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一句娃頂十句?孩子不接受批評,父母不妨試試“肥皂水效應”

文丨C媽學堂

昨天,我家孩子去閨蜜家玩耍的時候,打碎了一個花瓶,雖然當時閨蜜也沒有說什麼,甚至還關心孩子有沒有被磕碰到。

但是回到家裡面,我開始思考孩子在別人家像個人來瘋一樣不好,所以就對他進行了一定的訓斥。

“你說說你到別人家裡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了嗎?當時家裡面那麼多的瓷器,要是一不小心全都摔碎了怎麼辦?說了讓你帶著弟弟一起玩,你就像瘋了一樣,下次再這樣把膝蓋劃破手劃破怎麼辦?每次說你你從來都不聽,還跟我犟嘴,下次再出現這樣的問題,看我怎麼收拾你。”

聽完這樣的話,孩子也沒有表現出來對自己的行為反思的狀態,而是非常大聲地對我說了一句:

“出現任何事情,你就知道罵我!再說了,反正又沒有人受傷害,你說我幹什麼!”

聽完這樣的話我也是氣不打一處,甚至想上去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當時,孩子的奶奶在一旁拉住了我,隨後孩子就跑到臥室去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明明自己孩子做錯了,但是他們總是不願意去承認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問題,要是你嘴上說上幾句,他們還有可能更加倔強,甚至

變得特別叛逆,你說一句,他頂十句嘴。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去接受別人的批評指正呢?

很多父母可能永遠都想不明白,自家孩子為什麼面對自己的批評,表現出來這麼強烈的情緒,甚至不願意和爸爸媽媽說更多的話。

實際上,我們如果能夠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在玩耍過程之中,自然而然不會考慮太多的事情,這時候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更加明顯。

無知者無畏

當孩子做錯誤之後,他們會先為自己找藉口,甚至認為自己年齡小不懂事,有些事情爸爸媽媽也從來沒有給自己說過,所以即使犯錯,父母也不應該以一種過分嚴厲的態度去批評他們。

對父母抱有怨念

有一部分孩子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喜歡破罐子破摔,不願意和父母相處得較為愉快,出現這樣的情況,或許是從孩子慢慢出生之後就已經形成的。

他們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之中,從來不會去思考父母本身的想法,只是願意和爸爸媽媽作對,而不去思考原因。在父母看來這樣的孩子是叛逆的,實際上這也是父母教育出來的結果。

人本身對於讚美的渴望

我們應該清楚的是,任何人都希望別人讚美自己批評的話語,對於任何人來說,就像是一根針一樣。

所以,當孩子聽到爸爸媽媽批評指正的話語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進行一定的反駁,加之,平時被爸爸媽媽訓斥慣,自然而然孩子也會想辦法進行反擊。

當父母在批評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我們也應該清楚自己說話的語氣方式,都有可能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致使他們行為怪異。

有一部分聰明的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批評的話語會顯得較為委婉,也讓孩子更加容易接受一些。

就如“肥皂水效應”之中所說的道理一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我們也應該軟硬穿插。

孩子真的不願意接受批評嗎?錯!可能是你的方法沒用對

上學期期中考試那會兒,去閨蜜家看她,期間她不斷跟我吐槽說,孩子考試又考砸了,比上次還退步了10名左右,她非常的生氣。

可是,當孩子回到家之後,本以為她會發脾氣,畢竟我家孩子一旦成績退步回來,必然會遭受爸爸和媽媽的嚴厲批評,比較嚴重的還有可能遭受賄賂和雙打。

可是閨蜜就像是個沒事兒人一樣,隨意地詢問孩子這次考試成績到底怎麼樣。

當她家孩子表示成績退步並且不太理想之時,她卻抱以微笑的態度對孩子說:

“媽媽其實已經從你們班主任那裡知道了成績,今天班主任在群裡發了全班同學的成績單,我看你雖然退步了幾名,但是這次語文和英語其實還是有點進步的,媽媽相信你下次再繼續努力的話,一定能把數學和其他科目提高,這次媽媽不怪你,下次繼續努力哦。”

看到這樣的情況,我也是非常的驚訝,佩服她的淡定自若。

後來,繼續問她孩子成績的時候,確實孩子表現得非常優秀,在不斷地進步。

她表示自己也經常嚴厲地批評孩子,後來瞭解到了“肥皂水效應”,明白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能過度,講究一定的技巧才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從而變得更好。

什麼是“肥皂水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理髮師給別人刮鬍子之時,必然首先會選擇塗抹一些泡沫水,進行這樣一個步驟之後,被刮鬍子的人也不會感覺到疼。

此效應,也可以應用到和人相處過程之中,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將所謂的批評夾雜在讚美之中,將對別人的批評放在後,對他人的肯定放在前,孩子也會更容易接受,同時也會減少批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因為當這些人聽到別人對自己誇讚之後,也會愉悅地去接受別人所說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

而這樣的方式用到教育孩子的場景中,我們就可以理解為,

想要批評孩子,並且讓他們接受批評

,一定不能完全對孩子說一些他們身上所存在的問題錯誤,而是在進行誇讚鼓勵的同時,讓他們得知自己的缺點,這樣孩子也會不斷的改進。

為什麼利用“肥皂水效應”,孩子會更好地接受呢?

卡耐基經典佳句賞析:“時時用使人悅服的方法讚美人,是博得人們好感的好方法。”

也就是說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我們首先應該讓孩子願意和我們交談之後,提出一定的方式才能讓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而在利用“肥皂水效應”的過程之中,確實帶來了這些特點:

A、讓孩子有自尊心

孩子慢慢長大之後,他們也特別在乎別人對於自己的評價,所以爸爸媽媽如果長期以一種訓斥的態度應對孩子,只會讓他們更煩躁,甚至不願意聽從父母。

而“肥皂水效應”其實伴隨的是批評與鼓勵,這就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避免他們過度的自卑。

B、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優點

父母在講解孩子身上所存在問題的時候,其實是兼顧到了優點與缺點,當孩子聽從自己優點之時,他們

內心是教育愉悅的,再次聽到缺點必然想要去驅使自己不斷的完美

,所以改正缺點才是他們的選擇。

C、讓孩子有思考的過程

試想一下,如果你興沖沖地回家,父母卻嚴肅刻板的讓你感受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問題,你是怎樣思考的呢?

這必然是比較嚴重的打擊孩子,孩子也不願意去承受這樣的狀態。

但是在鼓勵孩子稱讚孩子的過程之中,他們會集中注意力去思考爸爸媽媽所說的話,將批評的話語夾雜在讚美之中,孩子也能更加明白爸爸媽媽的心意。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我們一定要了解清楚語言的藝術,想讓孩子接受你所說的話,我們也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也可以試試運用“肥皂水效應”,說不定能起到很不錯的效果喲。

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利用“肥皂水效應”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呢?

對於那些聰明的家長來說,即使掌握了“肥皂水效應”,他們也會對此進行一定的分析。

不過,我們也應該明白“肥皂水效應”並不僅僅只是讓我們懂得誇讚,懂得批評,在運用的過程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批評和鼓勵的話語佔比要適當

雖然我們說到讚美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過多的讚美也會讓孩子感到十分的厭煩。

所以批評和讚美的話語,一定要適中,避免過度的批評或者過度的讚美,適當的言語選擇才能讓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2、批評的時候不要過分的嚴厲

父母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批評,目的就是想讓孩子改正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可是為什麼我們會利用棍棒教育,河東獅吼呢?

其實,這就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所以在進行批評的時候,我們也要控制住情緒,避免過度的嚴厲,讓孩子感到害怕。

3、批評言語要有可實現性

有一部分父母的批評話語對孩子沒有任何的作用,他們僅僅只是一種嘮叨,讓孩子感到非常的厭煩。

所以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也要了解清楚自己所說的話語,會不會產生一定的效果,能不能給孩子的行為帶來一定的指導,如果僅僅只是自說自話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完全沒有任何的必要。

教育孩子本身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父母也應該考慮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對於孩子的影響。

而我們上面所說的“肥皂水效應”,相信大家也已經瞭解清楚。在生活之中適當的運用和孩子更好地相處,讓他們明白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優點和缺點,相信一定能夠促進孩子的不斷成長變得更好。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