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釋出會上的 三大 焦點: 芯 字號

3月底兩天的小米釋出會,從一開始外界期待的晶片到小米摺疊屏的MIX系列再到最後一天前夕傳出的造車。小米用一波波拉滿預期的未知產品,一步步將冗長的兩晚釋出會打造成了中國版科技春晚。

手機圈熱議小米“安卓系列”的高階手機;家電圈熱議小米全屋智慧的高階產品;汽車圈熱議小米100億造車夠不夠;晶片圈爭吵影像級ISP晶片是不是耍猴;設計圈爭論200萬新logo值不值。

有網友評論說:在這場釋出會的策劃上,小米跨界學習了美團“高頻帶低頻”的商業模式,試問單一來看,哪個圈子的獨立釋出會能夠達到這種曝光度。

根據百度指數、微信指數顯示來看,在釋出會的兩天時間裡“小米”的熱度都衝上了最近一年的最高峰。

無疑,這場釋出會是成功的。如今回顧來看,這場釋出會小米釋出了什麼反倒沒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全網熱議下的小米。雖然不能說一場科技春晚帶貨無數,但是至少也收穫了無數路人對於小米造車夢的好感。

同時這場釋出會也是極具價效比的,透過聚合釋出會,小米以核心手機圈子作為傳播冷啟動的使用者群起點,終止於雷軍十年重新創業的小米造車夢,實現了全網不分圈層的曝光度。

只是一方面依靠頗具價效比的聚合釋出會出圈獲得路人的品牌好感,另一方面同樣因為價效比薪酬,雷軍的微博正在被小米的核心使用者群—米粉們攻陷。

小米造車,米粉造反

3月30日晚間,雷軍在小米釋出會最後半小時披露了關於造車的心路歷程。雷軍表示,他願意押上人生全部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造車將是其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創業專案。

關於為什麼下定決心all in造車,雷軍表示釋出會前小米官微做了調查,有兩萬人參與,92%的人表示,願意買小米的車。

隨後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上,網友們戲稱“雷布斯”變成了“雷斯克”,媒體將小米的造車情懷總結為“為米粉造車”。

只是3月底小米為米粉造車官宣沒多久,4月初同樣在微博,米粉們卻開始造反了。

這對於主線手機業務衝高端、支線業務全面開拔造車的小米來說,並不是一個好訊息。雪上加霜的是,這個不好的訊息是從小米的起家之本MIUI系統上爆發出來的。

小米造車釋出會以後,在微博擁有2000萬粉絲的小米集團CEO雷軍的微博就開始因為MIUI問題被米粉們攻陷了。

隨手點開雷軍4月份以來的微博,評論區高贊留言裡總會夾雜著“MIUI Bug多,撤掉MIUI負責人金凡,MIUI不管了嘛”等等關於MIUI系統問題的反饋和抗議。

如此大規模的集中抗議背後是MIUI系統作為俘獲第一代小米使用者的殺手鐧,如今正在被米粉抱怨系統Bug太多。

對於Bug問題,4月7號B站數碼區UP主木羽說科技釋出了一則《小米高階路的最大障礙——MIUI》的影片,影片中細數了MIUI使用中遇到的問題,還稱MIUI現在已成為小米衝擊高階市場路上最大的障礙。

截止到目前(4月17號),該影片以近189萬次的播放量,1。3萬個彈幕,2。1萬條評論的資料成績被B站107期每週必看收錄,此次事件也被網友稱為MIUI系統問題第一次進入官方視野的暴雷。

B站MIUI系統問題引發網友熱議以後,小米官方作出迴應並將系統 Bug問題主要歸因於安卓的大版本更新。

不過有網友發現,儘管大版本的更新,不可避免會出現Bug。但是在Bug的解決速度上,此次MIUI表現拉跨。

一般來說,為了減少手機系統的更新Bug,業內主要採取兩種方法:一種是上線前的大範圍內測修補提高穩定性,另一種更重要的則是上線後的及時修補維護迭代。

大家一直以來戲稱:“只要修復更新快,使用者吐槽就跟不上。”那麼這次MIUI修復的速度怎麼樣呢?

相比以往小米歷史上其他系統版本的維護迭代更新速度基本保持在3個月左右,如今的MIUI 12。5從去年釋出到現在,近4個月時間過去,早期的Bug問題沒有解決,近期的Bug也越來越多。

速度慢,Bug積累越來越多,也是此次米粉大規模抗議的主要原因。時間拖這麼長,Bug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是小米自己不知道嘛?

目前來看可能並不是,比如在最新發布的兩部高階之作安卓機皇小米11 Pro和安卓之光小米 11ultra都沒有搭載MIUI 12。5。

按照慣例,高階頂級硬體+最新版本的系統才等於高階手機產品。然而此次MIUI最新版本並沒有在小米最新版本的高階手機產品上出廠預裝,顯然MIUI最新版本的系統不穩定,官方是知道的,但是卻一直難以解決。

為什麼難以解決?在此次MIUI暴雷發酵的起點—關於MIUI系統問題彙總的B站爆款影片下方,一位自稱小米研發員工的網友高贊留言表示:MIUI現在的問題是由於小米薪資低,留不住人才,以及不斷增加新功能無暇顧及程式碼的整理與最佳化。

不過對於此事,小米官方目前並未做出迴應,如果此事為真,這樣來看眼下MIUI系統研發部門可能正在面臨兩方面的困難:一方面是招人難,版本更新功能過多,人不夠用無暇顧及;另一方面是薪酬低,人才外流,難以快速解決問題。

不管哪個原因都說明小米MIUI系統研發部門目前薪酬吸引力不足,招人難,易流失。雖然薪酬吸引力不足,但是小米並不缺錢,至少從公開賬面上來看,雷軍表示小米成立十年以來,攢了1080億,所以才敢造車。

造車不缺錢,但是人力成本投入上講究價效比,這可能是小米一直以來的薪酬模式。

一線的聲望,二線的薪酬

作為一家以售賣手機為主營收入的硬體廠商,在2018年的IPO招股書上,雷軍寫的是:小米是一家以小米、智慧硬體和IOT平臺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如今作為網際網路公司,目前擁有近2萬名員工的小米也已躋身網際網路大廠序列。

以2020年財報資料顯示,2020年小米手機收入達1522億元,同比增長了24。6%,智慧手機出貨量為1。464億臺,同比增長了17。5%,全年ASP同比增長6。8%達到1039。8元。

這是小米2020年第一季度手機ASP上升到千元以上後,連續四個季度,2020年一整年手機業務的整體平均售價都保持在千元以上,2020年也被認為是小米擺脫價效比標籤,開始衝擊高階手機的元年。

雖然主營手機業務正在逐漸擺脫價效比標籤,但是小米員工的薪酬待遇在網際網路大廠序列仍然是頗具價效比。

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小米擁有22074名全職員工,小米的薪酬開支總額(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為人民幣99。15億元。可以推算出,小米人均年薪約為44。91萬元,人均月薪3。74萬元。

對比市面上的網際網路大廠,以騰訊為例,2020年人均月薪6。76萬元;同行業的華為,2018年就曾被報道平均年薪70萬。

如果說對比第一梯隊的大廠,對於位於第二梯隊的小米來說有壓力,那我們再來看看小米員工的漲薪空間。

雖然2020年小米員工月薪近4萬元不算少,但是根據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小米擁有18170名全職僱員,薪酬開支總額(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為人民幣83。05億元。可以推算出,小米人均年薪約為45萬元,人均月薪3。75萬元。對比來看,也幾乎沒有漲薪空間。

除了實際薪酬之外,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還有期待薪酬,一般來說期待薪酬來自於員工對於自身能力的估值+公司行業地位的溢價。

根據目前網路社交平臺的小米員工吐槽來看,一個明顯的問題是,雖然小米收入和市值水平是第二梯隊的網際網路大廠,但是小米的公司聲量和員工素質都是一線大廠的配置。

這種問題導致的結果就是內部員工感覺頂著一線大廠的名聲,拿著二線大廠的薪酬。

雖然內部沒有漲薪空間,但是外部誘惑很大。不管是長期回報的期權激勵還是短期的現金回報,從第二梯隊跳槽的小米員工都頗受第一梯隊的新經濟大廠們歡迎。

根據脈脈最近剛釋出的《人才流動與遷徙2021》報告顯示:智慧硬體公司人才流入流出中,小米集團人才流出到位元組跳動、快手、美團等新經濟創業活躍型公司居多,流入端則是以百度、騰訊等傳統大廠為主,一定程度上證明小米對於創業創新型人才吸引力下降。

同行業相比,OPPO的人才流入端則主要是來自新經濟公司位元組跳動和同業跳槽的小米集團。換句話說就是相比過去,如今位元組、快手等新經濟公司的未來比小米性感的多,同行業競爭力上相比OPPO也明顯不足。

一方面位於行業第二梯隊相比第一梯隊的騰訊、華為等大廠沒有明顯的人才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對於小米內部員工來說,也處於漲薪空間不足,內部競爭積極性有限的狀態。

年輕人看不上的股權,難有的雷式創業精神

外部沒有人才吸引力,內部沒有漲薪競爭空間。不止如此,曾經被外部商學院總結為小米模式成功原因的“股權激勵薪酬”,如今也正在喪失吸引力。

根據脈脈《人才流動與遷徙2021》報告顯示,對於目前的年輕人來說,雖然看到大廠的期權、股權會羨慕真香,但是到了自己選擇時,對於確定性的短期回報才是最為看重的。

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多發點現金,風險投資我又不是不會,自己炒股,自己選擇的基金它不香嘛。但是對於雷軍來說,用短期現金回報留下的人才卻不香。

早年雷軍在接受部落格天下專訪時,對於用人選擇曾經講過一個招人經歷。在創業早期,雷軍為了找一個硬體負責人,前前後後跟心儀的候選人談了3個月,一個星期談5次,每次談10個小時。

經過十七八次說服對方以後,最後在關於薪酬上談崩了。對方對於股份無所謂的態度,讓雷軍覺得絕望。因為在雷軍看來,如果一個人不在乎股份,只是要一份工資不錯的工作,他是沒有創業精神的。

用股份圈住人才,大家成為一條船上的人,共擔風險是雷軍喜歡的薪酬設計模式。這種薪酬體系也一直留保留到現在,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小米目前有三種薪酬制度:1。拿現金;2。拿少量的現金,大量的股權;3。拿大量的現金,少量的股權。

公開報道顯示早期有70%的內部員工選擇第二種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把現在的錢留到未來給。但是未來究竟能賺到多少,則完全未可知。

根據晚點 LatePost 2019年4月份的《小米財富金字塔》報道顯示:有員工即使2014年在小米最輝煌時期加入公司,面對2016小米下滑危機時依然會選擇離職。離職後手握4萬多期權,即使上市時全部套現,小米股票+薪水也沒有他當時的現金薪酬高。

股權繫結對於具有市場的職業經理人來說依然有限,對於更多的基礎員工來說也難以實現想象中的暴富。

報道顯示2017年加入小米選擇拿股權的基層員工,2019年時擁有2萬股左右,賬面價值大概20萬,沒有暴富甚至加起來也只是剛剛和過去幾年損失的現金持平。此時,距離小米上市9個月,員工期權解禁過去3個月。

創業早期拿股權承擔創業的未知風險,上市以後員工卻沒有獲得對應的風險回報。

如今,作為一家成立10年的成熟大廠,企業風險相對降低的同時,目前小米股權相比早期更少了些誘惑力和實際變現能力。

不過即使如此,在現金用人上小米未來可能依然不會加大投入,畢竟對於小米的造車夢來說,充沛的現金流是不允許出錯的最後保障。

只是相比已經實現財富自由的雷軍,可以大談延遲滿足、長期回報的創業夢想。目前的一個職場事實是,對於更多自嘲打工人的年輕人來說,怎麼儘量短的時間內實現自我的物質滿足才是關鍵。

全球專業招聘集團瀚納仕日前基於對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等五個亞洲運營市場的在職專業人士和企業調查反饋釋出的第14次《瀚納仕亞洲薪酬指南》顯示。

58%的求職者為了更好的薪酬待遇尋找工作,對於正在找新工作的職場人士來說,薪酬待遇是影響他們求職主要原因。

對於在職人士來說,自2017年以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考慮留在原公司的首要原因,其次才是薪酬。如今,這一情況正在發生改變,資料顯示49%的受訪者表示薪酬待遇是他們留下來的關鍵因素,這一比例在過去兩年中上升了10個百分點。

在對2021年薪酬水平預估上,69%的中國大陸求職者會尋求加薪,較2019年的資料上升了12%。其中,有39%的受訪者預計加薪幅度將超過10%,另有30%的受訪者認為加薪幅度在6%至10%,均超於亞太平均水平的兩倍。

作為一家2018年上市的公司,一方面上市以後一直低迷的小米股價需要不斷地講出新故事,幹出新業務,才能創造股價的新未來。另一方面,一直低迷的股價又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現金報酬不足的員工積極性,增加了手裡股權未來可套現的不確定性。

不過唯一確定的就是根據目前國內新能源造車三寶的創始人在創業前的情況來看,雷軍和這三位創始人都一樣,至少在全力all in前都已經實現財富自由。

對於已經財富自由的雷軍來說,all in造車實現人生最後一個十年創業夢才是關鍵。只是財富自由的雷軍全力all in造車的同時,依靠手機業務吃飯的兄弟們卻沒人管了。

雖然開展新業務造車是為了公司未來,提高公司的薪酬競爭力也是為了公司的未來。但是目前來看,宣佈全資子公司造車的小米,顯然短時間內薪酬競爭力至少不會提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