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學習基礎(新手必看)

1.1、計算機

包括硬體(hardware)和軟體(software)兩部分

程式設計

程式設計語言

1.2、IT三大定律

摩爾定律 (每一美元能買到的電腦效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

安迪-比爾定律 (描述了硬體廠商和軟體產商之間的關係,即比爾要拿走安迪所給的)

反摩爾定律(逼著所有的硬體裝置公司必須趕上摩爾定律所規定的更新速度,而所有的硬體和裝置生產廠活都是非常辛苦的)

1.3、計算機硬體介紹

馮·諾伊曼體系結構是現代計算機的基礎,現在大多計算機仍是馮·諾伊曼計算機的組織結構,只是作了一些改進而已,並沒有從根本上突破馮體系結構的束縛。馮·諾伊曼也因此被人們稱為“計算機之父”。

1.3.1、中央處理器

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作為計算機系統的運算和控制核心,是資訊處理、程式執行的最終執行單元。從記憶體中中獲取指令,然後執行這些指令。

包括:控制單元和算術/邏輯單元。

每臺計算機都有一個內部時鐘,該時鐘以固定速度發射電子脈衝。時鐘速度越快,在給定時間內執行的指令就越多。速度的計量單位是赫茲(Hz),1Hz相當於每秒1個脈衝。隨著CPU速度的不斷提高,目前以千兆(GHz)來表達。

1khz=1024hz 1mhz=1024khz 1Ghz=1024mhz

最初一個CPU只有一個核(core)。核是處理器中實現指令讀取和執行的部分。一個多核CPU是一個具有兩個或更多獨立核的元件,可提高CPU的處理能力。現在的CPU都是構建在一塊小小的矽半導體上,這塊晶片上包含數百萬稱為電晶體的小電路開關上,用於處理資訊。

1.3.2、輸入輸出裝置

輸入輸出裝置(IO裝置),是資料處理系統的關鍵外部裝置之一,可以和計算機本體進行互動使用。

螢幕解析度是指縱橫向上的畫素點數,單位是px。螢幕解析度確定計算機螢幕上顯示多少資訊的設定,以水平和垂直畫素來衡量。就相同大小的螢幕而言,當螢幕解析度低時(例如 640 x 480),在螢幕上顯示的畫素少,單個畫素尺寸比較大。螢幕解析度高時(例如 1600 x 1200),在螢幕上顯示的畫素多,單個畫素尺寸比較小。

顯示解析度就是螢幕上顯示的畫素個數,解析度160×128的意思是水平方向含有畫素數為160個,垂直方向畫素數128個。螢幕尺寸一樣的情況下,解析度越高,顯示效果就越精細和細膩。

螢幕的清晰程度其實是解析度和尺寸大小共同決定,用ppi指數衡量螢幕清晰程度更加準確。

1.3.3、儲存裝置

儲存裝置——記憶體中的資訊在斷電時會丟失。所以我們將程式和資料永久的儲存在儲存裝置上,當計算機需要這些資料時再移入記憶體,因為從記憶體中讀取比從儲存裝置中讀取要快得多

儲存裝置主要有以下三種:磁碟驅動器、光碟驅動器(CD、DVD)、USB快閃記憶體驅動器

每臺計算機至少有一個硬碟驅動器,硬碟(hard disk)用於永久的儲存資料和程式。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匯流排

可以用USB將印表機、數碼相機、滑鼠、外部硬碟驅動器連線到計算機上;USB快閃記憶體驅動器很小,可用於儲存和傳輸資料的裝置。

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

由一個有序的位元組序列組成,用於儲存程式及程式所需要的資料。

計算機就是一系列的電路開關。每個開關存在兩種狀態:關(off)和開(on)。如果電路是開的,它的值是1;如果電路是關的,它的值是0。

一個0或者一個1儲存為1個位元(bit),是計算機中最小的儲存單位。

計算機中最基本的儲存單元是位元組(bite)。每個位元組由8個位元構成。

一個程式和它的資料在被CPU執行前必須移到計算機的記憶體中。

每個位元組都有一個唯一的地址。使用這個地址確定位元組的位置,以便於儲存和獲取資料。

一個計算機具有的RAM越多,它的執行速度越快,但是此規律是有限制的。

記憶體與CPU一樣,也構建在表面嵌有數百萬電晶體的矽半導體晶片上。但記憶體晶片更簡單、更低速、更便宜。

但記憶體是帶電儲存的(一旦斷電資料就會消失),而且容量有限,所以要長時間儲存程式或資料就要使用硬碟。

1.4、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operation system,簡稱OS)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式。作業系統需要處理如管理與配置記憶體、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裝置與輸出裝置、操作網路與管理檔案系統等基本事務。作業系統也提供一個讓使用者與系統互動的操作介面。

作業系統的主要任務:

控制和監視系統的活動

分配和調配系統資源

排程操作

1.4、 全球資訊網

全球資訊網WWW是World Wide Web的簡稱,也稱為Web、3W等。WWW是基於客戶機/伺服器方式的資訊發現技術和超文字技術的綜合。WWW伺服器透過超文字標記語言(HTML)把資訊組織成為圖文並茂的超文字,利用連結從一個站點跳到另個站點。這樣一來徹底擺脫了以前查詢工具只能按特定路徑一步步地查詢資訊的限制

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環球資訊網)常簡稱為web,發明者為蒂姆伯納斯李。

分為web客戶端和web伺服器程式。www可以讓web客戶端(常用瀏覽器)訪問瀏覽web伺服器上的頁面。是一個由許多互相連結的超文字組成的系統,透過網際網路訪問。在這個系統中,每個有用的事物,稱為一樣“資源”;並且由一個全域性“統一資源識別符號”(URI)標識。

HTTP協議(超文字傳輸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它是基於TCP協議的應用層傳輸協議,簡單來說就是客戶端和服務端進行資料傳輸的一種規則。

B/S: browser瀏覽器 server

C/S: client客戶端 server

1.5、職業發展與提升

可以一直工作

1.6、學習經驗探討

看得懂不等於會敲

鍛鍊“雙核處理”,邊聽講思考,邊做“筆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