我,我說:你的回答沒有錯。但是,媽媽還是不太放心。我非常理解她的心情,我是這麼給她解釋的。

我覺得,孩子哭恰恰是共情力好的表現。我不覺得是什麼壞事,也不覺得需要刻意去迴避這個問題。演員

馬伊琍

在推薦繪本的時候就曾說過:

要把正確的答案告訴孩子,這樣孩子才不會好奇,或者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討。

四歲的小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慾都比較旺盛。因為,他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語言的爆發期。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清楚自己的認識水平。如果自己的認知水平有限的話,就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這方面的書籍。

記得以前看威爾史密斯的《七磅》的時候,一個英國留學回來的朋友這麼說的。他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有人給他說了句話,讓他印象深刻。也正是因為這句話,他才決定回國創業。如今,他的公司已經到了很不錯的地步,成為省裡貿易這方面的典型。省長還專門去公司參觀,瞭解電商知識。

這句話就是:

你可能不記得當時別人說過什麼話,但是你肯定記得當時的感覺。

我覺得,小孩子也是一樣的。她可能不太記得你解釋的一系列,但是她能記住這種感覺。我覺得,告訴孩子正確的答案是對的。另外,可以透過一些繪本讓孩子瞭解死亡也並不是一件令人絕望的事情。

這,就是美育。

美育,就是讓孩子記住這種感覺。推薦幾套繪本,希望對你有幫助。

1、《小王子》。

4歲的孩子問人死了之後會不會變成星星,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回答?

這套繪本版的小王子,適合3~6歲的孩子。裡面圖畫的形式比較多,很幫助小朋友去理解。

4歲的小朋友,右腦要比左腦發育

快,這樣就導致他們的想象力比較發達。

但是,理解能力就稍微弱點了。

家長也可以

注意一下

,如果給孩子講大道理的話,孩子可能會不吱聲。這並不代表他們明白了,而是因為他們覺得你生氣了。所以,有些錯誤他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這套《小王子》內容是圖畫的形式,這些圖畫的形式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去理解。

當然,這跟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係。因為,

大約在孩子2歲的時候,很多家長就開始教孩子識別東西。

這種方式,也是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

為什麼推薦《小王子》呢?除了圖畫美之外,我覺得孩子突然對星星感興趣,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而《小王子》這本書,就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理解,在地球之外,還有很多星球。而人類也是一樣的,也是有無限可能的。

我也不相信鬼,但是我相信親人去世之後,是有某種聯絡的。我一位親人去世之後,我自己親身經歷了很多玄妙的東西。

我認為,是存在另一個平行世界的。

而小王子這本書,不是告訴孩子們鬼,而是告訴孩子們,地球之外,還有很多星球,還有很多未知。我們不要擔心,只要珍惜跟身邊人相處的時間就可以了。

2、《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這套經典書,真的值得家家一本的。英國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發現:

2~6歲的孩子,平均一天要問52個問題。而每一位媽媽,每週要回答近300個問題。

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可以發現,孩子們的問題是奇奇怪怪的。家長害怕破壞孩子們的美好想象,所以希望也透過一種唯美的方式去回答孩子的問題。

其實,孩子問問題是好事,因為這是孩子大腦活躍的表現。所以,給孩子多多看《十萬個為什麼》是很好的,可以幫助孩子

開發智力、發揮想象力,滿足好奇心。

這套幼兒園版的《十萬個為什麼》,是針對孩子來制定的。以圖畫為主,答案比較直接。而且,也容易接受。

3、

《等在風中》

4歲的孩子問人死了之後會不會變成星星,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回答?

《等在風中》這套繪本,是專門給孩子講死亡教育的。這套繪本的好評率是100%,每一位家長都覺得寫得太美了。即便是成年人,也感動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套繪本也是以圖畫為主,整個調調來說的話,偏文藝。但是,代入感特別強,而且心靈的震撼感是非常強的。

李玫瑾教授曾說: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孩子很多看法和想法,跟3~6歲的感受有直接的關係。所以,在這個階段,看這樣的一本可以打動心靈的書,是可以幫助孩子度過整個的青春期的。

我們的孩子到了6歲之後,學的東西就多了。所以,在6歲之前,趁著孩子對自己依賴,灌輸一些美感方面的知識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效的。

繪本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對世界有不一樣的看法。美育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更樂觀地去面對這個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