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人,才不自律

麗麗最近遇到了一困惑,她每天都想著學習,連吃飯都要聽會英語,更是每天五點就起床,但發現只能堅持幾天,後邊自制力越來越差。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努力不應該越來越自律嗎?

“努力”的人,才不自律

在《認知覺醒》中作者認為英雄式的開頭,未必會有英雄般的結尾,不要認為只要刻苦,只要努力,就能越來越自律,就能越來越厲害。相反那些厲害的人,最不喜歡說的兩個字就是:努力。

聽到這裡,你一定覺得太不可思議地,在《認知覺醒》中有種理念:學會休息,比努力更重要。

休息大概每個人都很喜歡,又輕鬆又愉悅的感受,但作者為什麼說休息比努力重要呢?這句話有什麼深層含義?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刻意練習四個要素,即:定義明確的目標、極度的專注、有效的反饋以及在拉伸區練習。

“努力”的人,才不自律

從這也能看出來,想要提升效率,需要專注地學習,而拼不的是時間和毅力以及耐心。也就是說專注力比耗時間更有效,如果我們長期處於高強度的勞動下,那麼就會消耗越來越多的精力。

而那些看起來爭分奪秒不停努力,捨不得停下來資訊的“努力狂人”,他們的精力會越來越差。可能最初的時候看不出來差異,但隨著精力的持續消耗,就會出現學習效率逐漸下降。

也可以說,當體力不支時就會出現疲憊,最終越來越不自律,因為身體吃不消了,索性就放任自流了。

“努力”的人,才不自律

所以越痛苦,越堅持,越堅持,越努力,並不一定是身體自願的行為,在強迫自己更努力和刻苦時,就會出現看似勤奮,實際效果越來越差,這就是休息比努力重要的根本原因。

反觀那些厲害的人,他們從來不喜歡把“努力”二字掛在嘴邊,而是感到累的時候,感到精力下降時就停下來休息。

這種停下來的行為,看似是“偷懶”,卻使他們的精力得到了快速補充,所以他們在做任何事時,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學習也更加高效,自然就能持續堅持下去,所以自律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從厲害人的思維中,也能看出,高效學習的根本不在於努力時長的多少,而在於保持高度專注的時間有多少。

“努力”的人,才不自律

這就意味著不能靠“努力”來死磕意志,而是要保持專注,快速進入心流模式。而厲害的人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們同時做到了極度專注和主動休息,使自己一直處於良性迴圈狀態。

所以說只是提倡死磕和努力是一種很大的誤區,這讓我不斷反省了自己的行為。之前認為,只要足夠努力就能幹成所有的事。直到後來努力後還無能為力,甚至見證了“現實很骨感”後,才懂得與其逼自己努力到感動自己,不如好好休息,提高效率。

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想要變得厲害,不僅僅是傻傻努力,更要學會勞逸結合,培養專注力比努力更有效和重要。

提倡休息並不是說不需要努力,而是讓努力“恰到好處”,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呢?書中也給了三個很好的方法:

第一,學習講究難易適中。在學習中如果難度太高,很容易因為做不到而放棄,如果太容易又對自己提升有限,只有難度剛剛好,才更容易進入專注狀態,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努力”的人,才不自律

也就是說我們定目標是要“跳一跳,夠得著”。

第二,一個自律的人,首先懂得平衡。實際上自律的人並非是一味努力,而是靈活掌控自己的時間,而首是要善於主動休息,在休息與努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關係。只有這樣,才更容易實現成功。

思維方式改變行為方式,行為又會改變整個人生,願你的人生不瞎努力,願你的努力都能有所收穫,和我一起讀改變一生思維的《認知覺醒》,讓餘後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第三,專注25分鐘,休息5分鐘。番茄工作法提倡可以專注25分鐘後,再休息5分鐘,這樣可以讓自己的精力快速恢復精力。不過我個人透過自己的經驗,專注45分鐘後,休息10分鐘也是比較能提升效率和專注力的一種方法。

這三點對於努力很“恰當”,既不過分勞累,又能有所成績,而且在勞逸結合的狀態下,更容易精力保持高度集中。

“努力”的人,才不自律

厲害的人告訴我們:刻苦和努力只是一種態度,而休息和專注則是一種智慧,願 我們不要被“天賦不夠,努力來湊”的假象所矇蔽。

今日話題:你出現過越努力,越困惑的情況嗎?歡迎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愛讀書的百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