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家陳薩談《肖邦夜曲全集》:不介意自己的音樂成為背景音樂

鋼琴家陳薩談《肖邦夜曲全集》:不介意自己的音樂成為背景音樂

陳薩

無論是哪種音樂,

aftertaste

(餘味)都很關鍵,這意味著音樂能引發思索。

鋼琴家陳薩在新專輯《肖邦夜曲全集》釋出會上說。今年十月,她即將出任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決賽階段評委。

《肖邦夜曲全集》這部專輯脫胎於陳薩

2019

年的

肖邦夜曲

全集鋼琴獨奏音樂會。國家大劇院鋼琴系列專案負責人張斯堯在活動現場稱,早在

2016

年,在國內音樂市場大家還在喜歡熱鬧的、討巧的曲目時,陳薩就開始做德彪西《前奏曲》全集音樂會,後來又做了肖邦《瑪祖卡舞曲》全集和肖邦《夜曲》全集音樂會。

藝術家是領先於市場的,

張斯堯說,今天的聽眾再去看全集型的演出已經不會感到驚訝了。

談專輯:

21

首《夜曲》可以被個人化重組和對待

在大眾印象裡,肖邦可能被貼上了

憂鬱

的標籤。陳薩說,大家也許可以用冷色和暖色去區別肖邦和李斯特的不同氣質,其實肖邦是一個豐富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有很多層次。

《夜曲

32

2

》是陳薩剛剛進入這一套曲目時最先接觸到的作品,她認為這首作品和肖邦晚期的《船歌》有相似之處,充滿搖曳,有著

不可預期的變化和色彩斑斕

,甚至好幾首《夜曲》的中段有聖歌的氣質,是她完全沒有料想過的精神性甚至虔誠感。

鋼琴家陳薩談《肖邦夜曲全集》:不介意自己的音樂成為背景音樂

陳薩©️環球音樂

在陳薩眼中,這

21

首《夜曲》

包羅永珍

,有不一樣的氣質,要說其共性,那就是比較

個人

”。

這意味著,肖邦寫作時不是把它們都當做沙龍音樂來寫的,有些音樂甚至不是為他人創作的。她介紹說,在不同《夜曲》中,音樂有時會很有戲劇性,有時是昂揚的,既有恐慌、遊離的音樂,也有飽含詩意的部分,還有的音樂從頭到尾都如同民謠。

在感悟肖邦《夜曲》的過程中,陳薩決定按照個人的順序錄制專輯。她介紹說,按照出版順序錄制的專輯已經有很多了。但她錄製

21

首《夜曲》不希望只尊重出版的歷史,更重要也必不可少的是尊重樂譜本身。在熟悉樂譜之後,她認為

21

首《夜曲》各自的存在狀態是可以被個人化重組和對待的。例如,專輯以《升

c

小調第

20

號夜曲》作為第一首,是因為這首作品是肖邦遺作,

有一種回顧感,像故事開始講述前做的準備。

她也會給一些音樂動機尋找同類,

覺得它們應該在一起,那是很舒服的延展方式……敘事性、幻想性、復調,流動的與靜態的,凝重的和釋然的

……”

陳薩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傳遞肖邦作品裡複雜的情愫。

在做專輯的時候,陳薩說她有自己追求和想做的事情,也希望可以帶給聽眾不同的東西,但那之後會發生的事情無法預知,只能

“let it be”

(隨它去)。當被問及會不會擔心自己的音樂淪為娛樂消遣時的

BGM

(背景音樂)時,陳薩說,音樂在每個時代都具有娛樂性,

我不介意音樂成為

BGM

,因為音樂不是必須是某個形態,它影響人的聯結的方式是微妙的。

而且,只要永遠有少部分人把音樂當作信仰和精神食糧,音樂就會生生不滅。

談肖賽:一些標新立異的彈法討巧而不夠真誠

陳薩和肖邦的緣分很早就開始了,她參加第

14

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是在

2000

年,那一年她獲得了第

4

名的成績。在

2021

年的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中,陳薩將作為評委去往華沙。在活動現場,她也說起了自己對比賽的理解:現在音樂的比賽越來越多,也可以給參賽者帶來機會;參加比賽對參賽者積累曲目、積累高壓之下的舞臺經驗都有幫助,還會給選手帶來更多的舞臺和展現自己的視窗,給年輕音樂家事業上的幫助。

鋼琴家陳薩談《肖邦夜曲全集》:不介意自己的音樂成為背景音樂

《肖邦夜曲全集》

陳薩 環球音樂2021

陳薩說,身為評委,自己會帶著對音樂的期待值去聽,在心態上也會感到緊張。而且由於比賽人數和曲目的情況,評委也可能產生審美疲勞,

但只要遇到真正有閃光的音樂,就會被音樂的精氣神瞬間點亮,會醒過來。

而她對參賽者的建議是

雖然參加比賽精神壓力會很大,但還是不能夠帶著被評審的心態去演奏,而是要去展現自己的音樂。

作為評委,她對參賽選手的期待是

有個性的演繹

,這也是一個尺度的問題。因為不同作曲家可以接受詮釋的界線不一樣,

有些作曲家的線可以往下調整,甚至會變成虛線,有些則不能。好的演奏是能夠把對作品本質的理解和自己的個性結合得最好的。

市面上想要獲得關注的音樂家很多,有時候會聽到一些為了討巧去彈的做法,陳薩說,

有些標新立異、為了創新而創新的彈法是討巧的。有些是為了‘這樣更好聽

’而

進行了設計,已經偏離了真誠。

她說,音樂家希望被關注是沒有錯的,但具體用什麼方式是需要考慮的,不能違背藝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