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商丘火神臺廟會

火神臺又名閼伯臺,坐落在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位於商丘市平原路南段,距連霍高速公路商丘西出口僅500米。為自然土丘加築夯土層而成,原高約35米,因為淤積和沖刷,現距地面10。5米,臺基周圍約270米。臺上有閼伯廟,正殿3間、配殿2間、拜廳3間及鐘鼓樓。閼伯廟初建於元代大德年間,距今有700多年。2000年,火神臺(閼伯臺)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火神臺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商丘火神臺廟會

數千年來,商丘一帶民眾對閼伯的崇敬長久不衰,把他當作神來供奉。人們崇拜閼伯的原因,在於人們對火的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共同影響,由最初的崇火、祭火,逐漸演變成為祭祀火神閼伯的一種大型民俗聚會——廟會。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商丘火神臺廟會

2021年5月,商丘火神臺廟會正式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火神臺廟會的核心要素是祭祀火神閼伯,即民眾透過朝臺的形式,並伴有相對規範的儀程,祭祀閼伯,祈福禳災。其主要特徵有:

根源性:火神臺廟會祭祀火神閼伯,源於先民的日月星辰崇拜和火崇拜。閼伯彙集始祖、星辰、神祇於一身,融匯創世神話,而且祭祀歷朝歷代延續不絕。

農耕性:人們祭拜閼伯以大火星執行確定農時和農事,防火用火;每年三次廟會都和農耕生產緊密相聯絡,廟會不僅有祭祀、娛樂功能,也是豫魯蘇皖地區著名的物資交流大會。

綜合性:當地流傳著眾多閼伯管火用火的創世神話,民間流行取薪火、香灰燒雞蛋、請火神、玩鐵花等火習俗,民間方言中火的詞語隨處可聞;廟會融合了各種民間社火、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農耕用具、農產品、特色飲食等專案。

廣泛性:火神臺廟會每年都吸引豫魯蘇皖數百萬民眾前來朝臺;當地許多村鎮也建有火神廟,辦有規模不一的廟會,與火神臺廟會遙相呼應,並有“迎火神”、“賽火把”等活動,影響並及於黃河中下游一帶。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商丘火神臺廟會

作為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火神祭祀和火神臺廟會被列入非遺名錄的目的是保護和開發,這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現代性延續,是對歷史的尊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