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了抱還是不抱?別糾結了,做好這件事才最重要!

小小菌還小的時候,家中總會出現這一幕:

小小菌一哭,“哎呦,我的小孫孫,怎麼又哭了”,奶奶總是會用百米衝刺的速度衝向孩子,併火速抱起來哄啊哄。

奶奶的這個行為總是會被“奶奶的閨蜜”數落:

“一哭就抱,把孩子慣的無法無天,有你好受的!”

這種說法在生活中還挺普遍,一邊是本能的愛,一邊看似是一定的規則,這到底如何取捨?其實,我們需要搞清楚孩為什麼要哭。

1孩子為什麼要哭?

對於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小寶寶來說,

哭泣,更多的時候是一種「需求的表達」。

對於6個月內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哭非常直接。

餓了、困了、尿布溼了、不舒服……

孩子哭了抱還是不抱?別糾結了,做好這件事才最重要!

圖源:網路

哭”是表達最基本生理需求最好的方式。

出生前,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再舒服不過了。

自由漂浮、恆溫、營養自由供給,一切都井然有序,但出生後,這種秩序被驟然打破。

寶寶需要不斷地適應,此時的他們很脆弱,只能依賴於最親密的父母。

如果父母每次都能及時迴應,他們會產生這個世界是溫暖的、值得依賴的認知。

而在這個正向反饋的過程中,父母其實也在不斷強化認知與學習,慢慢地,父母也能從孩子的哭聲來分辨出孩子的需求。

同時,父母的積極反饋,還能有效減少孩子哭鬧的次數。

所以,對於6月齡以下的孩子來說,父母【第一時間的迴應】是一場雙贏。

孩子哭了抱還是不抱?別糾結了,做好這件事才最重要!

圖源:網路

而對於6~12月齡的孩子來說,生理性的需求可能並不像6月齡以下的孩子來的那麼強烈。

有時候哭鬧,可能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因為這個階段寶寶已經開始慢慢有因果概念了。

孩子哭了抱還是不抱?別糾結了,做好這件事才最重要!

圖源:網路

這個時候,家長不要過分拘泥於抱還是不抱的問題,而是要做好迴應。

2 好的迴應是什麼?

理解寶寶的需求,嘗試共情與陪伴。

那差的迴應是什麼?無視需求或者沒有目的的滿足。

比如:

孩子一哭就把孩子抱了起來,但是在抱的同時卻說,我都抱你了,你不要再哭了,再哭我就不管你了。

或者在抱著的時候,完全摸不準孩子想要什麼,內心還總是在搖擺糾結,我是不是不應該抱。

沒有滿足需求,或者消極的滿足,都沒用。

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認真觀察孩子的需求,並積極的滿足。

◆ 讓孩子體驗被愛

「媽媽會一直陪著寶寶的,寶寶不要害怕。」

「你真的很傷心,需要的話媽媽抱一抱。」

這樣的迴應是沒有標準的,但它肯定不是機械化的,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媽媽們無需按捺自己的本能。

耐心、換位思考、平等的聆聽、讓寶寶理解被愛,

這才是很好的應對方式。

◆ 讓孩子明白情緒存在的合理性

「媽媽剛才沒有理你是不是,你現在很生氣,對不對?」

「難過就哭一會兒吧,媽媽會陪著你。」

「我知道寶寶現在很委屈,這種感覺確實很不舒服。」

這時候,媽媽共情時的陪伴十分重要,安慰與擁抱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根據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來看,

1歲以內的寶寶是【學習信任的階段】。

孩子哭了抱還是不抱?別糾結了,做好這件事才最重要!

圖源:網路

他們在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滿足生理上的需求、發展信任感與克服不信任感。

寶寶需要從生理需求的滿足過程中,來體驗到安全感,從而對周圍環境產生一種信任感。

相反,如果不能滿足,便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不信任感,即懷疑。

3 請正視孩子的哭泣

不敢哭泣的孩子,才更惹人心疼。

孩子哭了抱還是不抱?別糾結了,做好這件事才最重要!

圖源:網路

我們習慣用哭泣來釋放壓力,那到孩子這裡為什麼就不行了呢?

哭唧唧的孩子惹人嫌;哭唧唧的孩子不堅強。

對於孩子們來說,

哭泣也是一種情緒釋放的方式。

孩子哭了抱還是不抱?別糾結了,做好這件事才最重要!

圖源:網路

哭完了,糟糕的情緒也隨之拋之腦後了。

但如果一味的讓孩子壓抑,等到孩子長大後,反而更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哭了抱還是不抱?別糾結了,做好這件事才最重要!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來說,哭泣往往是一種需求的表達,家長的積極迴應,會讓他們更加有安全感。

對於更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哭泣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情緒上的表達。

而家長的尊重與引導,會讓他們漸漸學會情緒的表達與疏解。

別怕把孩子寵壞了,缺少關愛才是寵壞的源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