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不同型別的感統失調,你家寶寶中招了嗎?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歐美,日本等城市化發展較早的國家,問題兒童日益嚴重,經數百位專家共同研究,終於1972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愛爾絲博士(J。Ayres )首先提出感覺統合理論。

感覺統合就是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資訊(視、聽、嗅、味、觸、前庭和本體覺等)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資訊進行加工處理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感覺統合不足或感覺統合失調就會影響大腦各功能區、感覺器官及身體的協調發揮,引發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由於高的剖腹產率、早期活動場地的限制、家長或者隔代的過於溺愛等的諸多原因,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的現象,這些現象大概能分為7種類型:

第一種,好動不安型

感統失調最明顯的症狀,也是最最容易被家長重視的症狀就是孩子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小動作多,坐不住。很多家長反映孩子的注意力在課堂上難以集中,甚至於在生活中或者遊戲中,都難以維持一定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孩子心浮氣躁坐不住很鬧騰,殊不知好動和注意力不集中是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最明顯的症狀。

第二種,行動笨拙型

運動能力發育不良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動作不靈活。在一些看似很簡單的體育課上或者是摺紙和使用剪刀時都顯得特別困難,這樣的孩子會不喜歡上體育課,甚至不喜歡運動,造成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損害。

第三種,言語發育遲緩型

言語的發育綜合了發音的技巧、詞彙的認知以及言語相關邏輯的使用等,屬於感覺統合綜合應用的層次。而發音牽扯到聽覺的分辨,唇、舌、聲帶的使用技巧和能力,詞彙的學習等,必須依靠視、聽、嗅、味、觸的綜合使用,所以感覺統合不良的孩子必然會影響言語的發展。

第四種,討厭被觸控型

正常的身體接觸都受不了的孩子,會嚴重影響孩子人際關係及人格的發展。經常見到有的孩子不喜歡洗澡,不喜歡理髮,日常的洗頭、洗澡、抓癢、剪指甲或者換衣服對於這樣的孩子都是很痛苦,不能接受的事情,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耐心不足等現象。

第五種,極端或者異常膽小型

和同齡人比起來,有些孩子顯得極端膽小怕事,討厭搖晃、不敢爬高、無法順利下樓梯、不敢去遊樂園玩、害怕旋轉木馬、甚至連鞦韆都不敢坐等等,這類孩子可能對自身重心感覺不良,身體無法正確判斷和處理重心的資訊,導致孩子膽小,這也和大腦的平衡覺與其他感覺無法良好統合有關係。

第六種,反映遲鈍型

這類孩子可能身體還算靈活,但是對於高度的恐慌遲鈍、轉圈子不累不暈、對痛覺感覺不明顯等等,很難對外界的危險作出快速準確的判斷。

第七種,學習能力出現障礙型

學習跟不上很容易被一些學前的家長忽略,因為學前的孩子學業上沒有太大的壓力,所以症狀不好觀察,反而耽誤了孩子最佳的訓練期。

認字困難,可能是閱讀功能的視覺發育不成熟,視覺的分辨能力較差引起的;無法寫字,可能是由於大小肌肉發育不良或者是手眼不協調的結果;眼球運轉的平滑度不夠,會造成孩子注意力分散和耐心不足。一些家長只是一味怪怨孩子學習不努力、不認真,其實都是感覺統合不良導致孩子學習能力發生了障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