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我們的故事開始了。

不少人不清楚什麼是青春期,什麼又是更年期?在青春期和更年期的時候,要注意什麼,該怎麼做?

家庭教育: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我們的故事開始了。

在心理學上,人的一生有兩個重要的時期,一個是青春期(11——18歲),一個是更年期(45——55歲)。

青春期是由少年向成年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伴隨著生理、心理的巨大變化,這個時期自我意識開始成長,追求自由、獨立、平等;同時又伴隨著成長中的孤獨、憂慮、脆弱和多變。

更年期是由青年向老年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伴隨著各種生理功能的衰退,生理和心理也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精神和情感進入生命中的第二個多事之秋;伴隨著孤獨、固執、寂寞、多疑和焦慮。

在不少的家庭裡,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不少父母正處於更年期,人生的兩大“薄冰期”在很多家庭不期而遇。

青春期孩子眼中的更年期的父母,多半是這樣的:“嘮叨婆”、“暴君”、“好管閒事的媽媽”、甚至“自私鬼”……。

更年期父母眼中的孩子多半是這樣的:“渾身帶刺的小刺蝟”、“忘恩負義的孩子”、甚至是“翅膀硬了的冒失鬼”……

好端端的親子關係好像一下子變了一個味道。

家庭教育: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我們的故事開始了。

王一博正在讀初中一年級,談起自己的母親,他表現出一臉的困惑和無奈。他說:“之前很溫柔的母親現在完全變了,變得不理解自己了,不尊重自己了。整天對著自己大聲嚷嚷。”

“我媽今年44歲,準時更年期提前了。”

王一博的媽媽說:“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很聽話,叫幹什麼幹什麼,可是到了初中,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什麼事情都要和我對著幹。說我對他管得太嚴了,不聽他的解釋,動不動就要發脾氣。”

王一博媽媽:“過來,這次考試的情況怎麼樣?給我說說大概能考多少分?”

王一博:“一般水平,正常發揮,老師還沒有公佈分數,我也不知道能考多少分。”

(臉上的表情有些不耐煩。)

王一博媽媽:“那我今天給你老師打電話的時候,老師怎麼給我說,試卷已經發下來了。你為什麼要騙我?”

王一博:“你為什麼揹著我給我的老師打電話,太不尊重我了,你憑什麼?”

王一博媽媽:“你不告訴我,你是我的孩子,我還不能給你的老師打電話了,都是你的理。”

王一博:“好好好,每次都是你有理,你是媽媽,你有理,行了吧!”

王一博媽媽:“你現在真是翅膀硬了,連考試的分數都不願意給我說了。”

……

其實,更年期父母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是有技巧的,掌握這些技巧並不難。

家庭教育: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我們的故事開始了。

寫在最後的話。

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好朋友,不要以家長的身份高高在上,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說話。

從情感上來說,不少家長都是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旗號,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個時候,孩子正好處在青春期,爭取自由、獨立,擺脫束縛。

因此,家長髮現,孩子開始和自己對著幹了。

不要嘮叨,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保持冷靜。

在溝通中,最重要的是情緒的處理。對於孩子憤怒的情緒,要學會來冷處理。

對於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想讓孩子聽你的話,想和孩子溝通,可以嘗試不要理他,讓孩子產生“我媽以前對我很關心,現在怎麼不理我了”的感覺,激起孩子和媽媽溝通的慾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