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10億獎學金漏掉了誰?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唐亞華

編輯 | 黎明

身家1782億元、排在202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前列的丁磊,又來壕氣撒錢了。

3月25日,有道精品課釋出“冠軍計劃”,拿1億元獎勵高三優秀學子。隨後,丁磊在朋友圈表示建議該獎學金追加到10億元。如此大手筆的動作引發了不少關注。

事實上,在網際網路圈,不止是丁磊,馬雲、馬化騰、劉強東、李彥宏等大佬,都曾在教育上慷慨解囊,究其原因,或許是大佬們都認識到,擁有名氣和財富是社會賦予了他們更多的信任和責任,投桃報李,將財富用在教育上,既有助於提升個人和企業的形象,做了隱形品牌宣傳,又能推動社會進步,體現人文關懷,是一舉多得之事。

拋開事件本身,獎學金在教育價值評價體系中雖然是很小的一環,但它背後是教育價值的方向標。如今,獎勵高考狀元、名校上榜生、專科競賽獲獎者,固然沒有問題,但也應注意到,學科的本質是激發稟賦,教育的本質是人點亮人,文科專業、素質評判等更多元的維度值得被納入進來。

我們的教育體系希望培養的下一代,是既能掌握學科專業知識,也能被最好的藝術和審美薰陶,還能對底層民眾的喜怒哀樂產生共情,希望他們雖身處象牙塔,內心擁抱千里之外。

如今,市面上的激勵機制在學科上盛行獎勵,在素質方面缺少賞識。教育宜多做引導慎用強制,如果在獎學金上增加更多元的激勵內容,產生的結果或許會大不同。能不能挖到金子就看選沒選對礦,每一位學子都是一塊璞玉,需要挖掘、打磨和激勵。

在教育評價問題上,就有教育行業專家建議:“擴大獎學金覆蓋面,10%的精英獎勵疊加90%的進步鼓勵更能調動學子積極性。”不管可行與否,只要有人邁出探索的第一步,這一步,或許就能成為燎原的星火。

丁磊的10億元冠軍計劃,誰最受益?

丁磊的10億元獎學金,經歷了兩次高潮。

先是3月25日,網易有道精品課官宣了一個“冠軍計劃”,宣稱要拿出1億元獎勵高三優秀學子。網易有道精品課還發表了一封深情的致高三學員的信:“書桌前的你、操場上的你、勞動中的你、砥礪拼搏的你,都是有道精品課心中的閃耀冠軍。”

從細則來看,本次獎學金主要覆蓋的是高三學生中綜合成績優異的全才、競賽比賽中單科出眾的專才,以及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的素質人才,還有成績出眾且家庭貧困的學生。

隨後在3月26日,丁磊發朋友圈宣佈,加碼網易有道精品課推出的“冠軍計劃”,設10億元獎學金,並額外提出將範圍擴大到全國初一到高二的優秀學生,同時還要“鼓勵為熱愛投入,可以幫助中國登頂某個領域的冠軍少年。”

丁磊釋出朋友圈之後,網易有道精品課隨即將計劃升級,宣佈從初一到高三所有系統班的優秀學員均可以申請獎學金。

10億元冠軍計劃一出,不少人留言稱:“承包四年學費太暖了”、“網易做教育是認真的”、“分數只是一時之得,為三石哥教育觀點贊”。

不少在讀學員躍躍欲試,湧入的新學員也必然不在少數。不難看出,借獎學金吸引一批佼佼者是網易有道的第一目的。在高考中金榜題名的學子,本身就有很高的關注度,加上網際網路大佬丁磊親自下場加碼,吸引、激勵學員,雙重名人效應下,獎學金影響力更強。

同時,不同於線上教育燒錢做廣告投放的營銷大戰,丁磊這一舉動兼具公益效益,也是丁磊一直以來傾力投入教育的表現。

網易有道從2006年成立至今,從一款查詞工具有道詞典出發,2014年正式入局線上教育,2016年將有道精品課做了全新升級,聚焦中小學課外輔導,2018年又推出了爆款智慧學習硬體有道詞典筆。隨後,丁磊將網易早期的“網易雲課堂”、“中國大學MOOC”等王牌教育產品也併入網易有道。

2019年10月,網易有道在紐交所上市時,這家網易系第一個獨立上市的公司,在不知不知覺間已經悄悄完成了線上教育全鏈條佈局,搭建起了從少兒教育、中小學、大學生到成人教育,從工具、課程產品到教育硬體的完整生態。

與線上教育領域其他企業不同的是,網易有道在公益方面頗為看重。

2018年底,一篇《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刷屏。文章說的是貧困地區的學生透過一塊螢幕,與城市知名高中同步上課,最後提升了成績,考上名校,改寫了自身的命運。報道一出,丁磊受到觸動,這也與他多年來提倡的科技+教育的理念暗合,他當即宣佈捐出1億元來支援更多學校落地此模式。

從2019年起,網易公益教育網課班大範圍落地,目前已經進入全國10多個縣、超過300所學校,上萬名學子受益。2020年9月22日,網易公益“一塊屏”教育扶貧試點落地湖南省邵陽縣,把軟硬體結合的智慧化教育內容和裝置捐贈給當地10所中小學。

所有這些舉動,都是丁磊教育價值觀的體現。他曾說:“全世界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教育。”他“要把最頂級的學區房開到線上,讓知識無階層流動”,用AI+教育真正實現教育公平,讓中國處處都是學區房。

教育是個週期長、回報慢、投入大的行業,在過去幾年行業燒錢大戰中,網易有道也身處其中,面對激烈的競爭,網易有道同樣在虧損。不少人好奇,網易遊戲做得風生水起,丁磊是個精明的商人,電商、音樂也都是大市場,而對於短時間內不賺錢的線上教育,丁磊為什麼願意持續加碼,不遺餘力地為網易有道站臺?

事實上,給社會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才是企業商業價值長久的保障。這其實也是丁磊愛財但取之“有道”的另一種詮釋。

大佬愛為教育撒錢,卻忽視了這一點

不止是丁磊,網際網路大佬向來愛透過公益活動來給自己和企業的形象加分,他們首選的領域就是教育。馬雲成立馬雲基金會,劉強東給母校捐款,馬化騰的騰訊投資了猿輔導、VIPKID等企業。大佬熱衷於做教育投資,方式不一,但都是助力教育行業、惠及廣大學子的舉措。

其中給母校捐款是最普遍的方式,比如:2013年雷軍給母校武漢大學捐了1000萬元,設立“雷軍獎學金”,2016年再次捐贈99999999元,用於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和開展交叉前沿科學研究;2017年,劉強東向母校中國人民大學捐贈3億元,設立“中國人民大學京東基金”,主要用來支援學科建設和理論技術研究。

2018年4月,李彥宏夫婦共同向李彥宏的母校北京大學捐贈6。6億元,聯合成立“北大百度基金”,主要用於人工智慧和相關學科的研究和探索;2018年9月,深圳大學35週年校慶時,騰訊4位創始人馬化騰、張志東、陳一舟、徐晨曄聯合向深圳大學捐贈3。5億元,設立深圳大學人才基金;馬雲曾給紐卡斯爾大學捐資2000萬美元設立馬雲-莫里獎學金專案,給符合條件的學生1。5萬澳幣的獎學金。

中華教育改進社副理事長蔣永紅指出,企業、個人、第三方機構推出的獎學金,有社會公益的性質,有結合社會精英的關注度來擴大品牌宣傳的作用,也向全社會宣揚企業或個人的價值觀,是一件利好多方的事情,值得肯定。

這種獎勵,透過“真金白銀”來實現,不過,如何評選、頒給誰,似乎一直是件有爭議的事。

蔣永紅告訴深燃,現在的獎學金體系的缺點在於:

第一、企業、個人等捐助的獎學金,大部分更傾向於綜合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很多家庭貧困的學生,一邊生活,一邊求學,和富裕家庭學生去競爭本身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第二、如今的獎學金大多依託某個競賽發放,但文科類全國性競賽太少,對文科生也很不公平。

獎學金制度的形成有歷史原因,“首先是人才比較稀缺,外界看到人才總想給他們更好的環境,而過去的人才評價體系,主要參照分數,覺得成績越好,發展的潛力可能就會越大。獎學金更多的是為了給人才營造更好的環境,這是精英教育的普遍做法。“蔣永紅說。

所以,這樣的價值觀下,就出現了獎學金評價標準單一、覆蓋範圍不全面的普遍現象。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特別突出的人才,就沒有相對應的激勵機制設定,這就會漏掉很多同樣優秀的學子。

2012年,劉強東在母校中國人民大學設立了1000萬元助學金,用於資助考上人大的貧困學生,但一兩年之後,人大負責人找他,說助學金不好發,申請的人很少。因為上了人大的學生中貧困的很少,來自農村的可能連30%都沒有。另外,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等設立的獎學金,也多偏向計算機、前沿科學等理工科專業。

不止是獎學金,各項高考加分政策、社會公益基金等,不少也存在這型別情況。

獎學金背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獎學金,其實更多的是一個導向。獎學金背後,是整個社會人才標準價值體系的問題。激勵措施是家長和學生的風向標,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今的社會需求下,應該鼓勵什麼樣的人才?

很多國際頂級名校招生標準裡就明確寫著要求:健康的身體、頂尖的成績、陽光的心態、優雅的談吐、豐富的興趣愛好。事實上,一個人才,首先需要的是健康身體和健全人格,然後是精於某些專業。

2019年1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這“五唯”是當前教育評價指揮棒方面存在的根本問題,要把教育評價改革作為“最硬的一仗”來推進,從根本上扭轉功利化傾向,從根本上祛除浮躁之弊,還教育清靜、清爽、清新之風。

這也正是獎學金以及教育評價體系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在這件事上,全社會能做的其實還有很多。蔣永紅認為:“首先要保證獎學金的覆蓋面足夠大,第二,儘量讓獎學金評選不要那麼剛性,不要一刀切,要有彈性,還要有更專業的評判人。”

他舉例,假如文學專業學生寫了很多文學作品、美術類學生開了個人畫展、社會學專業學生做了很多有益的社會實踐,都應該給予獎學金激勵。獎學金應該有的導向是,學生要積極地參與、克服困難、努力學習、尊重知識、尊重專業,而不僅僅是追求獲得某些榮譽。

“我們在評價的時候,增加一個變數——家庭環境的變數。給高中生的激勵,一方面鼓勵學生提高成績,另外一方面要保證學生不因為經濟問題輟學,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哪怕他是差生,他可能克服了很多困難才考到對應分數,在跟優等生同等情況下他可能一點都不差,獎學金要敢於在這些學生身上冒險。”蔣永紅說。

他解釋,如果按照重點大學和專科競賽的標準去發放獎學金,可能會有10%的覆蓋面,也就是說,90%的學生不會受到獎學金的引導,因為他們可能考不上名校,拿不了獎牌,也就不會為此努力,更無法得到獎學金的幫助。

“我更傾向於10%的獎勵給拔尖的學生,90%以助學金的形式發放,更具慈善性,這樣每個人都有上進的動力。至於考核方法,可以用增值評價法,透過前測和後測,來衡量學生一個階段的進步。”蔣永紅對深燃說。

此次,網易有道精品課的“冠軍計劃”擴大了被獎勵群體的覆蓋面,將初一到高三的學生全部納入在內,增加了德、智、體、美方面的標準,另外,丁磊還特別強調了“分數只是一時之得,要鼓勵全面發展,也要鼓勵那些願意為熱愛投入,可以幫助中國登頂某個領域的冠軍少年。”

不看一時之得失,鼓勵為熱愛投入,丁磊在原有的評價標準上增加了更廣泛的維度,這可以說是在現有的激勵機制下向前邁了一步。深耕教育多年的丁磊,再一次展示了他對教育的理解和態度。

對市面上的企業、教育機構、公益組織來說,從獎學金做起,從教育公益做起,或許是我們能為培養更多元的人才邁出的第一步。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