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大傷元氣的趙國,為何還能將,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長的帥的都已經關注評論了,你還在等什麼。感謝各位讀者朋友點進小編的文章,希望小編的文章不會讓你感到失望!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實力迅速增強,已不能滿足原來的“一畝三分地”了,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東出函谷關。而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給予了韓、趙、魏合法地位的同時,也成為了秦國東進的枷鎖。於是,秦昭襄王接受范雎“遠交近攻”的策略,即將戰爭的重點,放在離秦國較近的韓、趙、魏三國,結交離秦國較遠的楚國、齊國。三國之中,又屬趙國最為強大,“嘗抑強齊四十餘年,而秦不能得所欲。”,齊國、秦國和它爭霸,都是平分秋色。時間來到了公元前260年,執政的趙孝成王,貪圖韓國的上黨郡,引發了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戰爭結果,趙國大敗,四十餘餘萬將士遭到活埋,元氣大傷。

長平之戰後,大傷元氣的趙國,為何還能將,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與趙國東北部接壤的燕國,自進入戰國時代以來,與趙國長期保持了睦鄰友好的關係:

公元前379年,齊國攻打燕國,趙國聯合了韓、魏兩國前往援救。聯軍大兵壓境,迫使齊國退兵;

公元前356年,燕、趙兩國在阿地舉行會盟,結成盟友;

公元前318年,楚、燕、韓、趙、魏五國聯軍,將秦軍打回了函谷關,使得秦國的東擴,遭受沉重打擊。但長平之戰結束後不久,公元前251年,此時燕國由燕王喜執政。耳熟能詳的“荊軻刺秦王”故事中,荊軻受燕太子丹之命,前去刺殺秦王。這個燕王喜便是太子丹的老爹,其派出相國慄腹,攜帶五百金前往趙國,為趙王祝壽。回國後,慄腹認為“趙王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意思是,趙國現在是掉了毛的鳳凰不如雞,燕國可以出兵,將其按在地上摩擦。

長平之戰後,大傷元氣的趙國,為何還能將,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燕王喜這貨,也是個利令智昏的主,在底下一幫佞臣的逢迎之下,竟然不念趙、燕兩國,世代的情誼,出兵攻打趙國。燕軍兵分兩路:慄腹統帥四十萬,攻打趙國的鄗地;卿秦則率領二十萬,攻打代地;燕王喜親率一支軍隊作為接應,企圖依靠“人海戰術”,一舉拿下趙國。生死攸關之下,趙孝成王沒有犯當年“長平之戰”的錯誤,選擇了放權,任命老將廉頗為統帥(實在沒轍了),廉頗親自率軍八萬在鄗地迎敵,其利用對方主帥好大喜功的弱點,先以老弱疲憊之卒示弱,誘使慄腹孤軍深入,然後以趙軍精銳伏擊,大敗慄腹所部;另外趙國鎮守代地的李牧,也大敗了進犯的燕軍。激戰中,卿秦還被李牧所斬殺。至於燕國的那支後備軍,壓根就沒派上用場,燕王喜聽到失利的訊息,連忙撤回燕國。趙軍轉為進攻,一路勢如破竹,兵臨城下,一度圍攻燕國的都城薊,直到滿足了所有條件,趙國才撤回。

長平之戰後,大傷元氣的趙國,為何還能將,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這場戰爭被稱為,燕趙“鄗之戰”,是戰國後期,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之所以,數量上佔絕對優勢的燕軍,竟然大敗於“元氣大傷”的趙國,原因有三: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次燕國出兵趁人之危,非正義之舉,早在出兵之前,儘管一幫佞臣的逢迎,但昌國君樂閒、大夫將渠是極力反對,發動這場戰爭的,大夫將渠勸燕王喜,才派人與趙國通好,送趙王五百金壽金,轉眼就進攻人家的國家,這是不祥徵兆,一定不會成功的。相信這也代表了燕軍相當一部分人的心聲,由此也造成了將、帥之間的不諧和,進而影響到燕軍計程車氣。反觀趙國,此戰關乎國家的生死存亡,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可謂是上下一心,同仇敵愾,自然士氣高漲。正如上面所說,燕王喜是利令智昏的主,聚集了一幫佞臣在身邊,此外,又盲目自信,認為趙國精銳盡失,而燕國自燕昭王改革以來,實力大增,聽不進樂閒的勸告“趙四戰之國,其民習戰,不可伐”,忽視燕軍並未經過重大戰爭的洗禮。為此,燕王喜還懟回樂閒,認為是樂毅(樂閒的父親)葬在趙國,所以樂閒才阻止燕國發動戰爭。而趙孝成王則聽取多方建議,一面緊急徵調全國15歲以上的男丁入伍,編成新軍;一面給予老將廉頗充分的信任。燕軍主帥是丞相慄腹,其並沒有戰爭整體戰略部署,只是仗著有王命在身,一時意氣風發,求勝心切,以至戰術失當,中計受騙,導致燕軍一瀉千里;而趙國由經驗豐富的廉頗坐鎮,其採取了避開鋒芒,以老弱誘敵深入,以精銳伏擊的策略,大獲全勝。

長平之戰後,大傷元氣的趙國,為何還能將,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當然了,戰爭是相互傷害。鄗之戰的慘敗,大大削弱了燕國的實力,可惜了燕昭王當年創下的基業;雖然獲勝,但也使得長平之戰中,造成“元氣大傷”的趙國,進一步耗散“真氣”,坐收漁利的是秦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