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是在“扼殺”天賦,父母自以為在培養特長

文/拜託了爸媽!

如今,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較高,受大環境影響,家長們對教育產生的焦慮也非常大,為了避免孩子掉隊,不少家長會將“培養必備技能”安排上日程,但實際上,這麼做卻是在扼殺孩子的天賦。

孩子過早接觸這些事,天賦會遭到扼殺!‍

1、

限制玩耍

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想要在未來發展得好,就必須提前學會懂事,也就是說,既不能貪玩,又要充分利用時間,這樣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裡,掌握更多的技能,未來發展才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家長會較早地安排一些事讓孩子去做,絲毫不顧孩子想不想做。家長要明白,過早限制孩子玩耍,會導致孩子天性得不到釋放,即便孩子不玩耍,天天坐在屋裡學習,他所掌握的知識也得不到應用,能力的提升空間有限,而玩耍往往伴隨著實踐,這對孩子提升能力、性格形成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2、

背誦詩詞

大家應該羨慕那種流利背誦詩詞的孩子,尤其是在親戚面前表演背詩,家長會覺得倍兒有面,但這到底是孩子成長中的需要,還是家長的心理需求呢?我們不否認,孩子較早背一些詩詞是有好處的,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語言,學習文字,但家長要注意,單純死記硬背是不能提升孩子這方面能力的。

語言本身是具有多變性的,正是因為它的搭配組合多種多樣,才有了各種優美的詞句,過早固化孩子對語句組合的認知,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創造性,一旦失去這種能力,孩子的未來必然會受到影響。

3、

學習樂器

掌握一項樂器似乎成了判斷孩子是否有才華的標準,以至於不少家長讓孩子3、4歲就開始接觸樂器。不同的孩子,學習樂器時的狀態是不一樣的,如果孩子熱愛這件事,那他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比較投入,對樂器的掌握也會更好一些,但如果孩子本身排斥這件事,那學習樂器的過程必然是枯燥、乏味的,排斥感甚至會成為孩子學樂器道路上的阻礙。

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家長只根據現階段大環境下其他孩子的狀態決定自家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忽視了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如果家長不能意識到這一點,那“能力培養”就會變成“扼殺天賦”,這對孩子的成長沒好處。

提升孩子能力,不一定要強制性,從興趣出發才是更好的方式!‍

前面我們提到一個詞叫

“教育焦慮”,

意思是家長很擔心孩子在掌握技能方面掉隊,換句話來說,就是見不得孩子各方面落後於人,存在焦慮心態,家長才會督促、強迫孩子提前去學習一些東西。

其實,想要提升孩子能力並沒有那麼難,途徑也不只一種,督促、強迫是最差的辦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如果家長只看到孩子身上沒有什麼,而看不到孩子身上有什麼,那麼家長強迫孩子做的事,就只會慢慢扼殺孩子的天賦。

有些家長可能會問:“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還怎麼培養天賦?”是孩子不感興趣嗎?並不是!而是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或者說,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在家長眼裡根本就不重要。

有很多孩子在生活中表現出勤學好問的狀態,卻一次又一次被家長忽視,比如有些孩子看到文字喜歡問:“這是什麼字?”家長只回答字怎麼讀,而不對其進行深層解讀,那孩子對文字、對語言的掌握就只能停留在這個方面上,包括死記硬背,也是這個道理。

因此,家長不妨在孩子感興趣的時候,多花一些時間為孩子講解,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條件,供他進行探索,孩子在興趣的驅使下掌握到的東西,才會對他的成長髮揮積極作用。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1、

從孩子的意願入手

有些孩子面對感興趣的東西會主動表達,如果孩子是這種型別,那麼發現孩子感興趣的點是很容易的,只要根據興趣給予孩子更多條件即可,但有些孩子屬於被動發現興趣的型別,這就需要家長透過一些方法來了解了,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到少年宮逛逛,看看別人的藝術作品,如果孩子感興趣,就會不自覺地表露出來,家長在培養孩子能力時,也就有了一個大概的方向。

2、

培養方式的選擇

針對培養方式,大部分家長會選擇給孩子報興趣班,認為交給老師教,孩子會更容易掌握一些技能,不過,興趣班也分很多種,有些老師教的內容是固定的,而有些老師會引導孩子自由發揮。

就比如畫畫,有些老師會給孩子一幅畫讓孩子臨摹,有些老師則是出題,讓孩子自己作畫,如果想要培養能力,後者自然是更好的選擇,既可以提升畫畫水平,又能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所以培養方式的選擇也很重要。

可見,孩子過早學習一些東西,對成長是沒有幫助的,甚至會扼殺孩子的天賦,但只要是孩子有意願去做的事情,較早開始啟蒙也沒什麼壞處。建議家長用正確的態度對待教育,把孩子的興趣放在第一位,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拜託了爸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