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月齡的寶寶不會說話,可能是出現了聽力障礙

聽力障礙是全球最常見的先天性出生缺陷

,且不易被家長察覺。甭說家長,醫院的檢查有時都很難發現孩子的症狀。嬰幼兒在會說話之前,主要是靠哭笑、眼神和動作迴應家長以及表達需求,因為語言發育正處於初期,一些看似正常的症狀也被忽視了。

​到月齡的寶寶不會說話,可能是出現了聽力障礙

世界衛生組織在3月初做出了一項令人擔憂的預測:預計到2050年,全球會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有聽力問題,7億人需要接受聽力方面的保健或康復治療。

作為家長,我們最關心的大概就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長了。在寶寶發育的過程中,哪些問題會導致孩子發育落後,甚至威脅生命安全,我們應該瞭然於胸。然而,聽力障礙這個特殊的疾病讓不少父母吃了大虧。

聽力障礙為啥難以發現?

聽力障礙屬於生理疾病,按理說生理問題的症狀都比較明顯,非常容易在早期便被發現,但聽力障礙這個傢伙怎麼就那麼隱蔽呢?其實,不是聽力障礙本身有高度的隱蔽性,而是聽障結合嬰幼兒的發育特點,隱蔽性就出來了。

我們在開頭就說了,嬰幼兒能開口說話之前,他們和父母的交流方式都是靠哭笑、動作和眼神,即使有類似語言的發音,也只是無意義的咿咿呀呀而已。巧合的是,聽力障礙讓孩子失去一部分語言能力的結果也是這樣的。

嬰幼兒聽不清外界的聲音,也只能依靠肢體語言表達需求,而這恰巧和寶寶的語言發育階段特點吻合。即使是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也很難發現孩子的異常。等到能發現的時候,很多也是孩子已經一週歲甚至更大的時候了。

​到月齡的寶寶不會說話,可能是出現了聽力障礙

哪些症狀可以提供給家長髮現?

話雖如此,早期聽力障礙還是有一些可以察覺的症狀。這些症狀比較細枝末節,很多家長都是在

平時很難注意到

的。即使注意到了,也會下意識地將其和寶寶的語言發育特點合併,從而忽視掉。

對突然的聲響沒有反應,或是反應慢半拍

6周大時不能發出正產嬰兒的喔啊聲,3月齡不能發出咿呀的聲音

從背後稍遠處說出他較為熟悉的詞彙時沒有反應

聽不懂家長的指令和問題

別看觀察症狀比較少,但足夠細心的家長在早期就發現孩子的聽力障礙了。早期發現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了,除了疾病的治療外,語言、學習、社交和人格方面的健康成長更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到月齡的寶寶不會說話,可能是出現了聽力障礙

聽力障礙有哪些危害?

聽力障礙的危害排在首位的,自然是聽覺缺失。聽覺缺失看似只是一個問題,但它引發的繼發性的發育性問題卻有很多很多。

1.語言障礙

語言發育遲緩和構音障礙是聽力障礙導致顎語言問題,主要表現為說話晚、不會說話、語言理解差、發音不準和口齒不清等。語言能力的低下並不孤立,很多和語言相關的方面也同樣會受到影響。

2.學習困難

無論是什麼科目、什麼形式的教育,都離不開語言的應用。老師的講解、學生的疑問、課後的練習等都是透過語言進行的,即使是滿篇數字的數學,也是要老師掰開揉碎的講解才能讓孩子學會的。聽力障礙兒童聽不清老師的話,也就很難對所學內容有較為深刻的理解了。

3.社交障礙

社交離不開語言,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聽力障礙兒童不但在聽覺上有所缺失,語言層面也相應地表現出不足。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別人會因為孩子既聽不清也說不出而疏遠,孩子自己也會因此主動遠離社交圈。

4.心理異變

語言表達能力不行、學習成績跟不上,加上沒人願意和自己玩,孩子的心理早晚會產生變化,而這種變化絕對不是正向的。很多聽障兒童都比較暴躁,以自我為中心,且容易對外界評價表現得很敏感,本就因為自身原因可能導致人格發育不健全的孩子誤解他人的評價和話語,孤僻、自卑等性格很難不形成。

​到月齡的寶寶不會說話,可能是出現了聽力障礙

篇幅有限,今天就先跟大家說到這裡。對於學齡前,尤其是0-3歲的嬰幼兒來說,聽力的健康發展關乎著語言能力發育的最終成果,也和寶寶未來十數年的發展直接掛鉤。聽力障礙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讓天平向著壞的一面傾斜。

我們作為父母,仔細觀察孩子的每一個變化是最重要的,和健康兒童的發育水平相對比,即使沒有經驗的家長也能看出一二。在發現問題並且自己拿不準的時候,及時到醫院找醫生幫忙才是最聰明的行動,而不是選擇最低智的等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