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這些東西,孩子最好不要碰!可惜90% 的父母都忽略了!

媽媽剛上完菜市場,提著大袋小袋的東西,對正在看電視的兒子說:”這些東西好重喔”兒子轉過頭看了一眼,只說了”對呀,看起來真的好重。”然後就繼續看他的電視。

聽到這種迴應,家長通常心中會莫名燒起一股火:怎麼自己的小孩那麼不貼心!?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是孩子真的聽不懂你的言外之意…

聽懂對方的言外之意,是溝通時的高階技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學會透過觀察、理解他人的想法,進而在人際互動中做出得宜的舉止

,比如說,當孩子聽到”這個袋子好重喔”時,會怎麼回答呢?

A。”

對呀,看起來真的好重。”

B。”

要幫忙嗎?我們一起拿!”

要聽出這句話想說的其實是”幫忙拿袋子”,需要能理解字句字面上的意義、預測他人想法或感受,還有整合包含語調情緒、臉部表情、眼神接觸、肢體動作等線索才能解讀這句話真正的含意,讓溝通更順暢。

一般來說,孩子約從4-5歲開始,可以瞭解他人與自己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8-10歲左右能夠理解他人會說謊或使用比喻、反諷的話語。但發展歷程因人而異,以下提供幾個方法,增進孩子同理他人的社交能力:

1。

多與孩子使用心智詞彙

,如:認為、以為、感覺、知道、想要、相信、實現等詞彙,與孩子討論內在想法與感受。

2。

親子共讀時,家長可以採取互動式對話,並引導孩子注意到故事中角色的心智狀態。

例如:龜兔賽跑前,兔子笑著看烏龜。家長可以詢問孩子

兔子這時是什麼心情?它心裡可能在想什麼?

引導孩子理解兔子取笑烏龜自不量力的內心感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