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這個研究結果,顛覆你的認知

引 言

我們經常討論,先天的基因與父母后天的影響對於孩子到底有多重要?高學歷、事業有成、身體健康的父母所生育的子女是否就能在學校取得優異成績?兒童是否去博物館、是否被打、是否參加啟智計劃、是否經常聽父母讀書,或是否坐在電視機前不離身……對於成長到底有無影響?

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一篇來自芝加哥經濟學教授史蒂芬·列維特及新聞工作者史蒂芬·都伯納揭秘考試分數與家庭間的關係的文章,他們將複雜的模型和計量經濟學方法檢測資料後的結果與現象關聯了起來,希望文章能給大家帶來新的視角。

父母究竟有多重要,仍然是個好問題,這一問題也錯綜複雜。要確定父母的影響,需要衡量兒童的哪一方面呢?性格?學校成績?品行?創新能力?成年後的工資?

顯然,影響兒童表現的因素眾多:基因、家庭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學校、歧視、運氣、疾病,等等。那這些因素的權重又該如何劃分呢?

雖然兒童在某些方面的表現,如性格或創造力,不易用資料衡量,但學校成績卻可以。而且,多數家長都認為教育是兒童成長的核心所在,因此研究一組發人深省的學校資料,是合理可行的切入點。

對於兒童在上學初期的表現,哪些因素有影響,哪些沒有?

20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教育部開展了一個意義深遠的專案,名為“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該專案意在測算2萬多名兒童從幼兒園到五年級期間的學業進展,研究物件從全國各地抽取,準確體現了美國小學生的構成結構。

該專案統計了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收集了每名兒童的一般調研資訊:種族、性別、家庭結構、社會經濟地位、父母的教育水平,等等,但該項研究的調查內容遠遠不止這些基本資訊,還包括對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的採訪。採訪問題很多,且內容比普通的政府採訪更為私密:父母是否打孩子、多久打一次;父母是否帶孩子去圖書館或博物館;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有多長。

結果,他們得到了一組極其豐富的資料,只要問題能問到點子上,這些資料就能呈現出出人意料的規律。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這個研究結果,顛覆你的認知

史蒂芬·列維特

下面這些因素,哪些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1。父母學歷高

2。家庭完整

3。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4。父母最近搬入了條件較好的小區

5。母親在生育第一胎時的年齡為30歲及以上

6。母親在孩子出生後至上幼兒園之前不工作

7。父母在家講英語

8。定期隨父母去博物館

9。是被收養兒童

10。經常被打

11。父母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

12。經常看電視

13。家中藏書多

14。幾乎每天都聽父母讀書

諸位讀者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教育觀念,先猜猜哪些有影響,哪些沒有影響?

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刻開始,大部分的父母就開始生活在驚慌失措之中。因為養育孩子,對初為人父母來說,都沒經驗。

但許多家長都意識到,孩子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對今後的學習成績、生理、心理健康有直接影響。虐待、創傷、家庭爭吵等童年不良經歷似一雙邪惡的大手,常常將孩子們拉離通向幸福健康的軌道。

這些年,有關育兒的觀念瞬息萬變,不同門派的所謂專家之間莫衷一是,很多時候專家們前面說某觀點正確,過段時間又跳出來信誓旦旦宣稱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而對疲於應付工作的中年父母來說,辨別事實與謠言顯然並不容易,因為這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和足夠的資訊支撐。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時代,資訊數量巨大,辨識程度低,而究竟哪些觀點是可靠的呢?

以上的這些影響因素,來源於美國教育部20世紀90年代末開展的一項“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專案調查了1000所學校,每所學校抽取了20名從幼兒園到五年級的學生作為樣本,對調查取得的大資料進行研究分析,來揭示究竟哪些因素最後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明顯的相關性。

經研究發現,其中有7個因素與孩子後來的考試分數高度關聯,而剩下的7個因素則毫無影響。

好了,先揭曉答案,與考試成績有關係的7個因素:1、3、5、7、9、11、13。你答對了幾個?

接下來,我們依次按照對應關係進行簡要分析:

有關:父母學歷高

無關:家庭完整

擁有高學歷父母的兒童通常在學校成績優異,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教育水平高的家庭往往很看重教育,或許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智商較高的父母往往教育水平也較高,而智商具有高度遺傳性。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這個研究結果,顛覆你的認知

但兒童的家庭是否完整似乎並無影響,前文引用的研究表明,家庭結構對兒童性格並無影響。同理,家庭結構對兒童的學業水平似乎也毫無影響,至少在低年級階段確實如此。這並不是說好好的家庭應該說散就散,而是說美國約2000萬名單親家庭兒童應該感到些許慰藉。

有關: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無關:父母最近搬入了條件較好的小區

社會經濟地位高與考試分數高高度相關,這似乎合情合理。總的來說,社會經濟地位是成功的重要表現,這說明此人智商較高且教育水平較高,所以事業有成的父母所養育的子女,獲得成功的機率也較高。

但搬入條件較好的小區對兒童的學校成績並無幫助,這可能是因為搬家本身存在負面作用,更有可能是因為,正如換了好鞋不會跳得更高,好房子也無法提高數學或閱讀成績。

有關:母親在生育第一胎時的年齡為30歲或30歲以上

無關:母親在孩子出生後至上幼兒園之前不工作

假如一名婦女30歲之後才要第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在學校成績好的機率會較高。這樣的母親往往是想接受高等教育或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她們很可能也比未成年媽媽更想要孩子。

但這並不是說,只要初為人母時年紀較大,就一定是更加稱職的母親,而是說這樣的母親為母子雙方創造了更加優越的條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未成年媽媽,即便等到30歲之後再要第二胎,也不具備這種條件。“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資料表明,她們的第二胎並未優於第一胎。)

與此同時,母親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都辭職在家,似乎毫無幫助。養育過度的父母或許會覺得二者毫無關聯這一點令人洩氣,如此一來,那些母子課程還有什麼意義?但資料表現出來的規律確實如此。

有關:出生體重低

無關:參加過啟智計劃

低體重兒往往在學校成績不佳。這或是因為早產對兒童的整體健康有害,或是因為出生體重低預示著父母極有可能會養育不當,畢竟懷孕期間抽菸、喝酒或虐待腹中胎兒的母親,不會因為孩子出生就幡然悔悟。因此,低體重兒成為貧困兒童的機率較高,因而參加啟智計劃的機率也較高。

啟智計劃,是聯邦政府推行的學前教育計劃,但“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資料表明,啟智計劃對兒童未來的考試成績毫無幫助。儘管啟智計劃廣受好評(本書作者之一曾是特許學校的學生),我們也得承認,事實已經一次次地證明,該計劃從長期來看,收效甚微,以下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參加啟智計劃的兒童白天雖然不用和自己教育水平低、勞累過度的母親在一起,卻得和別的教育水平低、勞累過度的母親在一起。(還有一屋子同樣貧困的兒童。)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這個研究結果,顛覆你的認知

史蒂芬·列維特

實際上,啟智計劃的教師僅有不到30%有學士學位,且這個崗位收入微薄——啟智計劃的教師年收入約為21,000美元,而公立幼兒園教師的年收入則為40,000美元——又難以在短期內招到素質更高的教師。

有關:父母在家講英語

無關:定期隨父母去博物館

父母講英語的兒童在學校的成績要優於父母不講英語的兒童。這也不足為奇。在“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中,拉美裔學生的成績進一步佐證了這一相關關係,拉美裔學生的整體成績偏低,同時父母不講英語的比例也較高。(不過,他們往往能在高年級迎頭趕上。)

那麼反面例子又如何?假如父母不僅講英語,還會在週末帶孩子參觀博物館以拓展文化視野,結果會怎樣?抱歉。填鴨式的文化教育或許是養育過度的一個基本信條,但“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資料表明,參觀博物館與考試成績並不相關。

有關:是被收養兒童

無關:經常被打

被收養與學校考試成績高度負相關。為什麼?研究表明,親生父母的智商對兒童的學業水平造成的影響遠高於養父母的智商,而將自己孩子交予他人收養的母親智商往往明顯低於收養者。

被收養兒童成績平平的另一個原因聽起來或許令人反感,它與主張人性自私的基本經濟學理論有關:想棄養孩子的母親可能不會像想要孩子的母親一樣認真做產前保健。(區別類似—以下推論可能更加令人反感—你如何對待自家車與租來的過週末的車。)

不過,雖然被收養兒童往往考試成績不佳,經常被打的兒童則不然。這或許有些出人意料,不是因為打孩子本身難免會造成傷害,而是因為傳統觀念認為,打孩子是不文明的做法。我們可能會因此認為打孩子的父母在其他方面也不文明,或許事實並非如此,打孩子或許另有內情。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這個研究結果,顛覆你的認知

請記住,“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這一調查包含對兒童父母的直接採訪,因此父母要同政府調查人員促膝而談,當面承認自己打孩子。這表明,坦白這種行徑的父母要麼是不文明,要麼本性誠實。或許誠實作為正確育兒方式的一部分,影響要大於打孩子這種不當的育兒方式。

有關:父母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

無關:經常看電視

父母如果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孩子往往能在學校取得好成績,這很可能表明,與教育行業息息相關的父母才會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但參加聯誼會本身並不會提高孩子的成績。

與此同時,“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資料表明,兒童的考試成績與看電視的時間並不相關。這雖與傳統觀念相悖,但看電視顯然不會讓兒童的大腦變成一團糨糊。(芬蘭的教育系統名列全球最佳,多數芬蘭兒童7歲才開始上學,但在上學之前,就已經透過看配有芬蘭語字幕的美國電視節目自學了識字。)

不過,在家裡用電腦也不會讓孩子成為愛因斯坦:“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資料表明,使用電腦與學校考試成績並不相關。

有關:家中藏書多

無關:幾乎每天都聽父母讀書

家中藏書多的兒童確實在學校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但經常給孩子讀書卻對童年早期的考試成績並無影響。這似乎有些蹊蹺,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父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以及體現在什麼方面?

首先,看存在正相關關係的因素:家中藏書多,考試成績更好。多數人看到這對相關因素,會以此推斷出其中存在顯而易見的因果關係。

舉個例子,男孩艾賽亞家裡有很多藏書,他在學校的閱讀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一定是因為他的父母經常讀書給他聽。艾賽亞的朋友埃米莉家裡也有很多藏書,但她幾乎連碰都沒碰過這些書,她更喜歡打扮她的布拉茨娃娃或看動畫片,但她的考試分數與艾賽亞不相上下。相反的,艾賽亞和埃米莉的朋友裡基家裡一本書都沒有,但裡基每天都跟媽媽一起去圖書館,可他在學校的考試成績卻不及埃米莉或艾賽亞。

這如何理解?如果讀書對童年早期的考試成績並無影響,那是否僅僅家中有藏書就可以讓兒童變聰明?書籍是否對兒童的大腦有某種潛移默化的神奇影響?要真這樣,可能會有人打算裝上一卡車的書,給所有育有學齡前兒童的家庭發書。

實際上,這正是伊利諾伊州州長的計劃。2004年初,羅德·布拉戈耶維奇州長宣佈該州計劃每月寄一本書給每名已出生,但未到上幼兒園年齡的兒童。該計劃每年將耗資2,600萬美元,因為布拉戈耶維奇認為,伊利諾伊州有40%的三年級學生閱讀水平不達標,此舉是至關重要的干預措施。

“一旦你有了(書),書籍為你所有,”他說,“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這些都會讓你意識到,書籍應該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此,所有出生在伊利諾伊州的兒童到入學之時,家裡都會有約60本藏書。這是否意味著他們的閱讀成績會有所提高?

想必不會。(不過我們或許永遠無法證實這點。最後,伊利諾伊州的立法機關駁回了圖書計劃。)畢竟,“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資料無法說明家中藏書導致了考試高分,只能說明二者存在相關關係。

如何解讀這種相關關係?以下為可能的理論之一:會買大量童書的父母多數本身便聰明睿智、學歷很高。(而且他們將自己的智慧和工作理念傳授給了自己的孩子。)抑或他們本身便很注重教育,也關懷子女的總體發展。(他們創造了鼓勵學習、學有所獲的環境。)這樣的父母或許—和伊利諾伊州州長一樣篤定不移地—認為所有童書都是開發兒童智力的不二法寶。但他們很可能錯了,實際上,書籍並非智力提高的原因,而是智力出眾的表現。

那麼,這一切又如何解釋育兒之道的總體效果呢?再來看一下“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中與學校考試成績相關的8個因素以及無關的8個因素。

籠統地講,前8個因素是對父母特點的描述,後8個因素是對父母行為的描述。

高學歷、事業有成、身體健康的父母所生育的子女往往能在學校取得優異成績;但兒童是否去博物館、是否被打、是否參加啟智計劃、是否經常聽父母讀書,或是否坐在電視機前不離身似乎並無影響。

對於喜歡鑽研養兒育女之道的父母和育兒專家來說,這或許是值得深思的發現。事實上,這些育兒之道似乎被嚴重高估了。

但這並不是說父母毫無影響,顯然,父母對育兒而言關係重大。難點在於,當多數人準備拾起育兒經的時候,為時已晚,因為真正重要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早已註定。

如果你天資聰穎、踏實肯幹、教育水平高、收入頗豐且配偶也條件相當,那你的孩子就有更大的機率能在生活中有所成就。(正直誠實、體貼周到、富有愛心、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想必也不會有害處。)而至於你的所作所為則並無太大影響,重要的是你本身的特質。

在一篇名為《經濟成果的先天與後天學說》的論文中,經濟學家布魯斯·薩克多特對後天養育的長期影響進行了量化分析,他引用了三項收養兒童研究,其中兩項來自美國,一項來自英國,三項研究均包含有關被收養兒童、養父母和親生父母的詳盡資料。

薩克多特發現,收養兒童的父母在智商、學歷和收入方面往往優於兒童的親生父母,但養父母的優點對兒童的學校成績影響甚微。“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資料也表明,被收養兒童的學校成績相對較差,而養父母施加的任何影響似乎都敵不過基因的力量。

但薩克多特也發現,養父母並非永遠無能為力,當被收養兒童長大成人時,他們已經擺脫了智商的限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與條件相似但未被收養的兒童相比,他們上大學、找到高收入工作、成年後結婚的機率明顯更高。

綜合以上的資料研究結果,我們發現這樣一些顯而易見的事實,真正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其實是已經形成的東西,如果父母天資聰慧、踏實肯幹、受教育層次高、收入高,那麼孩子就有更大機率能夠在學習、生活中取得成就。而父母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影響,遠遠比不上父母本身的特質。

當然,這是大資料本身研究的成果,但具體到個體,總會有千差萬別,所以父母也不必沮喪,因為很多重要因素,家長其實是可以不斷改變的,比如:受教育程度、收入、生活方式。父母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和行動,其實就是受教育程度的改變。除了先天的智商因素不能改變,父母努力創造的過程和結果,就可以帶來收入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而這些,對孩子的成長,都有關鍵性的積極影響。

作者:(美)史蒂芬·列維特(Steven D。 Levitt)、(美)史蒂芬·都伯納(Stephen J。 Dubner)著,本文節選自《 魔鬼經濟學》。

明天有重要訊息

別忘了關注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