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三修大石橋

李春三修大石橋

開皇十四年(594年)夏天,連續數日的暴雨,將洨河水灌得暴漲,隨時有潰堤的危險。趙州刺史王誼帶領官員、百姓在龍王廟焚香禱告,祈求上蒼保佑,同時晝夜不停地加緊搶險。即使如此,還是沒能擋住肆虐的洪水。洪峰衝破堤岸,猶如發瘋的黃龍,鋪天蓋地壓下來,無數房屋、良田、牲口轉眼間沒入滾滾波濤,不知多少人在汪洋中罹難。

洪水退後,趙州大地滿目瘡痍,哀鴻遍野,蒼涼的荒原上到處是新添的墳頭。

洨河上,一條又一條渡船往來忙碌著,接送兩岸的百姓和客商。

大災之年,船家把船費漲到平時的十倍。先前架在洨河上的一座木橋被洪水沖垮了,誰想過河只能乘坐渡船。窮苦百姓拿不起船錢,只好泅水渡河,不斷有人命喪水中。

刺史王誼同渡船主人、本地大財主趙廣財交涉,想把船價壓下來。趙廣財冷笑著說:“可以啊,只要你州衙每天給我補貼三百兩銀子,我給百姓免費都可以。”氣得王誼真想打他的耳光,州衙哪來的補貼銀呀!

回到州衙,王誼思來想去,下定決心,建一座橋,一座大水衝不垮、暴風颳不壞、河妖水怪撼不動的大石頭橋,省得大家受趙廣財的氣!

有人告訴王誼,本州房子縣的李春造橋技術最高。王誼早就聽說自己治下有一位民間造橋高手,還是個讀書人,一直無緣見到。聽了這話,立即派人傳話給李春,讓他速速前來領命。

李春家在房子縣白檀峪村。他剛剛考中舉人,家中正在大排筵宴,父老鄉親飲酒慶賀。聽說刺史老爺傳自己,李春很不情願,待到來人說明來意,李春便欣然答應了。

來到州衙見過王誼後,李春便來到洨河邊,實地做了幾天勘察,草擬了一張圖交給王誼。王誼看圖中的設計,是一座單孔滿肩式橋樑,形似一張拉滿的弓,看上去既結實,又漂亮,滿意地點點頭。李春說,如果是木橋八千兩銀子足夠,倘若要建造石橋,沒有五萬兩銀子下不來。

王誼把建造石橋的呈文報上去,沒過多久,朝廷就批了下來。五萬兩銀子一文不少,也撥到了州衙賬目上。前期籌備工作就緒,李春開始招募工匠,備辦石材。

眼看材料一天天增多,可以施工了,誰知這節骨眼上出了麻煩。

天剛矇矇亮,有人急匆匆敲開了李春的房門,說堆放在洨河邊的石材一夜之間不翼而飛。王誼十分惱怒,安排捕快火速偵破此案。

捕快很快查出是趙廣財乾的。趙廣財擔心有了大石橋,人們就不會再乘坐渡船,自己的財路就斷了,便在夜裡帶人把石材全部扔進了洨河。

王誼要治趙廣財的罪,不想趙廣財有個親戚在鄭譯府中做管家,趙廣財買通了鄭譯。鄭譯是隋文帝楊堅的同窗好友,又是開國功臣。王誼自知得罪不起,忍氣吞聲放了趙廣財。

大石橋的事被擱置一邊。李春看不慣王誼的懦弱和官場的黑暗,長嘆一聲揚長而去。

兩年後的一天,白檀峪村忽然來了一頂小轎,轎簾掀開,從轎子上下來一人,客客氣氣打聽李春。李春從家裡走出來看時,居然是刺史王誼!王誼見到李春,上前躬身施禮:“李春兄,別來無恙乎!”

堂堂刺史如此謙恭,倒讓李春手足無措,慌忙答禮:“刺史老爺太過客氣,折煞晚生了。”說罷將王誼請到堂上用茶,敘說別情。談話間李春瞭解到,那個惡財主趙廣財得病瘋了,在家整天摟著一堆銀子傻笑。貪婪成性的鄭譯也在皇帝面前失了寵,被貶為隆州刺史。王誼打算重新啟動大石橋工程,特地來請李春前去主持。

李春見到王誼本來就心裡不痛快,但又不好說什麼。何況建造大石橋是為了造福百姓,他是不應該拒絕的,於是便答應了。

這次工程進展很順利,截流、清淤、備料、打墩,一切按部就班進行。因為修橋是大家的事,很多百姓興致勃勃趕來,工地上一天到晚熱鬧非凡,笑聲不斷。特別是王誼,對施工的工匠民夫很是關心,親自給大家送水送飯。對李春更是禮敬有加,隔三岔五用美酒招待。望著初具模樣的大石橋,李春說不出的開心。

晚上,王誼又在家中宴請李春。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王誼放下筷子,問李春道:“李兄,在下有一事不明,想請教一二。”

李春見王誼這般客氣,忙起身抱拳道:“大人言重了,有事儘管吩咐,晚生知無不言。”

王誼請李春坐下,道:“既然如此,在下就直說了。我想問一問,這大石橋的造價能不能降一些?”

李春不明白王誼為什麼會這麼問。王誼猶豫片刻,說道:“我想節省下一部分銀兩,好接濟本州那些衣食無著的百姓。”

李春苦笑道:“修建大石橋,本意就是為了造福百姓。大人想給窮人辦好事,可以另想辦法。只有足夠的投入,才能確保工程質量。倘若隨意降低造價,出現問題怎麼辦?好不容易修了一座橋,卻不能安全使用,豈不是勞民傷財?這等蠹國害民之事,在下萬萬不敢做。”

王誼見無法說服李春,便兇巴巴地說道:“你要清楚,你的工錢都在我手裡。你要不聽本官指令,一文錢也休想得到。”

“橋樑質量關乎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修橋就是保命啊!就算白乾一場,我也決不幹傷天害理之事!”說罷,李春站起來就往外走。

王誼見硬的不行,馬上變作一副可憐相,哀求道:“李兄,好歹救在下一命!”

李春被弄糊塗了,他瞪著王誼道:“你究竟想幹什麼?”

王誼哭喪著臉嘆口氣,說出了一段難言之隱。

王誼本不是個贓官,在百姓中的口碑還算不錯。然而,這位刺史老爺雖不貪財,卻對女色頗為喜好。城裡翠香樓有個妓女名叫碧荷,長得十分美貌。王誼對碧荷一見難忘,很快二人廝混在一起。令碧荷沒想到的是,他還不如街頭開面館的王二出手闊綽,有點看不上王誼了。當時正值大石橋停修期間,為了討碧荷歡心,王誼竟對朝廷劃撥的大石橋工程款下了手。朝廷聽說大石橋停修,想把銀子收回去,王誼就以種種理由拖延。一來二去,工程銀被王誼和碧荷揮霍掉三萬多兩。這時候朝廷開始核查各地的賬目,萬一查到趙州,事情就會敗露。思來想去,王誼只有再次啟動大石橋工程,在造價上做手腳,才能逃過這一劫。他這才裝作一副誠懇的樣子,登門去請李春。

他尋思,只要李春能幫自己把這檔子事掩蓋過去,把工程幹下來就行,至於大橋質量就顧不上了。只要能過了這一關,以後大橋就算塌了,也跟自己沒關係了。

銀子沒了,還拿什麼修橋!李春一怒之下,要向朝廷告發王誼的罪行。沒想到,附近不少百姓聞訊趕來,紛紛替王誼求情。然而,所謂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也是該著王誼倒黴,此時朝廷派出的監察御史偏巧巡查到了趙州,很快發現工程銀中存在的問題。王誼被朝廷發配邊關,終生不得返回原籍。

望著洨河上一片狼藉的工地,李春心如刀絞。無奈之下,只得因陋就簡,用剩下的銀子修了一座醜陋不堪的石板橋,暫時解決了大家的通行困難。石板橋修好後,李春看都沒看一眼,就黯然離開了趙州。大石橋是他有生以來最大的敗筆,成為他心中抹不去的恥辱。

光陰似箭,轉眼五年過去了。這幾年,李春一直在家鄉的青山綠水間讀書種田,研究造橋技術,為十里八鄉的百姓建了一座又一座橋樑,有石橋、磚橋,也有木橋、吊橋、浮橋、漫水橋,每一座橋都是那麼結實、漂亮。鑑於他出神入化的造橋技術和舉人身份,朝廷想要授予他將作大匠的官職。李春想起王誼的事情,婉言謝絕了。

眼下,李春正幫助房子縣一個叫東瀆的村子修石橋。橋的名字是村裡私塾先生起的,叫寡婦橋。

不久前,村裡三位男子跟隨大將軍源雄的隊伍,在抗擊突厥的戰鬥中犧牲了。朝廷頒發給他們的家屬一筆撫卹金。三位壯士的妻子想到丈夫為國捐軀的壯烈情懷,決定用這筆錢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紀念他們,這才有了這座寡婦橋。

施工過程中,有個民夫逗趣說:“如果這個大橋拱上再加一個橋拱,那才好看呢。”

眾人聽了哄地一笑,說你想練雜耍還是咋地,圓圈上再摞一個圓圈。

不想這句玩笑話令李春腦子裡靈光一閃:是啊,能不能在大拱兩肩上各加一個小拱,變傳統的滿肩式為敞肩式。

事不宜遲,李春找塊石板鋪開圖紙,寫寫畫畫。一番精確的計算之後,緊皺的雙眉舒展開了:“對,就這麼辦。”

世界上第一座單孔敞肩式石橋誕生了!敞肩式橋樑不但節省原料,減少了橋樑的自重,而且遇上大水還能減輕激流對橋身的衝擊力,有效提高排洪能力,更加經濟實用。

這座小石橋儘管早已淹沒在歷史的煙塵中,但它的名字一直流傳下來。令人稱奇的是,明朝末年,東瀆村又有幾位壯士在抗清鬥爭中戰死,他們的妻子同樣得到了朝廷的撫卹金。她們擦乾眼淚,用撫卹金重建了寡婦橋,以紀念丈夫。如今,寡婦橋仍然坐落在東瀆村中心的小河上,默默講述著漫長的故事。

就在李春修造的寡婦橋剛竣工時,村裡來了兩位官差,說是奉了趙州刺史之命,請李春前去主持續建大石橋工程。

提起大石橋,李春立即沉下臉來,生硬地說:“那個大石橋我不會再去建了。”

一位官差喝道:“大膽李春,你敢違抗刺史老爺的鈞命,當心大禍臨頭!”

李春平生最討厭仗勢欺人,聽了這話不由火冒三丈。正要發作,另一位官差上來鞠躬道:“先生息怒,我這位兄弟多喝了幾杯。你大人大量,別跟他一般見識。來之前,刺史老爺要我們一定真心誠意邀請先生。刺史老爺還說了,當今世上,修造大石橋非你莫屬。萬望先生看在刺史一片誠心的份上,好歹往州衙走一遭。”

李春聽了,氣消了一半,說:“修造大石橋需要大量銀子。聽說當年工程銀被王誼揮霍之後,朝廷再不肯給趙州撥款。你們讓我拿什麼修橋?”

官差道:“銀子的事不勞先生費心,刺史老爺自然有辦法。”李春起了疑心:“莫不是要搜刮民脂民膏?要那樣的話,在下恕難從命!”

官差急忙解釋道:“不會不會,刺史老爺決不會把負擔強加在百姓頭上。不瞞先生說,有一位財主心甘情願捐銀修橋。”

“哦?”李春有點驚喜,“竟有這樣的好人?”

官差笑道:“確實如此。說起來,這位財主還是先生一位故人。”

李春終於露出笑臉:“我哪有這樣的富人朋友,該不是你們拿我尋開心吧。”

官差呵呵笑道:“先生請跟我們走,到那兒你就知道了。”

來到趙州,李春並沒有見到什麼故人。現任刺史名叫柳裘,是個清廉正直的好官。柳裘神秘地對李春笑道:“你只管安心修造大石橋,等到竣工之日,一個你意想不到的人就會出現。”

李春並不關心這個,把大石橋修好才是他多年的夙願。當年的石板橋依然躺在洨河上。看見這座石板橋,李春心裡就針扎一般疼痛。他讓工匠們拆去那些歪歪扭扭不規則的石板,在原來的橋墩上繼續施工。

工程進行到一半時,朝廷傳來了聖旨,命李春把大石橋建成天下最結實最漂亮的橋樑。最近海上有個叫倭奴國的彈丸小國,自詡擅長造橋,竟然不自量力向大隋叫板。倭奴國的挑釁激起了李春和官民的豪情,士紳百姓紛紛捐款、捐物、出義工。

李春將原來的普通石欄板修改為浮雕欄板,又根據修建寡婦橋的經驗,在最初設計的大拱兩肩上,創造性地分別添加了兩個小拱,整體看上去輕盈別緻,宛如花朵一般美。

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大石橋完工這天,新登基的隋煬帝楊廣親臨現場主持竣工儀式。文武百官和成千上萬的百姓參加了這一盛大典禮。來自倭奴國的使者帶來一張本國最好橋樑的畫圖,本打算當眾羞辱隋煬帝。等到看見大石橋,立刻驚得目瞪口呆,悄悄把畫圖撕碎了。眼前這座巍然矗立的巨大石橋,猶如初月出雲,長虹飲澗。每一塊欄板、每一根望柱都是那麼精妙無比。欄板望柱上雕刻的飛龍、走獸、雲朵、花卉栩栩如生,彷彿呼之欲出。連銜接在橋石之間的每一個榫卯,都打磨得那麼精細。這分明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工藝品!相比之下,自己國中的橋樑全都是土雞瓦狗,不值一提。

一個人忽然來到李春跟前。李春先是一愣,接著脫口喊道:“王誼?王刺史!”

王誼羞得滿臉通紅,低頭施禮道:“慚愧,草民王誼見過李先生。”

李春納悶地問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王誼還沒答話,旁邊的柳裘笑道:“這位就是捐銀續建大石橋的財主,難道不是先生的故人嗎?”

李春意外地看著王誼:“啊!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幾年前,王誼被髮配邊關服苦役,不久遇上大赦,僥倖脫離苦海。回到家鄉,王誼痛定思痛,悔不當初,決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放下讀書人的架子,開始學做生意。經過數年的積累,手裡有了一筆銀子。想起當年李春說過的話,“修橋就是保命”,他越來越覺得對不起李春,對不起趙州百姓,也對不起朝廷的栽培。就這樣,他萌生了捐銀子續建大石橋的想法。因擔心貿然去見李春會受到責罵,才想到請老朋友柳裘出面斡旋此事。

“你們這些當官的,花花腸子真多,辦好事也要拐彎抹角。”李春調侃道。

周圍的人哈哈大笑,王誼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像這樣的大石橋,能有多少年的壽命?”王誼問了一個大家都關心的話題。

李春望著大石橋沉吟道:“這座橋所有的部分環環相扣,渾然一體。如果不遭人為破壞的話,五百年之內不會出問題。”四周一片驚呼:“五百年?這怎麼可能!”

皇帝也覺得李春在說大話,微笑搖頭。望著一張張猜疑的面孔,李春自信地仰天長笑。

大石橋又名安濟橋、趙州橋。當初,恐怕李春自己也不曾預料到,歷經一千四百多年曆史風雨的吹打,大石橋至今依舊巋然飛架於洨河之上,像一條永生不滅的蛟龍,穿雲破霧,歷久彌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