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冤枉孩子了:孩子6歲前總是無故哭鬧,80%是因為這個

養娃過程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哪個階段,感覺孩子“強迫症”特別嚴重、脾氣也大得嚇人?

前段時間刷到這樣一個影片:

小男孩手裡有根香蕉,媽媽問他要,他欣然答應。可當媽媽掰斷了香蕉時,孩子立馬哇哇大哭。(抖音@提百萬女士)

別再冤枉孩子了:孩子6歲前總是無故哭鬧,80%是因為這個

媽媽百思不得其解,覺得兒子脾氣來得太突然。

開啟評論,發現很多媽媽都有類似的經歷:有了孩子以後才發現:小孩的心思,最難琢磨。

別再冤枉孩子了:孩子6歲前總是無故哭鬧,80%是因為這個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出現這樣一段“叛逆期”,這不是孩子在故意折磨我們,而是他們正處於一個很重要的成長階段——秩序感敏感期。

01

秩序感對孩子而言

就像呼吸一樣重要

秩序感敏感期,顧名思義,就是孩子對秩序和條理性特別敏感的一段時期,出現在孩子0-6歲這段時間,2-4歲時尤為嚴重。

在這一階段,孩子拿到手的東西必須完整;自己對物品的擺放位置有特定要求;做事情也有固定順序,不容被打亂。情緒也很不穩定,隨時會大哭大鬧起來,讓父母有種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感覺。

別再冤枉孩子了:孩子6歲前總是無故哭鬧,80%是因為這個

遇到這種情況,有不少父母會打罵孩子一頓,逼他們安靜下來。

但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透過大量研究發現:

對於0—6歲的孩子而言,秩序是他們最看重的東西,甚至像呼吸一樣重要。良好的秩序不僅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也有助於他們的思維發展。

秩序感得到滿足,孩子自然會產生愉悅感;秩序感一旦被打破,對孩子來說就等於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環境,從而陷入到未知的恐懼中。

大人突然被扔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都會緊張、不自在,更何況一個小孩呢?

如果在自己最需要安撫的時候,又迎來了父母的不理解和暴力,可想而知孩子會有多崩潰。表達能力不足的他們,只好藉助哭鬧來發洩情緒。

因此,對於父母而言,學會正確對待孩子的秩序感很重要。

02

如何應對孩子的秩序感敏感期?

尊重和保護孩子的秩序感,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真正做好這件事,還需要我們多花費一點心思。

① 學會判斷孩子是否處於秩序感敏感期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孩子有秩序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即使不明白孩子固執的點是什麼,也要允許他們有這種情緒,不要逼孩子放棄自己的秩序感。

其次不要太緊張。

雖然秩序感對孩子很重要,但我們也要學會判斷:孩子是真的因為秩序感缺失而哭鬧,還是想透過哭鬧達到某種目的。

孫儷之前發微博說女兒哭時,自己基本可以看出來她哭的理由。

別再冤枉孩子了:孩子6歲前總是無故哭鬧,80%是因為這個

要做到像孫儷這樣對孩子的心思瞭如指掌,需要我們平時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還要以平等的心態及時傾聽他們的想法。

我們可以透過下面這三點內容,來判斷孩子是否處於秩序敏感期:

● 因為習慣“反常”而哭鬧

比如平時出門都會牽著孩子的手,而某次沒有牽手,孩子為此大鬧。

● 總是拒絕其他人的幫忙

比如按電梯時夠不到較高的按鍵,爸爸提出幫助時孩子會非常抗拒,堅持要自己去按。

● 做事必須按照步驟進行

比如孩子想要自己洗臉,必須按照去洗手間、開啟水龍頭清洗、用小毛巾擦臉的步驟進行。如果不小心用了大毛巾擦臉,即便已經完成了洗臉這件事,孩子還是會固執地從頭再來一遍。

② 滿足孩子的秩序感,幫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

滿足孩子的秩序感,最關鍵的做法就是:不隨意打亂孩子物品擺放的位置,也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習慣去生活。

比如孩子習慣把某個玩具放在兩個枕頭中間,更換床單時要提前通知他們“媽媽今天會給你換一個新的床單,是藍色的”,更換後也一定要記得把玩具放回原處。

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習慣強加給孩子,也不要過分計較他們的“奇葩要求”。

當然,我們的精力有限,很難保證每次都能捕捉到孩子的敏感點。

知乎上有一位爸爸發過一篇求助帖:當我們像這位爸爸一樣,無意中破壞了孩子的秩序感時,勢必迎來孩子的反抗。

別再冤枉孩子了:孩子6歲前總是無故哭鬧,80%是因為這個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慌,學會補救很重要。

● 首先我們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可以透過道歉和擁抱的方式讓他們知道:破壞了你的秩序感,爸爸媽媽覺得很抱歉。

● 如果孩子還是哭鬧不止,我們可以先帶他們離開“案發現場”,避免“觸景傷情”。

更換場地後跟孩子解釋一下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比如“媽媽確實不知道你這麼在意這件事”、“媽媽沒有想要傷害你,是不小心弄成這樣的”……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並不是刻意傷害他們。

● 等到孩子情緒稍微平復一點時,再溝通解決辦法。可以問問他們想怎麼做,或者多提供幾個選擇。記得兒子有次因為我給他擦了嘴就大鬧不止,我問他“媽媽怎麼做你可以不生氣了”,他不說話一直哭。後來我試探著問他“下次讓你自己擦嘴還是我們重新來一次”,聽到後者時他停頓了一下,我就沾了點水抹到他嘴唇上,他自己擦完後就沒有再哭。

別再冤枉孩子了:孩子6歲前總是無故哭鬧,80%是因為這個

從那以後我就明白,偶然破壞了孩子的秩序感,最好的補救方式就是讓他自己重新構建一下秩序,這樣可以減輕不悅感。

● 解決完問題後,我們還要嘗試著跟孩子立規矩,告訴他們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要馬上表達自己不滿的理由,讓他們明白哭鬧解決不了問題。

③ 為孩子創造一個有良好秩序的環境

朋友家女兒最近也到了這個階段。

吃早飯時,孩子看到朋友沒吃雞蛋突然崩潰大哭,說媽媽必須吃雞蛋。

因為朋友告訴過女兒,早上吃一個雞蛋有營養,所以在孩子心裡就默認了早飯必須吃雞蛋的規則。

從這件事裡我們可以看出:孩子雖然還小,可一旦接收到某種規則,他們就會想要好好遵守。

如果我們能利用好秩序感敏感期,可以幫孩子養成很多受益一生的習慣。

做好這一點,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

前段時間一個“人類幼崽的模仿能力有多強”的話題衝上熱搜,影片裡小朋友們模仿大人的樣子著實好笑,也讓人看到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不要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很多行為他們其實都看在眼裡,而且會不自覺地模仿。

別再冤枉孩子了:孩子6歲前總是無故哭鬧,80%是因為這個

因此我們希望孩子掌握哪些好習慣,平時就要認真做給孩子看。除了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習慣,也可以主動教給他們一些有秩序感的事情。

別再冤枉孩子了:孩子6歲前總是無故哭鬧,80%是因為這個

比如告訴他們:

剛倒入熱水的杯子不可以碰,會燙痛手;

玩具要從固定位置拿出來,玩完了要擺放整齊放回原位;

可以在家裡跑著玩,但是不可以碰撞到櫃子、桌子類的堅硬傢俱,會砸傷自己……

在秩序敏感期為孩子樹立好生活準則,可以避免一些意外發生,同時也能幫他們養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對邏輯思維的發展也有一定幫助。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孩子6歲之前,儘量不要頻繁地改變他們的生活環境,因為這很容易擾亂他們對家的認知,缺失安全感。

如果不得已要搬家、裝修或者更換家裡的擺件,我們也要提前告訴孩子,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

03

珍惜孩子成長的每個瞬間

小孩子的世界其實很簡單,儘管他們有些時候的行為讓人很費解,但換位思考一下,在孩子的世界裡,大人同樣難以理解。秩序敏感期,正是我們瞭解和培養孩子的好時期。

別再冤枉孩子了:孩子6歲前總是無故哭鬧,80%是因為這個

學會正確對待它,不僅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成長環境,更是在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

正如蒙臺梭利所言:

我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們一時,更決定他們的一生。

下次遇到孩子“無理取鬧”的場景時,希望寶媽們能多一些耐心,平和地解決好問題。

參考資料:

[1]張曉燕。 順應秩序敏感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C]//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 2014。

[2]彭雁飛。 父母困惑:睡前故事,為什麼只要媽媽講?——利用秩序敏感期建立寶寶的生活秩序[J]。 家庭。育兒, 2009(7):49-49。

[3]程志宏。 至關重要的秩序敏感期[J]。 啟蒙:(0-3歲), 2009, 000(001):P。23-23。

[4]詹蕾。 抓住敏感期,培養幼兒良好秩序感[J]。 四川教育, 2016, 000(009):47-4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