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定義成功與失敗的

歸因理論

是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之一,歸因是指觀察者從他人的行為推論出行為原因、因果關係。歸因理論是研究人們如何做出歸因,以及為何在某情況做出某種歸因,在另一情況做出另種歸因的理論。歸因理論的假設是建立在個人隨時向重建認知平衡的慾望之上。主張當人們發生言行脫序狀況時,會主動運用存在腦中的認知為自己提出原因,或為別人找理由。

你是如何定義成功與失敗的

外部因素

為啥在出問題時,人們總是怪罪外部環境因素呢?分析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種可能。

心理上的感受有關

如果歸罪於自己,會產生一種負疚感,心情肯定會不太爽;而歸罪於外部因素,則可以逃避這種負疚感,自我感覺會好一些。

幼年時期的教育有關

比如經常注意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學步的小孩,如果不慎撞到了椅子並號啕大哭,她的父母經常會一邊裝作打著椅子,一邊哄小孩:“寶寶不哭,是椅子不好,我打它”。如果在童年經常受到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長大之後,容易有歸罪於外的傾向。

歸因理論

那麼,歸因於外和歸因於內,哪一種更好?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來說一下心理學的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通俗地說,就是當人們碰到成功或失敗的時候,總是會企圖去尋求一個原因,以此來解釋成功失敗的根源。通常,人們會找到如下一些原因: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努力程度、事情的難易程度、運氣的好壞、其他人的幫助妨礙、其它事情的幫助妨礙。對於上述的每一個原因,又分別包含三種屬性:來源、穩定性、可控性。

穩定性

穩定性表示這些因素是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可控性

可控性表示這些因素是否能被自我所控制影響。

至於哪些因素是穩定和可控的,哪些是不穩定不可控的,就取決於每個人的心智模式了,比如大部分人會把能力看成是穩定的;把努力程度看成是可控的;把運氣看成是不可控的。

糟糕方式

失敗時:歸因於外部運氣、其他人、其它事

認為外因是不可控的這種心態很普遍。當你具有這種心態時,不會反省自身的不足。每次失敗後都是怨天尤人。因此,即使經歷很多次失敗,你的能力也始終得不到改進。

失敗時:歸因於能力,且認為能力是穩定的

通常,比較自卑的人容易有這種心態。雖然在每次失敗後,都歸因於自己能力不足,但由於這種心態把自己的能力看成是穩定不可改變的,所以就容易導致破罐子破摔。心想,反正我不行,再努力也沒用,不如隨便應付了事。心理學上稱為習得性無助。

成功時:歸因於能力

比較自信的人,容易有這種心態。每次成功了,都覺得自己特牛。從來不思考自己的成功是否得益於客觀條件,是否得益於別人的幫助。結果容易驕傲、盲目自大,而且這種人,也不太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

無論成敗:皆歸因於外部因素

認為外部因素不可控具有這種心態的人,會認為自己對環境完全沒有辦法掌控,只能隨波逐流。長此以往,人會變得消極,凡事都無所謂。

良好方式

失敗時:歸因於能力

認為能力是不穩定的,失敗時歸因於自己會產生一種負疚感。由於這種心態認為能力是不穩定的可變可控的,因此在負疚感的刺激下,會產生提高自身能力的動機,所以這種人就會透過失敗來獲得能力的提高。

成功時:歸因於努力

認為努力是不穩定的、可控的如果你具有這種心態,當你成功時,歸因於自身的努力,會在內心產生自豪感。下次再做類似的事情,由於有之前成功的記憶,會刺激自己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務。當你付出的努力更多,則成功的機率會加大,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種良性迴圈。

重要論點

歸因理論裡有一個重要的論點:歸因會對個體以後的成就和行為產生影響。不同的歸因傾向會導致不同的情感體驗和情感反應,並由此影響個體對未來結果的預期和努力。所以要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看待成敗的觀點,以利於個人在心智層面更好地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