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逐漸消失的文化七:(傳統武術)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傳承下來的國度,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傳統文化,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們很多傳統都在逐步的消失。

本人不是什麼傳統文化的傳承人,但是看著逐漸消失的文化和傳承深感痛心,願用一支禿筆整理一些傳統文化中消失的或者逐漸消失的,告慰先人

上篇寫了地名文化,這篇我們談談傳統國術(拳術)。

作為一個80後,從小看著霍元甲等武俠片長大,從小就有個武俠夢。降龍十八掌,九陰神功,九陽神功等等哪個男孩子小時候不會biubiubiu幾下,又有哪個男孩子敢說自己沒有做過大俠的美夢,除暴安良,抱得美人歸。但是等我們長大了發現武俠片裡都是騙人的,沒有內功,沒有降龍十八掌,大俠夢破滅了。

那麼有沒有武術呢?客觀的說有,傳統的也不叫武術,叫

“鬥(鬥)”

術,後來叫手搏,民國開始叫國術—武藝,武術只是現代的叫法,附會於“止戈”二字(為了方便下面整理,還是統一叫武術)。傳統的武術開始流傳於軍隊和三教九流之中,沒有電視裡的那麼神奇。

武術早期起源於動物的模仿,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這裡的禽可以理解為模擬動物的方法擒拿。華佗的“五禽戲”更是模仿

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而成。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有“

鬥”字,可以理解為兩個人用手互相搏鬥。到始皇時代,三教九流諸子百家開始了“手搏”時代。

《史記·律書》記載:“夏桀、殷紂,手搏豺狼,足追四馬,勇非微也。”

《孟子·盡心》:“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可以說這個時期的格鬥技術已經達到了現代人無法理解的高度,畢竟我們很難理解空手打虎的英勇。

再說一個名人,只要上過學都知道的歷史人物——孔子。

《列子·說符篇》記載:“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

“。《淮南子·主術訓》也記載:“孔子之通,智過於萇弘,勇過於孟賁,足躡與郊菟,力招城關,能亦多矣”。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夫子不僅智慧高,而且力大無窮,跑的過野兔,打的過最厲害的勇士。

到了近代,真正的國術大師也有不少。知道霍元甲的不少,但是知道”

玉面虎“韓慕俠估計不是很多,畢竟電視劇中以韓慕俠為主角的不多。韓慕俠在

黃埔軍校任首席國術教官,打死天津擂臺俄國大力士。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他有個徒弟叫周翔宇。韓慕俠曾感慨地說:“翔宇年少志高,深謀遠慮——我教他怎樣強身,他卻教我怎樣做人。” 如果沒有真才實學,你覺得

周翔宇先生會跟隨韓慕俠學武?

各種資料證明了傳統國術的存在,那麼為什麼現代國術逐漸消失了,從武術變成了”舞術“了呢?其實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槍械逐漸替代了傳統的長短兵器走上了戰爭的舞臺,國內社會穩定,國術已經從過去的軍隊必須練習的內容變成了現代的輔助,社會上也不需要靠打架來維護自身的安全了,所以武術沒落了。

建國以後,國家體育總局在賀帥的領導下進行了大規模的傳統武術搶救性挖掘保護工作,很多拳種的老拳師都留下了珍貴的影片資料。現代隨著世界各國的交流,很多外國人大規模的開始來國內學習傳統武術,但是武術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保護武術是我們的責任,希望更多的人重視傳統武術,不要沒事學那些舶來品。

下篇談談我們已經漸漸遠去的傳統習俗。希望大家點一下關注,一起探討。

本文在大魚號唯一發布,轉載請註明。

那些年我們逐漸消失的文化六:(聲音印記)

那些年我們逐漸消失的文化五:(地名文化)

那些年我們逐漸消失的文化四:(中式傳統婚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