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200年前的元宵節風俗可幫身體排出積了一冬的汙濁之氣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日,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

自古元宵節的節目非常多,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而其中有一個習俗卻是春天最適宜的健身運動——走百病。

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聽名字就知道和健康有關。這習俗最早起源於唐代,到了明清就成了傳統元宵節裡的一項重要風俗。在正月十五或十六這一天,一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子,會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或走牆邊,或過橋,或走郊外,這樣可以驅病除災。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呢?正月十五正值初春,人們經過冬三月的閉藏,身體裡都會積聚一些濁氣、穢氣,而春天一到,首先就要“發陳”,把這些陳穀子爛芝麻儘快排出體外,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加通暢,為生機勃發做好準備。此時走出家門,到戶外散步,有助於更好地“發陳”,而且散步也是疏通經絡、條暢氣機的好方法。

不過春天的散步不能是那種速度很快的健步走,而是要很舒緩的、散散淡淡的,“披髮緩行,廣步於庭”,狀態越是放鬆,生命力就越是蓬勃。

雖然步調要慢,但我們還可以走出點花樣,讓走百病的效果翻倍。

當我們踮腳走路的時候,用的是前腳掌的力氣,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前腳掌內側和大腳趾在起支撐作用,而足內側有三條經絡經過此處,分別是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因此踮腳尖走路可以同時刺激到這三條經絡。

可以每天踮起腳尖走十五到三十分鐘,中間可以走走停停,累了就休息,能達到刺激經絡的目的就可以了。

墊腳尖走路對平衡性有一定要求,很多人剛開始練的時候會很累,不過堅持鍛鍊一段時間就會習慣了。

一邊走一邊拍雙手。有兩種方法:一是將雙手十指張開,手掌對手掌,手指對手指,進行均勻拍擊。二是一隻手的手指拍打另一隻手的掌心,這樣可以刺激到十宣穴和內勞宮。

一開始拍的力量可以輕一些,適應後逐漸增大力度。拍擊時,意念專注於兩掌之間,心情保持輕鬆愉快。

手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十指尖上的十宣穴,最能開竅醒神,手掌中間的內勞宮,可清心熱,瀉肝火,大魚際上的魚際穴可用於調理脾胃……。

而且別忘了手也是人體一大全息反應區,學過小兒推拿的人都知道,兒推之所以能調理五臟,依據的就是全息原理,手掌的不同位置反映了身體對應器官的反應,不同的指頭與不同的臟器相對應,大拇指對應脾經,食指對應肝經,中指對應心經,無名指對應肺經,小指對應腎經。而在掌面上也都分佈著五臟六腑的反應區,所以拍手就是對全身的一個整體調理。

孫思邈曾說:“中食後,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食必摩腹,能除百病。”

如果是在吃完飯後不久散步,可以一邊走,一邊揉肚子,雙手重疊放於腹部,每走一步就用雙手旋轉按摩腹部一週,順逆方向交替進行。這樣有助於脾胃功能的改善。

一邊走一邊前後甩臂,這個方法脫胎於甩手功,只不過甩手功的雙手是方向一致的,而走路時這樣就比較彆扭了,所以變為比較自然的是兩臂前後交錯擺動。

肩、臂上有六大經絡,分別是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如果這些經絡發生淤堵就會影響到臟腑,而當這些經絡在甩臂的鍛鍊中得到疏通時,也有助於加強臟腑功能。

這個方法是林傑老師教給我們的,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的任何一點,如某個手指頭、腳指頭、百會穴……,每次都以關注點為中心,以中心帶領全身放鬆地前行,在感知中只關注中心,身體的其它部位逐步放空。。

有了關注點,你始終是處於覺察狀態。這樣我們的精神就不會渙散,你就不會感覺匆匆忙忙;此時你就像一片樹葉隨風擺動,這個狀態下全身的血脈會自然暢通,這時候鍛鍊的是身體和精神的和諧統一,當然能極好地補益身心。

如果你不想做動作,只想平平常常地走一走,可以走的時候雙手握拳,做“握固”的動作: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於無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後屈曲其餘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如攢握寶貝一般。

而緊緊握拳也是一種固攝,就像收陰、提肛一樣,這種身體部位的收,從全息角度看,都可以加強腎的封藏固攝能力,減少精氣神的耗損。

另外還可以用舌頭抵住上顎,這個小動作叫做“搭鵲橋”,可以讓口內津液源源不斷地產生,然後把這些津液分三口吞下去,可有效填補體內津液。

其實就算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想,

只是在春風裡散散步,

就已經是很好的滋養了,

最重要的是要走出家門,

把自己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

與天地之氣相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