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頭撞頭抓耳朵,寶寶是在傳遞什麼訊號?有4點需要先行排查

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這兩天在整理以前為寶寶錄製的影片,很多都是在寶寶睡覺時記錄下來的,再重溫時,不免發現一些寶寶睡覺時愛出現的“小毛病”,比如搖頭、撞頭和抓耳朵的現象。

當時我家寶寶的這種行為出現在半歲後,並且持續了幾個月,這讓那時的我十分疑惑。

寶寶搖頭撞頭抓耳朵,是身體不舒服還是正常情況?可能有不少家人和我當時有同樣的經歷,不妨先排查四點。

搖頭撞頭抓耳朵,寶寶是在傳遞什麼訊號?有4點需要先行排查

01細心護理,四個方面先排查

檢查面部耳部面板

寶寶出現來回搖頭和撓耳朵的情況,家人們首先就要檢查是不是由於面部、頸部、耳廓和頭部的面板瘙癢導致的。

我家寶寶是過敏體質,一歲前身體各處的面板都極易起溼疹,寶寶也會因為瘙癢睡不安穩,搖頭撓耳朵抓個不停。

經過細心護理情況雖有所好轉,但仍會時不時的發現寶寶的耳側面板出現新的抓痕,仔細檢查才發現,原來在耳廓的內部還有一塊小小的溼疹,這才找到撓耳朵的原因。

搖頭撞頭抓耳朵,寶寶是在傳遞什麼訊號?有4點需要先行排查

檢查寢具和穿著是否舒適

寢具和穿著是否合適也是家人要排查的一項重點。我家寶寶在經歷第一個夏天時,家裡專門購置了一塊小草蓆放在他身下墊著睡覺。

起初寶寶很喜歡,睡得也比較踏實,過了幾個月後,寶寶卻每到半夜就左右搖頭,蹭的草蓆沙沙作響,多番篩查才找到真實原因。

原來是隨著寶寶長大,原先的草蓆已經不夠他的身長,席子邊緣正好卡在寶寶的後腦勺部位,這才引起了不適。

除了寢具,睡眠時穿著不舒適也會讓寶寶出現撞頭撓耳朵的情況。比如衣物的材質讓寶寶的面板出現了“小敏感”,穿得過厚讓寶寶容易出汗等等,都是需要家人們注意的地方。

搖頭撞頭抓耳朵,寶寶是在傳遞什麼訊號?有4點需要先行排查

檢查寶寶是否身體不適

當然,寶寶睡覺時的這些動作,也有小機率是因為生病造成的,比如耳部不適、出牙不適等問題。這時的搖頭晃腦抓和耳朵的行為就可能就成為一種減輕,或者轉移痛苦的途徑。

家人們在白天要仔細檢查寶寶的精神狀態和身體情況,抓住寶寶釋放的“訊號”,瞭解背後的真實起因,才能最大限度的幫助寶寶緩解不適。

搖頭撞頭抓耳朵,寶寶是在傳遞什麼訊號?有4點需要先行排查

回想寶寶白天的生活經歷

寶寶在睡覺時偶爾出現搖頭晃腦抓耳朵的情況,可能是因為睡前玩得太過興奮或者在白天經歷了不開心的事而導致的心理問題。

撞頭可能是因為神經興奮的表現,也可能是排解沮喪的一種行為,還可能是情緒低落,希望獲得家人關注的一種“訊號”。

總之,如果家人們很擔心寶寶撞頭的行為,就要主動一一排查,確認寶寶身體健康、生長和行為發展均正常後自然能放下心中的愁緒。

搖頭撞頭抓耳朵,寶寶是在傳遞什麼訊號?有4點需要先行排查

02搖頭撞頭抓耳朵,大部分都是正常情況

這主要與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有關,可以理解成是自我的安慰的一種行為,隨著年齡增長,搖頭晃腦的頻率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

其次,這種情況也是生理性前庭發育不成熟的表現。內耳中“前庭”是維持人體平衡的一個部位,是在寶寶出生後逐步發育完善的。

在這期間會給寶寶帶來不適感,類似於人們坐飛機時感到的耳內有異物的感覺。為了緩解這種不適,寶寶才會出現搖頭撞頭的情況。

搖頭撞頭抓耳朵,寶寶是在傳遞什麼訊號?有4點需要先行排查

03結語

通常情況下,如果不伴有其他表現,單純的搖頭晃腦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搖頭”所帶來的規律節奏可以令寶寶感到愉快,跟孩子比起來,給家人帶來的焦慮更甚。

哪怕是因為前庭發育不完善導致的持續性搖頭,家人也不用過於擔心,具體持續時間會因人而異,大部分寶寶的搖頭情況會在一歲至一歲半左右自行消失。

如果家人實在擔心,也可以透過帶寶寶玩轉椅、鞦韆等遊戲方式進行緩解。

搖頭撞頭抓耳朵,寶寶是在傳遞什麼訊號?有4點需要先行排查

今日話題:各位家人,您家寶寶有搖頭晃腦抓耳朵的情況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職場媽媽育兒路,一位學習型的90後職場媽媽,關注寶寶的健康成長,期待與您分享更多的孕育小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