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提出“不哭才抱”的創始人嗎?他子女長大後,混成了這樣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各位家長們,你們認為寶寶在哭的時候是要抱寶寶呢,還是不抱寶寶呢?有這樣一位專家,他提出的寶寶如果在哭的時候就不要抱寶寶,讓寶寶哭完之後再抱寶寶。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這位提出寶寶不哭才抱的創始人?我們現在瞭解這個理論產生的原理吧。

案例

寶寶不哭才抱,這個創始人來自於一位美國知名心理學家:約翰。華生。約翰先生當時針對了寶寶哭的心理,他認為寶寶哭只是為了長的注意力,如果寶寶在哭的時候,家長這時候立刻把寶寶抱起來,這無疑讓寶寶抓住了把柄,寶寶以後便會用哭的方式引起家長的注意力,甚至會因此要挾家長。

於是他提出了“寶寶不哭才抱”這樣的做法,他認為寶寶在哭的時候,家長這時候可以不理會寶寶,對寶寶的哭聲視若無聞。直到寶寶安靜下來不哭的時候,才過去抱抱寶寶,這樣才會讓寶寶明白,哭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他這樣處理寶寶哭泣的方式,可以說比較機械式,這樣的方式雖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也給予了寶寶足夠的尊重。但這樣的爸爸就像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他從不跟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當時這樣的方式也引起了很多家長們的質疑。

大家還記得那個提出“寶寶不哭才抱”的創始人嗎?他的子女已經長大了,卻混成了這樣。

一、還記得提出“不哭才抱”的創始人嗎?他子女長大後,混成了這樣

1、大兒子

據悉,這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約翰先生,他的大兒子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生活得非常的痛苦。在童年裡他的感情是匱乏的,也是不快樂的,他的情緒從來都沒有被自己的爸爸接納過。他的大兒子也因此擁有了抑鬱症,在30歲那年自殺,離開了這個人世間,這樣的結局讓人感到非常心疼。

2、小女兒

這位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約翰先生,還有一個女兒。對於女兒來說情感交流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女兒平時在情緒不佳或者哭泣的時候都沒有得到父親的迴應以及關注,這也造成了女兒缺乏安全感以及歸屬感。她的女兒也多次進行了自殺,雖然如今也有自己的家庭,但他的女兒依然用這樣的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這位約翰先生的外孫女,也因此擁有過幾次自殺的想法,這個理論最終殘害的是孩子。

孩子總有情緒不佳,哭泣的時候,面對孩子哭泣,家長要如何正確

去應對呢?以下這幾個方法,家長要記住。

二、面對孩子哭泣,家長要怎麼做?

1、瞭解孩子哭泣的原因

面對孩子哭泣,首先我們要先去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不能夠直接無視孩子哭泣。孩子哭泣有可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或者遇到了什麼事情,先去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才能夠為孩子做好疏導工作。

2、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哭泣的時候,這時候我們不能夠對孩子的哭聲視若無聞,我們要懂得去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在哭泣的時候是非常無助的,這時候也需要家長的安慰,及時給予孩子迴應接納孩子的情緒,才能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感。

總結

寶寶在哭泣的時候不抱,等到寶寶不哭的時候再抱寶寶,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在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要先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再接納孩子的情緒,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我們再做好疏導工作,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