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當成仇人?那一定是你的3種教育行為有問題,中招了嗎?

心理專家李玫瑾說過:孩子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父母的問題。每一種異常行為的背後,一定可以在其所受的教育中找到原因。

把孩子養成仇人,跟父母這3種教育有關。

孩子把你當成仇人?那一定是你的3種教育行為有問題,中招了嗎?

1、強行逼迫,帶給孩子最毒的傷害

所有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人頭地,成為人上人,這當然沒有錯。

期待沒錯,督促沒錯,教導沒錯,為孩子的未來籌謀沒錯,錯在不該對孩子期待過高,對孩子的胡亂判定,否定孩子的能力,抹殺孩子不同的興趣天賦,覺得孩子不如旁人,對孩子失去耐心和信心。

我們的孩子,不是寵物,也不是玩具。

他們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思想,父母“自以為是式”的逼迫,得到的一定不是聽命的孩子,而是抗命的“逆子”。

孩子把你當成仇人?那一定是你的3種教育行為有問題,中招了嗎?

2、放縱溺愛,小心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放縱式溺愛,不管出於什麼目的,父母和孩子間一定沒有好結局。因為孩子被溺愛慣了,認為父母對自己的好是理所應當,自然心裡也就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如今的孩子,缺的根本不是物質的享受,而是對自我與他人的認知。

生存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溺愛型環境中,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為他人考慮,他只有自私自利的自我主義。終把“不順從自己”的別人視為仇敵。

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家長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好的家長是那個授之以漁的人,而不是將孩子保護地嚴絲合縫。

生活如品茗,懂得吃苦才有回甘。家長再愛孩子,有時也要適當放手,對孩子狠心點。

孩子把你當成仇人?那一定是你的3種教育行為有問題,中招了嗎?

3、不聞不問,滋生孩子的冷漠和仇恨

很多人都經歷過被人忽略的孤單時刻,尤其是來自父母的忽視更令人難過。像Jasper一樣,孩子無論何時都渴望著被關注,而有時候父母明明在身邊陪伴卻毫不關心孩子,這樣的陪伴反而會讓孩子更受傷害。

在孩子最需要關懷和認可的時候,父母的缺席和漠不關心,就像是紮在孩子心頭上的一根刺,隨著歲月不斷生長,戳傷自己,也戳痛別人。

心理出問題的孩子,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得到的愛,太少了。

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父母要堅持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在陪伴的同時,學會與他們平等溝通,在溝通中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努力營造一個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圍,願意去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特別是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喜歡的東西,也要嘗試著去接受,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理解父母的想法,更容易跟父母交流。

孩子把你當成仇人?那一定是你的3種教育行為有問題,中招了嗎?

真正的愛,是願意花時間去了解探索孩子的需要,以孩子的感受為優先,陪伴他,保護他。

這樣的愛,便是一種善待,方能保全孩子的一生。

讓孩子的生命中,烙印下被父母關懷過的愛的痕跡,唯有這樣,他才懂得愛自己,愛別人,善待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