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把“寶藏”掖著的父母,會陷兒女於不孝自責中

《你好,李煥英》,這是一部好電影:情節好、情感好、意境好。。。看了,笑了,也哭了。

but,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還是持保留態度。

《你好,李煥英》,取材自是賈玲和母親的真實經歷,李煥英被事故奪走了生命,女兒想起過去的種種十分後悔:

這一輩子,就沒讓母親開心過一次。

為了彌補這份遺憾,女兒機緣巧合地穿越到了母親還沒結婚的年代,希望改變母親的命運,甚至不惜冒著消失的危險,給自己“換”個爸爸。

必須說,賈玲所傳遞的這份真誠,是為人子女心中最美好而難以實現的願望,但問題是:

這個向父母回饋的方向,真的對嗎?

孝順型子女的回饋方式

有一次主持人問賈玲:“你快樂嗎?”

她的回答是:

“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快樂了。我成功了又如何?能嫁一個很好的人又如何?一想到我媽媽看不到這些,就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乍聽之下很是感動,但瞬間一股怪異的感覺油然而生:

子女的快樂,建立在父母的快樂之上,這樣真的對嗎?

這樣說有點含糊,畢竟在正能量爆炸的感人事件上,會一定程度影響判斷。嘗試置換一種常見的場景:

某個孩子考滿分、有進步,父母就滿心歡喜地對待,給孩子添置各種玩具獎勵,來表達自己的快樂;

當孩子不及格、退步的時候,父母就一臉怒氣,對孩子各種指責懲罰,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於是,孩子明白了學習進步使父母快樂。

再往後一點,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她的情緒,始終以父母是否快樂為基準。

這,是依附關係,而真正的快樂,是傳遞關係,是我把開心傳遞給你。

依附的快樂關係所帶來的,就是如賈玲般,即便獲得再多,也無法開心起來,是另類的“空心病”。

我想,沒有父母希望如此,因為我們終將先於孩子離去,假如我們死後真的會變成靈魂,也不願意讓自己的離去成為孩子的一塊心病,阻礙她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以依附為基準的快樂,是會讓孩子產生自責的。

在豆瓣上對《你好,李煥英》有著另一個觀點評論:

兒女們在電影院裡哭成淚人,而他們的父母親感到乏味睏倦。”

為何兒女們會哭成淚人?

因為他們從情節中、從賈玲傳遞出的真誠、自責共情,對自己還不能出色到讓父母臉上有光、成功速度趕不上父母老去速度的自責而共情。

為什麼父母們會感到乏味睏倦?

因為他們根本不希望看到兒女因此而自責,他們對兒女的願景,壓根就不是求臉上有光,求享福。

父母對子女的愛,一直被譽為是無私的,這份無私是因為不求回報,

多數而言,父母並不希望看到兒女由於種種原因不能盡他們心中認為的“孝”而自責。

但不得不說,兒女們有這種依附型快樂的孝順觀念,是一個必然事件。

我們太希望兒女成才了,從小就對他們嘮嗑:

”父母努力付出,就是為了讓你們有更好的物質條件讀書“;

從行動上,我們又為他們的成績而隨之喜怒哀樂。

然後,孩子就明白了,成就使父母快樂,父母快樂,自己才能快樂——

原來快樂也要遵循“長幼有序”

並且,這種孝順觀念,是很難洗脫的。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6歲之前,父母的

嘮叨

和話語都是黃金,等孩子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他根本就聽不進去。

換言之,6歲前的孩子在父母的嘮叨下,認定了父母快樂自己才能快樂,那麼這個觀念,往後就很難洗脫。

那麼,如何預防這種觀念的形成?是不嘮叨嗎?

不,

反而要多嘮叨

,6歲前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發展特點,多和孩子嘮叨。

第一、3歲前

嬰幼兒在成長曆程中,需要經歷一個心理出生過程。嬰兒在脫離母體時,他仍然認為自己和母親是一體共生的。當到了3歲左右,他才會明白自己和媽媽是兩個獨立個體。

這個關鍵過程是在2~3歲的時候,也就是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他們有了獨立意識,透過對父母種種說“不”,來適應和體會與母親分離的狀態,這是一個心理過渡過程。

這個時期,要和孩子多嘮叨他自己的情緒,讓他明白,情緒是他自己的。

“寶寶是不開心嗎?”

“寶寶是生氣了嗎?”

“寶寶很開心對嗎?“

第二、3~6歲

3~6歲,跟孩子嘮叨責任。

這個時期,孩子會有很多疑問,為什麼爸爸媽媽要上班,為什麼寶寶要上學。。。

和孩子多嘮叨,工作養家、給他提供物質生存條件,是父母的責任;上學讀書,健康快樂成長,是他的責任。

第三、6歲之後

6歲之後,多和孩子說“我愛你”。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情感是隨著孩子成長而逐漸內斂的。

幼兒時,父母、孩子,都會很直白地和對方說“我愛你”,但是當孩子漸漸長大,這句話就成了彼此間的“奢侈品”。

賈玲在一次節目上淚眼婆娑地訴說與媽媽的一些經歷:

“媽,我給你買了一個冰箱,雙開門的。”

“媽,那件綠色的皮衣我也給你買了。”

“媽,我已經是喜劇演員了,好多好多人喜歡我。”

而媽媽的迴應,始終是一句

”媽知道“

如果李煥英在一句句“媽知道”後面,

加上一句“我愛你”

,是否會讓賈玲

在李煥英的有生之年,體會到無論她做什麼,她是什麼狀態,媽媽都是愛她的。

而不是藉助電影,在最後

擁抱著母親大哭,而母親輕輕地撫摸著女兒的秀髮:如果可以重來一次,她還是願意做她的母親,這樣的一幕,來表達自己對母愛的渴求,對被母親認同的渴望呢?

每個人的快樂,都應該以自己為基準,就像馬麗在“開春演講”裡說的:

每一個人都是一顆行星,都有獨一無二的執行軌跡,希望你想做的事情,想成為的自己,都是源於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和喜愛,而不是為了去滿足他人的期待、他人的需求。

希望你感受到內心的呼喚,活成你自己想要的模樣,成為那個你更愛的自己。

希望每一個“賈玲”,都能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向上的,快樂基準。

如果你覺得我的觀點能給你帶來啟發和幫助,還請不吝點贊轉發,點選關注,主頁有更多可能幫助到你的育兒內容。我是淅爸,咱們下期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