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大廠取消大小周, 社畜們為何第一個不答應?

冰川思想庫特約研究員 | 白晶晶

夏至已至,職場卻傳來陣陣寒意。

蝴蝶扇動翅膀,巨樹為之震顫。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於頂,線上教育迎來雪崩大裁員。“雞娃復雞娃”的生意做不下去,年輕人迎來職場第一次失業。

這邊是失業,那邊是降薪。這些年,網際網路公司一邊因高薪酬廣受豔羨,一邊因

996

、KPI被坊間視為“打工人榨汁機”。

近期,幾家網際網路大廠不約而同“良心發現”,讓打工人到點下班、享受生活,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卻是打工人。

網際網路大航海時代結束

6月上旬,騰訊光子工作室群“試點強制下班”:週三18點必須下班,其餘工作日加班不得超過21點,週末雙休。

6月中旬,位元組跳動啟動內部調研,有三分之一的員工不支援取消大小周,三分之一的人支援。一位新入職的員工表示,取消小周,每年損失10萬。

網際網路大廠取消大小周, 社畜們為何第一個不答應?

點選載入圖片

▲ 網友評論(圖/網路)

外界以為996有多苦不堪言,一旦抽絲剝繭,發現加班一天就有幾千塊收入,請問你是加班?還是加班?還是加班?重要的事項需要說三遍。

小米創始人雷軍有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眼下看來,我國網際網路擴張的風,已略顯疲態,飛上天的豬該想想怎麼平穩著陸了。

針對位元組員工因收入縮水,不願取消大下週的提問,知乎有個答案,當前網際網路公司基本穩固勢力範圍,沒有無止境燒錢的必要。

網際網路軍備競賽也許快要結束了,沒有新的增長極面前,滿功率維持多條虧損專案組不太現實,下一階段就是降本增效,發揮優勢揚長避短。

網際網路大廠取消大小周, 社畜們為何第一個不答應?

點選載入圖片

▲ 圖/圖蟲創意

當大航海時代結束,無須揚帆出海,再多的利艦就成了冗餘。新上船的海員,或許還期待著征服星辰大海,老船長只想著怎麼保證船不會沉。

在做蛋糕的時候,那是人人都有夢的年代,大家想的是怎麼把麵粉轉化為流量,怎麼把雞蛋變為使用者。在分蛋糕的時候,人們不再探索速度的上限,只要跑得過競爭對手就算贏,這就是內卷。

“摸魚”加班,職員變成演員

在年輕人看來,老一代網際網路人手握期權,享受房產紅利,現在想起來勞動法保護,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賺夠了想取消996,沒想到剛上車的人恨不得007”“大小周好歹有加班費,取消了大小周但工作量不減少,那才是白乾”“別人加班你不加,升職加薪你靠邊”……

網際網路大廠取消大小周, 社畜們為何第一個不答應?

點選載入圖片

▲ 脈脈上的網友評論(圖/網路)

可在外人眼中,網際網路公司員工才是矯情本情,一邊被996虐,一邊不願降薪,拿著普通人幾十倍的工資仍在抱怨,就像思聰“舔狗”事件,本就是你情我願的勾兌,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想想“輸什麼液”能把虧的小目標補回來吧。

更何況,不能低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摸魚”式加班,已經讓職員變成演員。

微博網友@推拿熊總結了打工摸魚小秘訣:買個450ml保溫杯,裡面泡枸杞胖大海還是威士忌隨便你,App設個提醒每天八杯水,一到50分鐘就從工位站起身去打水。開始在茶水間做舒展運動比如打拳或者平板支撐或者波比跳,消耗15分鐘時間再繼續上班。

類似的技巧還有:每天堅持帶薪拉屎10分鐘,每年會多出5。5天的帶薪假期;辦公室和同事聊天的時候拿著筆和本子;找一副舒服的耳機,哪怕沒聽任何東西也掛著,會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甚至還有的大廠員工,冬天離開工位,也把羽絨服掛在椅背上,搞個隨時冒熱氣的茶杯,就為了讓同事搞不清楚自己什麼時候離去。

或許,在勞資雙方的博弈中,眾多網際網路公司也發現“渾水摸魚”的弊端,單純比拼加班時長的形式主義996,並沒有產出更多效益,徒耗電費而已,或許這就是變相降薪的開端。

面露疲態的年輕人

這幾年,網際網路公司在校招時備受青睞,依靠的正是高薪優勢,如果光環不再,求職市場又將發生怎樣的改變?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人的本性,追逐大廠高薪,本無可厚非。但這幾年,年輕人求職傾向也暴露出內卷的疲態。

比如說,教師資格考試受到熱捧。據統計,2019年,全國近900萬人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相比2018年增長38。5%,今年實際參考人數可能突破千萬。

網際網路大廠取消大小周, 社畜們為何第一個不答應?

點選載入圖片

▲ 圖/網路

教書育人很神聖,杏林出聖賢也沒問題,但是當清北學子只想教別人家孩子怎麼考進清北,總讓人覺得哪裡不對勁。

現在,不管什麼專業的學生,都想進入教師的門檻,物流專業的想去教語文,市場營銷專業的想去教數學。前幾天,北大網紅羋十四考編“上岸”失敗,髮長文賣慘翻車,也讓人看到求職市場的殘酷。

究其原因,恐怕還是收入價效比高、穩定有假期,吸引了年輕人。只不過,這幾年生育率逐年下跌,再過十年,是否會出現老師比學生還多的景象,值得存疑。

網際網路大廠取消大小周, 社畜們為何第一個不答應?

點選載入圖片

▲ 圖/圖蟲創意

如果年輕人都只想求穩、求高薪,在看似過勞中“摸魚”,社會又談何創新?上一輪的經濟繁榮,還能依仗人口紅利、使用者基數紅利,下一輪風口又靠什麼颳起?

相關文章