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格律詩要在新時代創新,到底有多難?

傳統格律詩要在新時代創新,到底有多難?

新時代如何創新傳統格律詩詞?“創新”二字,說起來輕飄飄的,做起來殊為不易。詩詞在內容上,不管你寫什麼,就算把火箭、衛星寫進格律詩,那也不叫創新。多讀讀古詩,就會發現,即便是二千年前的《詩經》,就早已涵蓋了人類大部分生活場景。寫當時代的生活,於詩詞來說,這是必要的,不叫創新。何況我們今天能寫的東西,和古人比起來在物質上多了無數倍,可是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在詩歌真正存在的精神方面,我們能寫的東西太少了。而格式上創新,並不是你文采天縱,寫出了不一樣的東西來,就算數的。開創容易,難的是蔚然成風。也就是說作為一種創新,必須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並真實地流行起來,改變了一個時代的風氣,我們才能認作是有意義的創新。

傳統格律詩要在新時代創新,到底有多難?

有條件的創新打個很簡單的比方。中國造車元老說過一句話:“車嘛,不就是四個輪子上面裝個沙發。”造出四個輪子的車,就是創新。但是有些改裝車主,在後面橫向加個輪子,停車的時候放下來,側方位進行移動,變成了五個輪子的車,你說這是創新嗎?當然是創新,但是為什麼並沒有被所有車企接受,讓行業發生改變呢?而為車子加裝天窗、加裝空調,這些創新卻被所有廠家學習跟風呢?因為第五個輪子除了在側方位停車新手中有作用之外,卻增加了機械的不可靠性,關鍵是一個合格的司機並不需要這個東西。取而代之的是科技高速發展之後出現的自動泊車技術,這個現在已經慢慢開始普及了。這說明即使是很有意思的創新,也需要大眾接受才能成為新的普及。沒有大眾認同的創新其實意義不大,更多地是用來啟用思路。對於格律詩來說,也是如此。在盛唐以後,格律詩的平仄關係、押韻、對仗、句式、體式都已經完全確定,就好像車企產品的轎車、越野車、貨車、客車這些形式已經大致確定併成熟,後人能做的只是在細節上的小修改。比如說外形、內飾這些讓人更加愉快的修飾。格律詩在宋朝走向形式僵化的時期,也有不少詩人為了改變這個情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比如孤雁出群格,轆轤韻,包括杜甫做出的拗體詩在黃庭堅手上的傳承,在初唐是因為格律的不規範而出現的各種詩病,在宋朝很多詩人是有意識地去開發格律規則之外的變體,其目的也是為了創新,讓傳統格律詩詞更加符合時代。

傳統格律詩要在新時代創新,到底有多難?

杜甫、黃庭堅的拗體實際上可以說是失敗的,並沒有走出來。大部分文人還是恪守格律規則。這個就好像為車子裝上的第五個輪子,可能有點意思,但是普通司機並不需要,沒有實際存在的意義。“孤雁出群格”、“孤雁入群格”則被文人們所認同,就好像我們為車子裝上了空調,在一定意義上舒緩了平仄格律對詩詞的禁錮,讓人更加舒服、自由地開車,所以,這些格式上的創新得以流傳了下來。而“轆轤韻”則類似於某些多餘的車飾,雖然流行了一段時間,但是最終還是被拋棄,就好像花裡胡哨的車內小裝飾,有些人喜愛,但是也有很多人不喜歡,自然就不會成為車子的標配——你愛鼓搗,就自己鼓搗去吧。舉這個例子,無非就是說明格律詩經過千年到了今天,類似於汽車誕生百年,它總的規則就是汽車的四個輪子加個發動機,再加個沙發——格律規則是不能改變創新的——我們要做出創新,就好像為車子加上空調、加上智慧電腦,總的來說只能在四個輪子的鐵盒子中讓自己過得更舒適。

傳統格律詩要在新時代創新,到底有多難?

守規則和創新是對立兩面格律詩要創新,首要的是守住平仄格律的基本規則。記住,寫近體格律詩,基本規則不能打破。有很多朋友就會說:“意境為先,為什麼要被格律所困?”你說的沒錯,你要表達的感情當然是第一位的。但是你明明坐的是飛機,為什麼一定要說我開的是四個輪子的車?你明明一個輪子都沒有,為什麼要嘲笑開著四個輪子的車?不守格律,不叫作創新——因為你寫的根本就不是格律詩,何來格律的創新?我們把眼光放高一點看,民國到現在的白話詩就是一次對中國詩詞的大創新。注意,這是中國詩詞的創新,是對格律詩的背叛。於整個詩詞來說是創新——但是和格律詩沒有關係——只是把格律詩當做反面教材來映襯,甚至為此專門命名為“現代詩”,以表示和古代詩詞規則的決裂。廢棄格律、廢棄規則、注重感情表達渲染,歪打正著地煥發出白話文的強大表現力——這就是中國詩詞史上最大的一次創新——是踩著格律詩上位的。這是詩詞的創新,並非格律詩的創新。

傳統格律詩要在新時代創新,到底有多難?

當時的聞一多的新格律派,則可以看做是格律詩和現代詩之中的妥協,實際上也就是格律詩的創新。不過這種處於牆頭草地位的風格,既不被老派所愛,也不被新詩派所接納,最終影響平平——實際上這可能是近千年來格律詩改變創新的最大機會。由於現代詩的步子邁得太大,省掉了這個過渡環節,格律詩又重回老路,到今天已經成為故紙堆裡的知識和美文,沒有人有動力、也沒有人再有這個學識提起對格律詩的創新變革。格律詩就像書法一樣,成為小眾的精神文明藝術創作,已經沒有催生變革創新的土壤了。唯一可變化的創新如果一定要討論在新時代如何創新格律詩,那麼我們一直在進行中。拋開那些屬於四個輪子的基本規則,跟隨著時代變化,可以稍作妥協的,就只有韻腳了。

傳統格律詩要在新時代創新,到底有多難?

因為發聲是一直在改變的,普通話成為中華大地上統一性的官話是既成事實,而且也符合地球村的現代溝通交流趨勢。古詩大部分是以平水韻來創作的,這個在唐宋是時代使然,而在元明清則是守舊使然,同時因為語音的變化並沒有大到完全不能辯識的緣故——即使到今天,也是如此。普通話不論怎麼普及,也不妨礙我們去欣賞古詩——只不過會造成部分讀音不準,產生古詩不押韻的疑惑(這種疑惑,只要瞭解詩的三個基本特徵,就不會產生)。也就是說,格律詩發展到今天,其實最大的矛盾就是平水韻和中華新韻的使用問題。守舊派認為既然寫古詩(格律詩),那就得用古韻,而新格律派認為只要發音押韻,何必一定要使用平水韻?這個問題曠日持久地存在於古詩詞的創作者中,眾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當然也有妥協派提出新韻入門,舊韻深入,在創作中逐漸帶出古意來。其實都可以的。這並不是吃飯還是吃屎的問題,這只是吃飯的時候用手還是用刀叉還是用筷子的問題。

傳統格律詩要在新時代創新,到底有多難?

詩是韻文。押韻就行,不管什麼韻,我們都可以稱之為詩。而稱之為格律詩,更重要的是高低起伏,字數多少,平仄相替、相對、相粘、詩句對仗這些規則,至於在哪種韻腳下來遵守這些規則,從來沒有定論。唐音宋調都相似,而且有大量的作品,是因為當時的口音沒有發生變化。元明清之間,官話口音因為北方勢力南侵,發音越來越接近如今的白話,這才出現了“十三轍”之類的韻腳,即後來新韻的前身,也是今天中華新韻、通韻的前身。元明清的文人也並非就死守平水韻創作,同樣有大量的時韻創作,或者方言韻創作,只不過被歸入古風罷了。如袁枚的《所見》就是典型的方言韻: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傳統格律詩要在新時代創新,到底有多難?

為什麼舊韻一直在新語言中沿用大部分人沿用平水韻創作,第一是官府不管。要是政府下個文強推新韻,哪裡會有什麼爭論?因為詩詞的地位下降,不再在政治中扮演諷喻角色,成為個人感情的抒發,你押什麼韻,官家才不管你。至於強推的威力,看普通話就知道了。假設今天高考要考格律詩,我們都可以想象得出神州遍地起詩聲的景象。如今開始重視古詩詞,也只是上幾個綜藝節目做一些似是而非的引導,讓大家多背背古詩,至於如何寫,還是避之不談,要用什麼韻,誰管你呢?爭論的人大多不知道自己到底多少斤兩,不知道詩詞在當代文化中還有多少斤兩。第二就是唐詩宋詞太偉大,後世的各種嘗試都無法超越,所以在格律上的小小突破都是淺嘗輒止,無法改變大多數人傳承下來的思維,也就無法真正引導格律上的創新,甚至連韻部的創新都做不到。第三就是平水韻和平仄格律一樣,對於古人來說都是基本知識,類似於咱們今天的兒歌。他們對耳熟能詳的韻部和規則,根本就沒有想過改變這件事。到了近代中國,西方文風入侵,打碎了這些規則,就好像我們跳過資本主義進入共產主義一樣,咱們的詩歌也跳過了新格律派,直接進入了現代詩,完全忽視了規則和韻腳。文化的斷代,才真正引發了新舊韻之爭。

傳統格律詩要在新時代創新,到底有多難?

各回各家即使我們想在新時代為格律詩用上新的韻腳——這是格律詩創新的唯一可變通的地方(其他地方創新就不叫格律詩了)——前人也早就做過這個事情了,而且還成為格律詩壇幾十年來爭論不休的一個老問題。爭論到現在,沒有誰能說服誰,無非就是愛用平水韻的繼續用平水韻,顯得高古但受眾不廣,不過佔據了高位。愛用新韻的繼續用新韻,大家都能讀懂,不過不受各類格律詩比賽和詩協待見——但是詩協也是彈性十足的,我都不知道他們怎麼去判斷現代詩人。詩言志、詞調情。我們記住這一點,詩詞是為了抒發我們的感情,使用有節奏感的韻文,來最大程度地打動讀者,讓大家一起嗨起來。至於使用什麼韻,看你的讀者圈子,你的讀者都是用平水韻的,就用平水韻,你的讀者都是講普通話,就用新韻。這就是格律詩這個風中殘燭在新時代唯一能夠創新的一丁點兒自由。諸位就不要再互相攻訐,以求一統詩壇了吧。

傳統格律詩要在新時代創新,到底有多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