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幾個問題, 看完你就明白了

小編幾乎每天都能在後天收到家長的私信:

“我家孩子快三歲了還不怎麼會說話,這還算正常嗎?”

“孩子兩歲多了,能說的詞還是很少,有人說叫貴人語遲,不用太擔心,可我就是放心不下,該怎麼辦?”

“孩子除了叫媽媽,剩下的話一概不會說,也總哭總鬧,我是不是該去給做個檢查?”

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口齒伶俐、能言善辯,總會出現關心則亂的情況。孩子說話早自然會讓父母高興,說話晚一些有時也不必擔心。不同寶寶因為先天條件、後天教育,開口說話的時間總會有個早晚之分。

但我們要注意,學齡前兒童中長期固定會有10%左右的孩子出現說話晚的現象,其中有一半會被醫生診斷為語言發育遲緩,如此高的發病率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然而,很多家庭對語言發育遲緩還不甚瞭解,小編今天就帶來了幾個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看完你就明白為啥語遲需要警惕了。

關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幾個問題, 看完你就明白了

點選載入圖片

孩子沒病,怎麼也會語言發育遲緩?

我們常說: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起跑的早晚並不能決定結局。這句話放在語言病理學領域中,就不太適合了。有些孩子天生就有一些問題,在嬰幼兒時期因為生理因素導致語言發育緩慢,從起跑就慢人一步。可是,有的孩子明明沒病,怎麼也會“技不如人”呢?

語言發育遲緩很獨特,它和監護人的教育引導以及語言環境息息相關。

早在1995年,堪薩斯大學的兩位學者就出版了《美國兒童日常體驗中意義深遠的差距》一書,其中就有影響後世的“3000萬字差距”學說。

這個研究耗時兩年半,跟蹤調查42個家庭,結果表明一般工薪家庭的孩子在三年內要比中產階級家庭孩子聽到的單詞少3000萬個,這是個巨大的差距。

在三歲前,孩子從父母或撫養人那裡獲得的語言交流和親子互動越多,其智商就越高,語言發育也越好。

所以啊,語言發育遲緩是否會發生,和家長的行為和選擇有著莫大的關係。孩子無論出了什麼問題,父母都要先自省吾身,看看是哪裡做得不到位。孩子有病,不代表一定要得語言發育遲緩,孩子沒病,也不代表完全健康。寶寶是否能健康長大,還要看家長的作為。

關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幾個問題, 看完你就明白了

點選載入圖片

語遲矯正只是發音和詞彙的練習嗎?

不少人對語言矯正還存在一定的誤解,好像語言矯正只是簡單的發音練習,孩子每節課跟著老師不斷重複詞彙就好了。其實,語言矯正,尤其是針對語言發育遲緩的矯正是非常複雜的。

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原因是比較複雜的,它和孩子認知能力的發育有很大關係。語遲兒童通常會出現哭鬧頻繁、不聽指令、自理能力不足和社交障礙等問題,這都和孩子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不足有關。

所以,

在練習發音和提升詞彙量的同時,還要注意提高幼兒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抽象語言的認知能力。

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用語言表達情緒、需求的同時,對外界人和事的邊界有一定的認識,降低做出錯誤行為的機率。

關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幾個問題, 看完你就明白了

點選載入圖片

我擔心孩子可能是自閉症,二者怎麼區分?

自閉症譜系障礙自有其明顯的特點,和語言發育遲緩有很多不同。語言發育遲緩只是自閉症的一種症狀,二者的嚴重性不可同日而語。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

自閉症兒童對家長是疏離的,而語遲兒童則更依賴於親密的親子關係。

另外,

自閉症兒童還會出現重複的刻板行為,或者較為嚴重的強迫症。

比如不斷念叨同一句話,或者特定物品必須擺在特定的位置上。還有一點不同就是自閉症兒童的面部表情更為稀少,很少會因為情緒波動而喜笑顏開或愁眉不展。

自閉症和語言發育遲緩還是很容易辨別的,但小編還是建議父母求助於兒科醫生,別犯經驗主義和本本主義的錯誤。專業人士自有其一套檢查體系,要比家長在家瞎鼓搗科學得多。

語言發育遲緩本就是個難纏的傢伙,對於孩子、對於家長、對於語言矯正師來說都是如此。因此,只是一方使勁是遠遠不夠,需要家長和語言矯正機構的協同合作,才能將其從孩子身上趕走,還給寶寶一個健康的童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