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安全型依戀的寶寶,人格更加完善,而關鍵期在0到3歲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每個小寶寶出生的時候,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小脾氣,這些小傢伙雖然什麼都不懂,但是他們區別於其他寶寶存在,是有自己的特徵的。

不過接下來,寶寶會朝著幾個方向成長下去,而方向的選擇,就跟父母和家人的引導和育兒方法有關係了。

三種依戀行為的表現,家長可以對號入座

美國心理學家M·愛恩斯沃斯經過對寶寶依戀行為的科學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寶寶的依戀型行為分為三種:

迴避型

迴避型依戀行為的寶寶約佔20%,擁有這樣的性格特點的寶寶很

容易適應陌生環境

,最初跟媽媽分開的時候並

沒有出現焦慮的表現

,但是在

陌生環境中又容易感到焦慮

不過他們很容易從陌生人那裡得到安慰,跟媽媽分開一段時間後,重新見到媽媽的時候

有迴避的行為

心理學家:安全型依戀的寶寶,人格更加完善,而關鍵期在0到3歲

安全型

安全型依戀行為的寶寶佔大多數,大約是70%,有這樣種性格特點的寶寶,最初進入到一個陌生環境的時候,

會很警惕,對陌生人也會保持在一個警惕的狀態

,但是

慢慢地他們會接受陌生人

,跟他們一起玩的時候不會出現煩躁焦慮的表現。

不過

一旦媽媽消失,他們就開始找媽媽

,當媽媽回來以後,寶寶們會格外興奮,

跟媽媽更加親密

。當媽媽

再次

把寶寶交給這個陌生人的時候,

寶寶就容易被安慰。

心理學家:安全型依戀的寶寶,人格更加完善,而關鍵期在0到3歲

反抗型

這種依戀行為的寶寶約佔10%,這類寶寶非常容易出現

分離焦慮

,媽媽離開之後,他們會表現出

強烈的不安感

,甚至會大哭,當媽媽再次出現以後,他們會試圖去親近媽媽,但是對媽媽的安慰行為又表示拒絕。

心理學家指出:

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寶寶,更容易和父母有好的關係,有健全的人格,他們更容易遵守規則,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強,也願意學習新的東西,擁有更完善的人格。

心理學家:安全型依戀的寶寶,人格更加完善,而關鍵期在0到3歲

依戀關係建立的關鍵期

而孩子擁有什麼樣的依戀關係,跟家長的育兒方式有關係,只有父母引導的方式正確了,孩子才能擁有安全型依戀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經提出這樣的觀點:“

健康人格模型的第一階段是寶寶在

0~1

歲的時候,這個階段是建立基本的信任和不信任。

寶寶的依戀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期在

1

~3

歲之間

寶寶將會擁有什麼樣的依戀人格,跟媽媽的引導和照顧方式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當然是希望孩子擁有安全型依戀關係,因為擁有這樣的依戀關係人格的寶寶,未來才更容易擁有健全的人格。

心理學家:安全型依戀的寶寶,人格更加完善,而關鍵期在0到3歲

如何才能讓寶寶擁有安全型依戀關係呢?

提到這個問題,就要說到“寶寶哭媽媽是否要馬上抱起來”的問題了。

答案是小寶寶哭的時候,

媽媽一定要馬上抱起來

,這樣孩子才能獲得最大的安全感,才會是安全型的依戀人格。

育兒專家李玫瑾說過:3歲以內的寶寶,

怎麼滿足都不為過,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媽媽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讓孩子建立充足的安全感,這才是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基礎

3歲之後的寶寶,家長才應該開始立規矩,該嚴厲的嚴厲。

心理學家:安全型依戀的寶寶,人格更加完善,而關鍵期在0到3歲

寶寶依戀關係的建立關鍵期,包含了“可怕的2歲”這個階段,其實寶寶的2歲並不可怕,

他們需要的只是“滿足”,這個階段的寶寶“自私”,“以我為中心”,並且不會聽家長任何解釋

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會顯得經常哭,當自己無法被滿足的時候就會大哭,其實這也是在提醒媽媽,我還是個小寶寶,我需要得到你的關注和滿足。

想要給3歲以內的寶寶立規矩,

硬來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我

們最好是在寶寶心情好的時候,笑著對寶寶講一講因果關係,這個時候寶寶才會聽得進去媽媽的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