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學步期,孩子仍然缺乏耐性,是他認為滿足他的需求是第一要務

首先讓寶寶忙不過來。到了學步期,孩子的說話能力顯然進步了,他會用話告訴你他的需要。可是,他提出的需求和想獲得滿足的急迫性往往無法相稱。此一時期,孩子顯得非常自我中心,這在兒童發展過程中是很正常的。此時的孩子之所以仍然缺乏耐性,無法忍受等待的挫折感,是因為他一直認為滿足他的需求是第一要務。學步期孩子的需求幾乎全放在父母身上。他需要你的關愛、你的教誨、對你崇拜不已。

他仍認為你是世界的主宰,而他也是你的全部。他無法理解為什麼他“使喚”你時,你無法立刻“報到”,或馬上“聽命做事“。因應此一時期孩子提出的需求,父母要先學會不馬上快速回應。譬如,他想外出逛街買東西時,你可以跟他說:“你看完這一本圖畫書,我們才出去。因為我要一些時間準備外出的裝扮。”有時候也可以跟孩子玩角色轉換的遊戲,由他扮演老爸或老媽,你當他的寶寶。你提出種種要求,譬如,吵著要生日禮物,要喝水,要逛街。

他就會面臨“忙不過來”的窘狀。經過這樣的戲劇性轉換,孩子將會了解有些事情是需要等待的,而且,每個人都要學習如何有耐性地等待。上學忍耐,放學沮喪。學齡前的孩子,智慧和情緒較成熟了,而且,白天參與的活動也會使他們更瞭解,有時是需要耐心等待的。因此,他們忍受等待的耐力一天比一天增強了。孩子上幼稚園,加入同儕團體之後,不管他的需求多麼急迫,都會開始考慮團體其他成員的需求。

譬如,經常出現“小華還在廁所,我必須等她出來”的情境,就表示孩子對耐性已經有所理解,而且每天在進步之中。不過,即使孩子來自大家庭,或曾在托兒中心待過,他們對於遵守新團體的規則也可能會有適應上的困擾,但在強大的壓力下只好耐心接受。因為他們白天大都要剋制自己的個性以符合同儕團體的需求,所以,他們放學回家之後會有一些沮喪之情。為了鼓舞孩子在耐性功夫上的成長進步,當你發現他表現得很有耐心時,就應該不吝予以讚美。

譬如,你看到孩子排隊等待使用飲水機時,就要讚美他幾句。總之,用關愛同情的態度,而不是叫罵,來增強孩子對挫折的容忍度。把十分鐘切成兩個五分鐘六歲到十歲的學齡兒童,一天之中最主要的時間都在學校。培養耐性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因為日後的學習,不管文科、理科或運動,都需要足夠的耐性這個時期是孩子學習生活基本技能的重要階段。為了有效學習,孩子一定要對任何課業有耐心。

最後如果沒有耐心,面對數學演算時,還沒動手就說:“難死了,不想做了。”就會嚴重影響學習行為和效果。培養足夠的耐性,碰上必須耗費時間一再練習的功課,才有可能學會。學習“耐性”永不嫌晚。如果你的孩子還無法忍受學習挫敗,就要先從短時間的集中精神開始;或者將學習的內容切割成幾個小部分。這樣也許他可以先熟練每一個細節,打下再學習的基礎,也增強學習的動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