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作為巫巴人文景觀的代表,湖北恩施大峽谷,重慶武隆天坑、奉節白帝城、巫溪寧廠古鎮、巫山大昌古鎮,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它們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只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重慶東部地區自駕路線示意圖我們沿著大寧河沿江行駛,導航儀把我們帶到了並不起眼的後溪河,這裡也是著名的寧廠古鎮所在地,儘管這座有著4000多年製鹽歷史的古鎮,早已失去了曾經的繁華和榮耀,但這裡的人文氣質依然存在。一面標有“小心通行”的鐵索橋,孤零零地懸掛在河流上,以及黑灰色調的破敗民居,這就是我對這座因鹽而興也因鹽而敗的古鎮第一印象。

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如果你願意停下車來在古鎮走走,發現從河的北岸可以窺探到大部分古鎮的樣子,河岸邊有許多古舊的吊腳樓,房子看上去就像棚戶區裡的危房,其實它們非常地堅固,不過在歷經數百年的風吹日曬之後,其中一些已經無法居住了。

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跨過那座提示“小心通行”的索橋之後,就是古鎮的中心區。古鎮的主街道並不寬敞,最狹窄的地方僅僅能容納兩人並行。古鎮裡的老街大約是沿著後溪河的水道蜿蜒三四公里的樣子,所以一直以來被當地人稱為“七里半邊街”。雖然老鎮的繁華不在,但氣質猶存,尤其是分列在老街兩側的那些純木質結構的老屋、小院,別有一番風韻,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悄悄走進去探訪一下,但不要打擾了屋主的生活就好。當然,街道兩旁也有一些水泥磚瓦的房子,那都是解放後到二三十年前修建的建築,其中還有一座是雕刻有五角星的供銷社房屋,具有很強的年代感和時代感。

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與寧廠古鎮相距大約2公里左右的琳宮,作為一個典型喀斯特地貌溶洞,盡顯天工造物之美,令人讚歎不已,它也是靈巫洞景區中最美的一處溶洞。一進入洞內,大家幾乎同時被裡面的景象驚呆了——讓人炫目的色彩就如同某個油畫家的巨大調色盤一樣,而且幾乎在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完全不一樣的畫面,我們舉著照相機幾乎在原地站著不動,只要調整機位就可以拍到效果完全不一樣的照片。洞內各種各樣的鐘乳石筍呈現著奇形怪狀的造型,但看上去大多數都很精緻。

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懸棺,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或者親眼看到過,這是我國古代少數獨有的一種墓葬形式,多見於四川、廣西、雲南、湖南、江西、福建、湖北、重慶等省份。我國許多民俗學家和考古學家,對其中一些地理位置奇特的懸棺地點進行了很多年的研究(例如,江西龍虎山懸棺),但對它們的形成以及建築過程,至今幾乎還是未解之謎。我們此行裡來到巫山小三峽,同樣遇到了懸棺之謎。大寧河從這裡匯入小三峽,並於風光秀麗的山巒之間形成了一條平靜的水道,在河道外的巖壁上至今還保留著世界文化史中的一項奇觀——巫山小三峽巴人懸棺。

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乘遊艇進入小三峽區域,入口遇到的“第一峽”就是著名的龍門峽。這裡高峽平湖,水流平穩,兩側被刀削斧砍一樣的峭壁所包圍。船出龍門峽,進入在龍門峽和巴霧峽之間,偶爾可見灘地或半島。船上的嚮導說,這片水域在沒有達到標準蓄水水位(175米)之前,還可以看到灘地、半島,但現在我們能夠感覺到的,只是一片規模更大的湖區,可能比北京的著名皇家園林頤和園還要大很多。

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當遊船駛入巴霧峽後,我們看到了傳說中的崖壁懸棺。懸棺的所在位置山勢陡峭、絕壁千仞。據說,千年前的古人普遍施以懸棺墓葬的方式,其真實意義在於“死不落土”。當然,也有學者認為這種懸棺墓葬的方式追求的是“彌高者以為至孝”。

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一船的遊客一邊聽著嚮導的講解,一邊凝視著崖壁上的懸棺。真的想不通,古代人在吊裝、運輸等生產技術極不發達的情況下,到底是怎樣把這些沉重的木棺安放到高高的懸崖峭壁上的?對此,其實有著許多種說法——堆土法?漲水法?還是地質變遷的原因?當然,最終都被學術界全部否定,因為沒有一個結論能禁得住推敲。通常來說,造成木棺腐朽的主要原因是高溫、高溼的氣候環境。所以千百年前的巴人懸棺到今天都能能儲存完好,說明與巫山特有的山水、特有的氣候有著重要聯絡,也因此演繹了巫山小三峽巴人懸棺的千年不解之謎。

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在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了巴人懸棺之後,大家帶著重重疑問返回了巫山碼頭。從這裡我們可以直接換乘快艇,趕往位於大寧河巫山巫溪段上的另一座著名古鎮——大昌古鎮。快艇再次穿越小三峽將我們送往大昌古鎮,全程30 分鐘,讓巫山到大昌古鎮接近4小時的車程相形見絀。

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如今大昌古鎮的居民依然保持著慢節奏的生活,孩子們嬉笑打鬧,老者們有著自己的日常消遣。綠樹掩映之中,我抬頭看著街邊民居屋簷的馬頭牆設計,彷彿穿越到了江南地區的水鄉小鎮。細細地觀察古鎮建築的規整和精美,清冷色調的高牆承載著久遠的回憶,這背後所代表著的是當地人特有的生活態度,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城下、長江邊,氣勢恢宏的長江水給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氣吞山河之勢,也有著水草一般的韌勁。關於小三峽段的旅程暫時告一段落,但對我來說,關於巫巴的歷史和各種謎團卻剛剛展開,也許不久之後我還會重訪這片神秘的土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