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釋出Fuchsia,華為力推鴻蒙,未來作業系統之戰開打

5 月25 日,Google研發了5年之久的新作業系統——Fuchsia OS,終於有了承載的消費類裝置。據關注於Google有關新聞報道的9to5Google。com報道,Fuchsia OS已經推送到2018 年釋出的初代Nest Hub 智慧顯示器,更新後的Nest Hub 不會有任何功能上的改變,但是系統底層將由基於Linux 的Cast OS 變更為基於“Zircon”微核心的Fuchsia OS。

隨後,Google Fuchsia OS 專案技術負責人Petr Hosek 在Twitter上轉發了9to5Google。com的這篇報道,並且評論:“我們不是每天都會發布新的作業系統,但是今天我們真的釋出了。”

Google釋出Fuchsia,華為力推鴻蒙,未來作業系統之戰開打

再看此前“料事如神”的彭博社(Bloomberg)早在2018 年就釋出了一份報告,預測Google將在三年之內首先在聯網的家用裝置上釋出 Fuchsia OS。如今預言應驗了。當時彭博社還預測,Fuchsia OS將在2023 年大規模拓展到智慧手機和膝上型電腦領域。要知道,Fuchsia OS做到了同時支援X86和ARM架構。據外電報道,三星正在與Google合作,開發基於Fuchsia OS的智慧手機。

據瞭解,Fuchsia OS的核心獨立於硬體規格,使用模組化方法,這意味著它將不再是一大堆程式碼,而是能夠分割成多個元件,OEM廠商能夠根據裝置選擇相應的功能。僅僅透過更新元件就可以新增新功能。

由此可見,Fuchsia OS其實承載了Google在物聯網時代的雄心:要用一個統一的作業系統,實現所有物聯網裝置之間的互聯,並讓它們協同工作。

Google釋出Fuchsia,華為力推鴻蒙,未來作業系統之戰開打

Google的釋出時間可謂精準,要知道,同樣也是在5月25日,華為宣佈將在6月2日召開鴻蒙產品釋出會。業界普遍預計,此前只用於智慧屏和少量家電類產品的鴻蒙作業系統,將全面推送到華為智慧手機、Pad等更多產品上面。

熟悉鴻蒙作業系統的同學們都知道,鴻蒙作業系統採用的微核心、訊息匯流排、模組化、開源、可用於智慧手機以及多種物聯網裝置等特點,與Fuchsia OS可謂不謀而合。不過,鴻蒙作業系統的推廣速度似乎要比Fuchsia OS更快一些:除了已經搭載到一些第三方智慧家居產品之外,預計很快將推送到幾億部華為智慧手機當中。有了智慧手機這個關鍵的控制中樞,未來鴻蒙作業系統向物聯網裝置的普及速度也有望加快。

不過,我們從鴻蒙作業系統在推廣中的各種水土不服,也看到了過去更擅長做硬體的華為,在拓展軟體生態系統上的能力還有待提升。例如,早在2019年8月9日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就正式釋出了鴻蒙作業系統,並宣佈將其開源,提供給廣大軟體開發者使用。可是隨後卻一直沒有下文,這也引發了不少軟體開發者的不滿。直到一年又一個月之後,藉著釋出鴻蒙OS 2。0之際,才終於實現了開源。

Google釋出Fuchsia,華為力推鴻蒙,未來作業系統之戰開打

不是華為人不努力,也不是華為人做不出來。實際上,如今的華為擁有好幾萬人的軟體開發團隊,吸引了全球頂級軟體架構師加盟,加上足夠的努力,有什麼軟體做不出來?

問題還是在於做硬體和做軟體的思維模式有差別。華為過去這麼多年,更擅長做的是硬體整合商,將晶片、板卡、螢幕等各種硬體“攢”起來,當然其中也有很多華為自己開發的軟體,然後以“黑盒子”的形態提供給客戶。這裡面,關鍵要做到的,是低成本和高效率。

如今,華為進軍軟體領域,當然不會滿足於成為像IBM、埃森哲那樣的軟體整合商,而是要成為微軟、Google那樣的平臺型軟體廠商,這就要求華為同樣也能夠搭建整套的生態系統,讓海量的開發者加入併為平臺“打工”。

對於這一點,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看得也很清楚。在今年4月與公司部分科學家和軟體專家的座談會上,任正非指出,關起門來做軟體是沒有希望的。開放思想,善於合作與投資,用好全球先進的科技力量,不要對可獲得的先進思想和前沿技術視而不見。

“當前美國正在‘收網’,走封閉道路的時候,我們更要以開源、開放來應對‘閉關鎖國’。軟體技術要服務世界,生態也要適應擁抱世界。”

Google釋出Fuchsia,華為力推鴻蒙,未來作業系統之戰開打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時Google加速Fuchsia OS的推廣,其實對於華為推廣鴻蒙作業系統也是一個激勵,它會讓華為明白:既然已經橫下一條心要做軟體,就得拿出做軟體的樣子出來。

我們期待轉變觀點之後的華為,能夠幫助鴻蒙作業系統成為面向未來的作業系統,讓中國軟體也能夠真正佔據全球軟體的制高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