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電影院》人為什麼要離開家鄉?

有一些電影題材經大師一拍,就不再留給其他人空間了,比如越獄題材的《肖申克救贖》,前無古人,難有來者;而有一些電影題材,大師、商業導演、年輕者都能拍攝出優秀的作品,比如鄉愁四溢、情侶離別、愛情錯過之類的,題材大眾但常拍常新,而且觀眾可以從任何角度,確切地說從自己的角度理解之,《天堂電影院》就是這樣的作品。據說歐洲、亞洲、美洲等不同地區的觀眾,看到的都是不同的版本,所引發的共鳴也相當不一樣。

電影故事梗概:小鎮青年多多喜歡放電影的工作,於是,跟著師傅弗萊多學習放映電影。在一次事故中,師傅雙目失明,多多承擔起放電影的工作,並展現出驚人的電影天賦。弗萊多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堅持鼓勵多多離開小鎮,去羅馬尋找機會,並且利用約會時間差,破壞掉多多的初戀,幫其拔掉最後一根心裡的雜草。

基於強大的電影天賦,多多在羅馬發展得順風順水。三十年後,他已經成為舉世聞名的大導演了,但從未再度回到小鎮。後來,因師傅佛萊多去世,多多回小鎮參加葬禮,再次見到自己的初戀。。。從而得知三十年前的那場約會是被人蓄意毀滅的,也正因如此,多多和戀人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但多多毫不避諱地認為:戀人依舊美麗。

《天堂電影院》人為什麼要離開家鄉?

指明路燈,人生需要怎樣的導師?

按照世俗的角度講,多多的人生無疑是成功的,舉世聞名的大導演,可謂是名利雙收,他不僅把天賦發揮到淋漓盡致,而且獲得大量物質供應和精神享受。三十年來,多多和很多女人交往過,但一直沒有結婚。說得正面一點兒是多多心裡一直裝著小鎮上的初戀情人,說得齷齪一點兒就是:大導演有了更多的婚姻選擇權,會有更多的女演員撲面而來。即便是在小鎮上同初戀重逢時的那句:你依舊美麗,也夾雜著“略帶不潔”的情愫,畢竟,昔日的初戀情人早已嫁人,而且女兒也亭亭玉立。復燃感情註定要有違正常理法。

《天堂電影院》的經典之處在於,它並沒有一味地渲染“錯過初戀“的遺憾,而是用一種相對open的方式,讓觀眾自己思考進而引發更深刻的討論。

如果把人生看做一部電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導演。這意味著,人生都是自己創作出來的,也就無所謂對錯,但自己的人生要走成什麼樣兒,則取決於個人思想,也取決於漫漫人生路上的導師。在本部影片中,弗萊多就是多多的導師,不是生父,勝似生父。最早,他教多多放電影、剪輯電影,在其意識到多多之天賦時,毅然地要求其離開小鎮。糾結的情感中,誕生了兩句經典臺詞:去羅馬吧,這個小鎮被下了詛咒。這句臺詞表明弗萊多已經看到小鎮的生活的巨大弊端,更會抑制多多的天賦;還有一句則是:我不希望天天看到你,我希望天天聽到有人討論你。如此對白,真實而深刻地反映出全天下父親的矛盾心理,同時,也給懵懂青年們以“四海為家”的勇氣。毫無疑問,弗萊多早期的激勵成就了年輕的多多,是其成長路上,最耀眼正確的明燈。至於因此搭上的遺憾,只能算作人生的插曲。

當然,我們也可以虛構多多另外的人生版本:留在小鎮,與初戀結婚,然後平淡地蝸居於小鎮。事實上,如此的人生版本,不僅失去了波瀾壯闊、聲色犬馬,而長時間的平淡生活,也會令家鄉不甚美好。或許,這正是大家“衣錦離鄉”的理由吧。

四海為家,如何安置我們的鄉愁?

《天堂電影院》有意識地渲染初戀之美好,但卻無意倡導觀眾們都去迎合小鎮生活,畢竟,多多在羅馬的成功會刺激到很大一批人。電影裡的背景小鎮是義大利的西西里島,那裡唯一的影院取名叫做“天堂電影院”,記錄著小鎮居民的喜怒哀樂和生活變遷。同時,天堂電影院也是禁錮的象徵,電影在播放之前都要經過稽核,並毫無妥協地刪掉熱烈親吻的鏡頭。弗萊多每天都要剪輯這些鏡頭,從而深刻地明白:小鎮生活就好像是電影天賦的緊箍咒。影片結局時,多多回歸小鎮,看到這些被減掉的鏡頭,內心也是五味雜陳的,導演似乎也藉此向觀眾隱晦地表達:只有離開家鄉,才會有機會看到更好的生活。

關於鄉愁的優秀電影不勝列舉,一方面是因為容易引起大批觀眾的共鳴,另一方面則是鄉愁話題有著非常廣闊的外延空間,只需要稍稍加工,就能出現好的作品。還有,鄉愁是古今中外都非常普遍的事實:古代人的時間很慢、車馬很慢,有人因此永遠留在故鄉,也有人因此再也回不到故鄉;中國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地區經濟差異明顯,年輕人尚來不及思考人生的意義,就匆匆踏上去北上廣的高鐵,或掙扎地生存下去,或夢想著攢夠錢衣錦還鄉。顯然,這兩條路都不容易;相比之下,《天堂電影院》反映出的歐洲鄉愁則稍有不同,年輕人生活在故鄉小鎮,安逸恬淡,衣食無憂,但卻不能發揮天賦。影片傳達出的價值觀:離鄉並非源於生活所迫,而是想變成更好地自己。這一點是非常值得中國思想家借鑑的地方。我們離開家鄉有各種目的:因為國家、因為企業、因為生計、因為家庭,但就是不會為了變成更好的自己。顯然,這是整個中國文藝,甚至整個中國社會都要惡補的價值觀。

史鐵生說:故鄉不止於一塊固定的土地,而是一種遼闊無比的心情,一旦這種心情被開啟,我們就已經回到故鄉。如果僅僅把故鄉侷限到一塊土地,那麼,我們將無法安置鄉愁,更不會培養出“四海為家”的勇氣,同時,也就失去更多的人生可能性。(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