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藥育兒知識:每2人就有1人感染!別讓這個壞習慣傷了寶寶的胃

前段時間的熱搜大家看到了嗎?

國藥育兒知識:每2人就有1人感染!別讓這個壞習慣傷了寶寶的胃

@頭條新聞

據報道: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的發生息息相關,且家庭成員之間最容易相互傳染。

不過大家也先別慌,幽門螺桿菌(簡稱 Hp 菌)的感染者中,

只有約 1% 會發生胃癌

,多數沒啥症狀。

但也有一部分會發生

胃/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

等。

而且,這種細菌在咱們國家的感染率特別高,

成人平均能達到 59%,兒童也有 41%

咱當媽的看到自己、或者家裡其他大人感染這個菌之後,最擔心的往往也是

會不會影響孩子?

#FormatImgID_2#

這個擔心非常有道理。

最容易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就是兒童

。很多查出來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人,都是小的時候,在家裡感染的。

國藥育兒知識:每2人就有1人感染!別讓這個壞習慣傷了寶寶的胃

家裡有人感染了,

要給孩子查嗎?

一般不需要給孩子檢查 Hp 菌。

嗯?不是剛說孩子最容易感染嗎?為什麼又說不用查?

別急,這也是有原因的

孩子就算感染了 Hp 菌,也

不太會像大人那樣,發展成更嚴重的病

(比如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甚至胃癌)。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一部分 Hp 菌感染可能會

自愈

對孩子來說,

可以選擇的藥物比較少

,也不容易承受

藥物副作用

就算暫時治好了,

復發的機率也比成人高

所以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查 Hp 菌就和查微量元素、查骨密度一樣,真的沒啥必要

,查了反而讓孩子多遭罪、大人白擔心。

當然了,也有些例外情況,還是要考慮去做檢查的:

國藥育兒知識:每2人就有1人感染!別讓這個壞習慣傷了寶寶的胃

胃痛、不舒服,經常有反酸嘔吐、脹氣打嗝等症狀;

⭕ 原因不明、

總治不好的缺鐵性貧血;

孩子的父母、兄弟姐妹得過胃癌。

國藥育兒知識:每2人就有1人感染!別讓這個壞習慣傷了寶寶的胃

那麼大人呢?

家裡有人感染了,

其他大人要查嗎?

建議及時檢查和治療。

Hp 菌很容易在家庭內部傳染,所以如果家裡有一個人查出來陽性,其他的大人最好也去做檢查。

要是查出來陽性,最好

及時治療

,而且

要治就一起治

(除非有其他特殊原因不適合治療,比如老人的情況可能比較複雜,需要醫生來判斷)

,因為:

如果查出來不治,不光對自己是個隱患;對沒有感染的家人來說,也等於有個傳染源一直待在身邊。

如果一個人治,一個人不治,那麼治的那個人就算暫時治好了,也容易被重新傳染。

而且,大人治療起來也相對簡單,不像孩子有那麼多顧忌。

現在針對 Hp 菌感染,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療法,

一般只要吃 10~14 天的藥,根治率能達到 90% 以上

另外要提醒大家,不要去相信一些“大蒜殺菌”

白酒殺菌

之類的偏方。

至於某些所謂能消滅 Hp 菌的牙膏,

央視都已經闢謠過屬於“智商稅”。

胃才是 Hp 菌的大本營,在口腔它只能短暫存在,是很難長期存活的。

國藥育兒知識:每2人就有1人感染!別讓這個壞習慣傷了寶寶的胃

除此之外,一些

號稱能預防或者治療 Hp 菌感染的益生菌產品

,目前也缺乏科學依據

,大家可不要被騙花了冤枉錢!

要想遠離 Hp 菌,最靠譜的方法還是從家庭內部、從自身做起。

尤其對於孩子來說,預防才是最關鍵的。

注意這 2 點

幽門螺桿菌遠離娃

娃感染幽門螺桿菌,主要是一些不良的進餐習慣導致的。

想保護娃,至少要做到下面 2 點:

⭐不要用嘴吹涼娃的飯

⭐全家人分餐,餐具不混用

說起來簡單

,真要實行起來,阻力還真不小。

一是

技術問題

,吃的自然晾涼也太慢了;飯菜一人單獨做一份根本不現實;筷子都長得一樣不好分;洗的時候還是在一起,感覺沒意義……

二是

人的問題

,尤其是老人,一輩子的習慣,一下子要改掉不容易,很多時候固執,覺得年輕人“矯情”;而且也難免會敏感、擔心兒女是不是嫌棄自己。

別放棄!這些都有辦法。

先說技術問題。比如娃的飯,可以用這種手持小風扇扇涼,方便得很

國藥育兒知識:每2人就有1人感染!別讓這個壞習慣傷了寶寶的胃

△ 糕媽喂發糕的時候,也是用小風扇吹涼

沒法像外國人那樣一人一份餐,那就

多買幾個公筷、分餐勺

國藥育兒知識:每2人就有1人感染!別讓這個壞習慣傷了寶寶的胃

△ 糕媽家的飯桌,幾個大分餐勺特別醒目

個人筷子不好分,那就換一套顏色不一樣的,每人認領一種

國藥育兒知識:每2人就有1人感染!別讓這個壞習慣傷了寶寶的胃

娃的餐具可以單獨選好看的卡通造型,遠離細菌的同時,還能讓娃更愛吃飯,多好!

國藥育兒知識:每2人就有1人感染!別讓這個壞習慣傷了寶寶的胃

擔心餐具最後一起洗不衛生的話,

用洗碗機高溫烘乾、放進消毒櫃消毒,都是可以的

這些技術上的事都好解決,

最難過的可能還是老人這一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